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名同姓的兩位戰神, 在同一年被同一人所殺, 這難道是天意?

同名同姓的兩位戰神, 在同一年被同一人所殺, 這難道是天意?

原標題:同名同姓的兩位戰神, 在同一年被同一人所殺, 這難道是天意?


中華五千年,擁有的英雄萬萬千千,多少農民起義軍領袖以自己的功績為中華歷史添加了光彩,我們偉大的祖先,創造的燦爛民族文化與輝煌歷史成就了多少人的夢想。而文化,經濟,建築,是中國新時代發展的前提,我國歷史便成為了現在中國發展的「最大幫手」。然而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也造就了這個時代人們的思維程度,文化程度。現代中國人的一生,腦子裡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點歷史的認知與事件。在歷史文化長流中學習,人們便會慢慢知道,歷史便就是一段記憶,也是一種精神,更是一個夢想。也是從中就能知道,這五千多年的國家是由許多轉變,由興變衰,由衰轉盛而演變過來的歷史。讓我們來看看在歷史足跡中的英雄有哪些,而英雄的偉大事迹又有哪些吧。


在先秦之前,我國的姓和氏是分開的,如千古一帝秦始皇,他就是嬴姓趙氏。據《通志·氏族略》記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也就是說,從秦朝開始,姓氏合二為一。

從古至今,出現過很多同名同姓的人,其中有兩個非常特殊。他們不僅同名同姓,還處於同一個時代,而且都是戰神級別的牛人,曾立下赫赫戰功,而結局都很慘,死於同一人之手。這兩位戰神,名字都叫韓信,為了進行區別,其中一人被稱為韓王信。


一、韓信


韓信,西漢的開國功臣,與蕭何及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韓信家境貧困,甚至衣不裹體、食不果腹,在左鄰右舍的幫助下,才勉強活了下來。歷史上沒有韓信拜師的記載,具體他過人的謀略從何而來,沒有人知道,或許他就是個天才。秦朝末年,為了能混口飯吃,韓信投奔了項羽的反秦軍隊,多次向項羽進言,卻從未被採納。


鬱郁不得志的韓信,一怒之下投奔了劉邦,經過蕭何的大力舉薦,被拜為大將軍,找到了自己發揮的舞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作為不世出的統帥,韓信先後率兵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更是在垓下之戰全殲楚軍,項羽被迫於烏江自刎,韓信幾乎沒有過敗績,被後人奉為「兵仙」。

毫不誇張地說,大漢王朝的一半江山,都是韓信打下來的。漢朝建立後,劉邦就開始對那些功臣下手,而戰無不勝的韓信,無疑成為他最大的威脅。於是,劉邦就以謀反的名義,收了韓信的軍權,還把他貶為淮陰侯。韓信無奈地嘆道:「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就算是這樣劉邦仍然不放心,就讓呂后出面,由蕭何策劃,然後把韓信誘騙到長樂宮,處死了韓信,並誅殺了其三族。一代戰神韓信,就這樣被坑殺了,雖然是曾經的伯樂蕭何所設計,但真正的兇手卻是劉邦。


二、韓王信


韓王信,出身於名門,曾經韓襄王的庶出孫子。據記載,韓王信身高八尺五寸,且有勇有謀。劉邦被立為漢王后,就忽悠韓王信,並許諾他韓王之職位,讓他帶兵攻打韓國舊地,並在之後跟隨劉邦圍攻項羽的楚軍。


漢高祖五年春天,韓王信正式被封為韓王,其封地在潁川,後遷到遷到馬邑。因匈奴的圍攻,劉邦懷疑他與匈奴有勾結,就準備出掉他。在此情況下,韓王信被迫與匈奴聯合,開始與漢朝對立。最終,在公元前196年,韓王信在作戰時被殺,劉邦長出了一口氣。

韓信和韓王信,兩位都是戰神級別的戰將,也是漢朝的開國功臣。卻因漢高祖劉邦的猜忌,最終都身敗名裂,且都死於劉邦之手,而且都是在公元前196年,這是冥冥中的註定嗎?

我們看到了歷史足跡中,有著以高尚人格感染著的人們,有著以高尚的行為影響著的人們,更有以高尚的思想昭示著的人們,而這些人便是國人心中的道德楷模。我們中華名族一路走來的困苦,艱難逐之減少,這都是他們事迹的偉人,民族的英雄鍛造的成就。小編認為有了這些英雄與他們之間的事迹,都是在為國家的道路增添了新的軌跡,使道路更加順暢。我們都要做一個熱愛國家,熱愛民族,熱愛歷史文化,重於泰山的中國人,讓國家的明天更加輝煌與燦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點古今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權力最大的五個女人, 慈禧墊底, 這個沒人比得過
知道了二戰日軍單兵子彈攜帶量, 我有點不想說話

TAG:看點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