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乃亮回應出遊照」——醒醒吧,你的不守信,正在毀滅孩子的生活
1.
刷微博,看到一則消息:
近日,有位家長帶孩子在出遊時偶遇賈乃亮和甜馨,盛情邀請下和父女二人合了影,賈乃亮出於對孩子的保護,再三懇請這位網友不要將照片公布出去,誰知他還是曬出了賈乃亮和甜馨的照片!
賈乃亮對此回應:「這位朋友,謝謝您對甜馨兒和我的支持與喜愛,可您再三答應過我不把照片發到網上」!不管怎樣,曝光別人隱私,就是不好!多留一點私人空間我們!
眾網友看到這則消息之後,都嚴厲的對這位家長的行為做出了批判:
有網友說:既然已經答應了人家就要說到做到,賈乃亮如此紳士的回應此事,你的顏面蕩然無存,怎麼在您孩子面前解釋呢?不答應跟您合影,您又會巴拉巴拉的說人家裝大牌,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信任都沒有了嗎?
還有網友說:說實話,今天看見賈乃亮的長文,更覺得心疼。那位發照片的人怎能如此不守信用?!怎能打擾孩子平靜的生活?!
是啊!明明答應人家的事情,為什幺要出爾反爾呢?
難道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就這麼微弱嗎?
人活著,財富不是第一,地位不是第一,誠信才是永不可取代的第一。
何志勇說:信用是一種現代社會無法或缺的個人無形資產。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來自我們的自律心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人無信不立。如果在孩子面前您都無法做到講信用,更何況在日常生活中呢?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言行會影響孩子的所作所為。
而那些言而無信的父母,很難教出講誠信的孩子。
2.
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前段時間,女兒的幼兒園老師在家長交流群里,發出了請求。
老師說:哪位家長朋友可以幫助我們幼兒園策劃一份關於「獻愛心」的活動宣傳海報呢?
原本活躍的群里,瞬時讓好多家長都禁了聲。原因很簡單,不是我們不幫,而是我們這些家長朋友的專業水平有限,著實不敢將三腳貓的功夫施展在這麼重要的活動上。
就在我們眾人難為情的時候,陽陽媽自告奮勇的報了名:我來,這事包在我身上,保證完美完成任務!
當時,群里紛紛為陽陽媽的「義舉」點贊。
沒幾天後,女兒卻回來告訴我:
媽媽,陽陽今天跟老師說,她媽媽生病了,不能完成活動海報的任務了,是不是很可惜?
我不禁啞然。
什麼生病了?這分明就是她的託詞!
就在上午陽陽媽還跟我聊天說自己根本就不會什麼製作海報,當時應承下來,無非就是讓陽陽有面子,可自己實在是做不出來。
只是,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她竟然讓孩子替自己去圓謊!
是啊!現在孩子還小,他不理解媽媽為什麼會這樣做,甚至不清楚不講「誠信」的後果。但是以後呢?明明是身為家長做下的「失信於人」的事,你不但沒有引導孩子來正視這個錯誤,反而誘導孩子再去撒謊,這稱職嗎?
古人云「誠信於君為忠,誠信於父為孝,誠信於友為義,誠信於民為仁,誠信於交為智。
誠信,一定要誠實,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承諾了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對得起別人的信任。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是坦坦蕩蕩做人,老老實實做事。
每個人自出生起,父母便是自己的第一任老師,也是自己的領路人,我們都會出於本能而模仿父母的言行,隨著他們的步伐形成認知,長大成人。
父母守信於人,孩子必受熏陶,將來必定講誠信。
父母失信於人,孩子必受誤導,以後誰都不好說。
3.
周末,我帶著孩子去泡圖書館,見識了一對讓我非常感動的母女。
小女孩梳著兩個羊角辮,稱著閃爍的大眼睛格外漂亮。她緊緊抱著胸前的幾本書,像是在陪著媽媽等什麼人。
女孩說:媽媽,我同學說晚點到!可是都晚了快1個小時了,還要等嗎?
媽媽說:既然答應了人家,那就再等等。
半小時後。
「媽媽,我腿麻了,我不想等了!」
「再等等吧,聯繫不上人家,萬一人家趕來,又找不到我們,豈不是白跑一趟?」媽媽很耐心的勸著。
又一個小時過去了。
「媽媽,我還得返校呢,不能再等下去了!」女孩徹底失去了耐性。
那位媽媽想了一下,說:「那好吧,那就把書放在前台讓他過來自己取吧。不過你得留好紙條,說明你並不是不守信用沒等他來,而是不得不辦理自己的事情。順便留一下媽媽的聯繫方式,萬一他有不明白的地方,好隨時聯繫你。」
我雖然不知道這對母女在等什麼人,要辦什麼事。但是我知道,有這麼一位遵守諾言,又肯為別人著想的媽媽,將來她的女兒一定不會差。
誠信,往大了說,它是一種社會約束力,一種道德美德。往小了說,它就是人的品格,一種人性的基本素養。其實,誠信應該是一種無處不在的信仰,讓我們懂得美好。
良好的行為習慣決定孩子的成長與命運,而父母的行為會影響孩子習慣的養成。
所以,只有父母以身作則,懂得「講誠信」的價值,孩子才會做得更好。
4.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曾說:
「誠信絕對不是一種銷售,更不是一種高深空洞的理論,它是實實在在的言出必行,點點滴滴的細節。」
前不久,山東省濰坊市昌樂二中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山東省昌樂二中2018年高中招生錄取工作實施方案》。其中,在「市外考生」這一類的報名要求中,除了「報名考生必須保證本人是應屆初中畢業生」外,還加入一條硬性要求:「報名考生家長必須無失信記錄」。
換句話說,家長不講信用,孩子就不能報名入學。
學校給出給出的其中一個理由,讓多數家長叫好:
學校是一個教書育人的地方,我們教育孩子從小應該講誠信,作為父母也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學校這樣做,是希望影響社會上的人,營造講誠信的社會氛圍。
此消息一出,讓不少網友紛紛議論,褒貶不一:
@旺:我覺得應該支持。古語有云:人無信不立;養不教父之過。父母無信,孩子有信的可能性也不高。應該支持。
@獵場:這樣做的初衷是好的,讓失信人知道他的行為會影響到孩子,但也要考慮孩子的感受,最好是限制失信人的孩子上重點中學,但可以上普通中學。
……
針對這個案例,我們無從評判父母失信導致孩子無學可上的對錯。但是,有一有點必須認識到:
父母的信譽問題,已經開始成為衡量下一代人品好壞的標杆。
誠信,儼然已經成為一張良好品德的明信片。
別讓你的一時錯誤,一時失信,讓孩子來為自己買單!
5.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從小學會講誠信呢?
建議一:樹立榜樣,答應孩子的事情就要做到
有些家長經常會犯一種錯誤,比如,周末答應孩子陪他一起出去玩,卻因為自己臨時有事就取消跟孩子的約定。這明顯就是不講誠信的行為,長此以往孩子也會想:「大人怎麼說變就變,一點都不講信用,那我以後也可以這樣說話不算數。」而這種環境下長大孩子,往往容易不講信用,撒謊。因此,父母必須將答應孩子的事情做到。
建議二:在孩子面前講信譽
有的家長喜歡許諾孩子:期末考試考進前幾名,就買筆記本電腦。要是考得好,咱們出國旅遊之類的。結果孩子拿回來的成績,明明進步很多,但是家長就是百般挑剔不滿意。這樣不僅對孩子的自信心打擊很大,而且孩子還會認為父母不講信譽,我以後也不會這麼努力學習了。所以,家長必須在孩子面前講信譽,說話一定算數。
建議三:平時注意言行,不做壞榜樣
有些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有時會貪小便宜,缺斤短兩或者人前一套,背後一套。殊不知,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時間一久,孩子也能學會不講誠信。所以家長一定要規範自身行為,嚴於律己,做人誠實守信,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孩子是上天贈予我們的天使。
身為家長,並不是給他們豐厚的物質條件或者富裕的生活,就能讓他們活的體面,過得幸福。
教會孩子擁有良好的品格,才是他們立足於社會的武器。
而讓孩子學會守信用,講誠信,應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第一堂課。
掃啊


TAG:勵志老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