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被稱為「對聯天子」,能對上他的對聯,高官厚祿跑不了

朱元璋被稱為「對聯天子」,能對上他的對聯,高官厚祿跑不了

原標題:朱元璋被稱為「對聯天子」,能對上他的對聯,高官厚祿跑不了


明太祖朱元璋嗜好題對聯,無論是行軍打仗、飲酒下棋,還是微服私訪、登堂進廟,靈感一來就要題寫一副半副對聯,雅興所致時,不管是自己的文武大臣,還是素昧平生的書生、平民百姓、甚至是兒童,他都要和人家切磋一番。


朱元璋還沒有奪取天下時,有一次他率兵包圍集慶,當他的軍隊路過一個驛站時,稍作歇息。朱元璋發現,看守這個馬驛的竟然是一個年僅10歲的小男孩。朱元璋看這孩子煞是可愛,半開玩笑地吟道,「十歲兒童當馬驛」。正在玩馬鞭的孩子眨巴著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拍頭望著朱元璋,對出了一句下聯,「萬年天子坐龍亭」。正在歇息的土兵們齊聲叫好,朱元璋聽了心裡更是比喝了蜜糖水還甜,古人云,小孩子嘴中吐真言,朱元璋此時還只是一名將軍,而小孩子的下聯竟把他比做皇帝,這不是一個很好的預兆嗎!朱元璋高興地把孩子一下子舉過了頭頂,從此他的身邊也多了一位義子。



1368年(洪武元年),朱元璋在金陵(今南京)稱帝,在建國後的第一個春節來臨之前,朱元璋下了一道聖旨,規定不論是公卿百官之府還是黎民百姓之家,在除タ之前,都要在大門上貼一副對聯,以示慶賀。


他親筆給開國元勛陶安和徐達各寫了一副對聯,給陶安的對聯是,「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給徐達的是,「破敵平蠻,功貫古今第驛;出將入相,才兼文武無雙。」把兩位大臣的才智和功勞著實誇獎了番。

一日,朱元璋在京城微服閑逛,在菜市上碰到一位賣藕的農民。,朱元璋饒有興趣地拿起白生生的一節藕,費嘆道,「一彎西子臂」!不料賣藕的農民竟隨口接道,「七竅比干心」。朱元璋一聽這位農民仍以藕為題,以比千對西施,和自己的一句話恰好組成一副天衣無縫的對聯,他知道賣藕的農民一定讀過不少書,一問,果不其然。於是,他把在大街上偶然發現的這個人才封為"祭酒"的官職。


有一次,朱元璋微行出訪時,遇到一位書生,閑聊之間,朱元璋問書生是什麼地方人氏,書生回答說:「四川重慶府人氏"。朱元璋想考考書生的才學如何,於是就以重字構思了一個上聯,「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書生聽完,立即對日,「一人成大,大邦、大國、大明君」。朱元璋暗暗稱這位書生好眼力,是個人才,於是,也提拔他擔任重要官職。



朱元璋和自己的文武大臣們在一起時,也常常以對聯相嬉。有次,朱元璋和劉伯溫在宮中下棋,靈感所致信口吟道,「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劉伯溫一聽,拍手稱絕,應聲對日,「雷為戰鼓、電為旗,風雲際會」。君臣二人撫掌而笑。還有一次,朱元璋見陶安頭枕著書打瞌睡,便以此為題作出上聯,「枕耽典籍,與許多聖賢並頭」。陶安聽後,瞌睡全無,見洪武帝手中拿著一把畫有綠水清山的扇子,隨即對日,「扇寫江山,有一統乾坤在手」。二人相視而笑,君臣互相吹捧,其樂融融。


朱元璋駕興姑蘇城時,劉伯溫隨駕前往,君臣二人閑來無事,就玩起了對聯遊戲。朱元章用「天」、「口"二字出上聯,「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吳"。劉伯溫聽了以「人」「王」二字對下聯:「人中王,人邊王,意圖全任。」

明朝建國後,由於朱元璋的大力提倡,使對聯這一文學形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而過春節貼春聯更是逐漸演變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風俗,長期襲用,從未間斷。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路,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cho雜談 的精彩文章:

小人物也感天動地,岳飛袁崇煥忠良被冤殺,誰為他們收屍入葬?
趙雲一生不被劉備重用, 臨死前大喊出兩個字, 諸葛亮聞言淚流滿面

TAG:echo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