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入主中原後,針對漢人發布了3道命令,血腥之後才得以實施

清朝入主中原後,針對漢人發布了3道命令,血腥之後才得以實施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由少數民族掌權的封建王朝,正是因為如此,清朝取代明朝之初,滿漢之間的矛盾十分尖銳。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後金政權;1636年,皇太極將國號改為大清;1644年,清軍入關,順治皇帝遷都北京。清朝入主中原後,以攝政王多爾袞為首的滿清貴族為了維護其統治,意圖從思想上瓦解漢人,特意針對漢人頒布了3道命令。

1、剃髮令

說起清朝頒布的剃髮令,就不得不提一下孫之獬這個人,因為清朝之所以會頒布這道命令,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的建議。孫之獬本是明朝遺臣,清朝入關後,孫之獬就投降了,為了報答新主人的提攜之恩,孫之獬主動剃髮,並以「束髮是漢舊」為由,建議順治帝推行「剃髮令」,並最終得到了攝政王多爾袞的支持。

由於「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剃髮令頒布之初遭到了絕大多數漢人的激烈反對,更是喊出了「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的口號。此外,有些地方甚至還因此進行了武裝反抗,但在清軍的血腥鎮壓下,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剃髮令還是被實施了下來。

2、易服令

清朝在推行「剃髮令」的同時,也推行了「易服令」,即「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推行易服令受到的阻力雖然明顯低於剃髮令,但仍然受到了很大的阻撓,但最終還是在清朝的血腥屠殺之下,才得以在全國範圍內推行。

3、禁纏足

從客觀上來講,禁纏足其實是一道對漢人而言十分有益的命令,但卻遭到了漢人的集體抵制。纏足是一種源於北宋時期的陋習,指女性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用布將雙腳緊緊纏裹,使其腳畸形變小,以此為美觀(「三寸金蓮」)。易服令和剃髮令最終都在血腥鎮壓之下得以實施,但禁纏足直到清朝滅亡時都沒有得到真正意義的實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滿清入關之前,滿清女性與男性一樣,也需要進行勞作,因此她們並沒有纏足的習俗,但到了清朝中後期,纏足之風卻蔓延到了社會各階層的女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人物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支軍隊奉命入侵我國,戰敗後卻無法回國,200多年後申請加入中國
甲午戰爭:日本天皇省吃儉用買軍艦,清廷卻忙著花錢給慈禧過大壽

TAG:小人物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