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濕氣重不重,看這3個地方就知道,非常准!

你的濕氣重不重,看這3個地方就知道,非常准!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千寒易除,一濕難去」,由於現代人的作息時間不規律,不冰箱等現代產品的出現打破傳統的應季特點,濕氣纏身成了很多人尤為苦惱的事情。很多人都為此煩惱,卻對它們束手無策。又應該怎麼辦呢?

中醫里有六淫邪氣,分別為風、寒、暑、濕、燥、火。其中,寒為陰邪,易傷陽氣。淋雨涉水、汗出當風、貪涼露宿,會使外界環境中的寒邪引入體內;常食生冷損傷脾胃陽氣,可致寒從內生,造成體內陰氣過剩,陽氣受損。寒氣重表現為怕冷,易腹瀉、感冒、浮腫,身體乏累,口唇色淡,尿頻、尿量多,睡眠和食慾都很差等。

【3看就是濕氣重不重】

看舌頭

黃苔說明脾胃運化功能不好,濕氣重,濕氣鬱結於體內,不能蒸騰於外,日久就會化熱,形成了濕熱,因此舌質是紅的,說明有熱。要是舌頭邊緣有齒痕,那麼說明體內有濕氣。

2.小肚子大不大

小肚子顯得很脹,看起來會比較大,肚子裡面並不是脂肪而是濕氣跟脂肪混在一起,造成的肥胖,有些人還會出現浮腫的癥狀。這也是濕氣顯著的癥狀,要是有那麼也說明體內濕氣重。

3.胸前背後長痘痘

濕氣重,身體會出現很多小癥狀,皮膚也是很明顯的,就如臉色身體上出現痘痘這種情況,就是濕氣在體內過盛,只能溢出這是皮膚就會長痘痘,一般都是臉上後背都是,你們有嗎?

此些,都可以判斷是否濕氣重,越多濕氣越重,那麼怎麼才能去除體內的濕氣呢?濕氣怎麼侵襲我們體內的?

【壞習慣增加體內濕氣,你有嗎?】

睡不夠

從中醫角度來說,睡不夠就是脾虛的癥狀,睡好覺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建議每天晚上11點前就睡覺,每天增加一些運動會讓你的睡眠質量更高。

愛吃涼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因此不易過量食用,烹調時最好加入蔥、姜來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喝大酒

這是加重「濕毒」的關鍵因素,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濕邪,因此酒精盡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澆愁。

老坐著

久坐會使人的腦供血不足,導致腦供氧和營養物質減少,加重乏力、失眠、記憶力下降等,還會引發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頭疼、頭暈。

【如何預防濕氣侵襲】

第1招:妙用蔥、姜、蒜

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用薑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第2招: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第3招:食療

米的祛濕功效早在古代就有記載,《本草綱目》記載: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滲濕。在市面上最多的薏米是河北安國薏米,雲南曲靖薏米,貴州興仁薏米、安徽毫州薏米以及福建的金沙薏米。金沙薏米 產於福建省仙游縣龍華鎮金沙村,是仙游縣著名的土特產,在宋代大面積栽培,有千年歷史,明代貴為朝廷貢品。

在中國薏米中,皇帝只選擇金沙薏米作為貢品。說明它的營養價值很高。《本草綱目》記載的正是金沙薏米。是目前國家唯一確認的糧葯兼用和具有國家地理保護標識的的薏米。在中國眾多的薏米中,金沙薏米是顆粒最小的,從中醫的角度來講薏米的顆粒而小,藥用價值也就越高。

其中,這就幫我們回答了,不是越大的薏米越好,卻是越小的越好。還有就是存儲薏米記住4點,保存薏米需要低溫、乾燥、密封、避光四個基本原則。那麼介紹幾款薏米粥給大家。

1、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紅豆20克、芡實5克、枸杞2克

做法:將薏米、紅豆等洗凈,紅豆、薏米要提前浸泡1小時。然後將所有材料盛入燉盅,放入適量的水,文火燉3小時,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2、薏米排骨粥

材料:薏米10克、大米5克、排骨1斤、冬瓜一根、枸杞2克、姜5片、鹽。

做法:1.排骨斬小塊,薏米用水泡兩小時,冬瓜切塊備用。

2.排骨用開水汆一下撈出。

3.將泡好的薏米、大米、和汆過水的排骨放電壓力鍋中至滾開。

4.放入薑絲、枸杞、冬瓜蓋上蓋子30分鐘後開蓋調入鹽即可。

總結:你濕氣重不?

你們都是如何祛濕的?

--------------------------------

美食,讓我我懂得了很多民族風情,想了解更多關注「我」,還可以知道更多不同民族的風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濕氣 的精彩文章:

身體里還有濕氣,一定要注意這幾點,還你健康好身體
這3種泡腳方式,可以讓身體濕氣快速排出,趕快試一下吧!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