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拆了兩台 AUTOart 豐田 GT86,就為看看合金和塑料哪不一樣!

拆了兩台 AUTOart 豐田 GT86,就為看看合金和塑料哪不一樣!

愛車模,更愛拆車模!這裡是《愛拆車模》第十三集!本期,我們拆了兩台來自 AUTOart 的豐田 GT86 汽車模型,一台合金全開,一台寬體塑料;其實知道沒什麼可看的,但不拆怎麼知道到底什麼樣;拆完我們發現,AA 還是 AA:

節目奉上,視頻時間 22 分 54 秒

「主刀師傅」:格陵蘭的信

攝像/後期:Motobooks

兩台車模都是來自模型大廠 AUTOart,一台是合金全開工藝的豐田 GT86 原廠式樣汽車模型(珍珠白),另一台是複合材料兩開門工藝的 Rocket Bunny 火箭兔寬體改裝豐田 GT86 汽車模型(紅),模型比例均為 1:18。為什麼拆這兩台車呢?話說當年 AA 宣布寬體 86 將推出時,玩家們紛紛猜測新車將沿用現有的合金工藝,可塑料實車的上市打破了 JDM 愛好者們的夢 ... 其實我們這麼猜測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本期節目的開始也對此做了一番討論,對不對的請業內大佬指點一二。話說前頭:本期節目是以科學和研究為目的,並不希望引出如 「甜咸之爭」 的爭論。孰好孰壞,自己把握。

首先,我們先來拆合金的白色原廠(式樣) GT86 吧!拆解過程波瀾不驚,與之前節目中出現的 AUTOart 汽車模型拆解方式大致相同,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不過拆開之後我們看到了 「不得了」 的玩意兒。

細算起來,這台 AA 合金全開工藝 GT86 汽車模型上竟然出現了三塊配重!節目中我們將其稱為 「鉛塊」 只是因為概念上習慣將這種配重劃為鉛材質,如果您知道這是什麼材料歡迎在評論區指正。有三塊配重加成,這台車模可謂十分 「分量壓手」 了。

遠觀發動機艙似乎有一種發動機結構 「完全獨立」 的感覺,但實際上那是錯覺。為此我們還拿出了 AA 的斯巴魯老作進行參考:你還別說,AA 確實在半發動機結構的工藝上有所進步,至少看上去很豐富,很 「獨立」。

這是一台右舵車,AUTOart 也在 「發動機」 下方轉向連桿位置預留出了另一側駕駛席的位置槽。中控台細節一如 AA 傳統,一會我們可以看看作為改裝車的 GT86 與此有什麼不一樣。

座艙內座椅採用紅黑拼色塗裝方案,地板植絨面積很小,其餘部分用塑料 「腳墊」 覆蓋裝飾。位於車體零件內側車頂位置的閱讀燈為獨立的塑料透明件。

接下來我們拆火箭兔寬體 GT86 汽車模型。需要注意的是前唇拉杆要脫膠拆除,不要損壞零件完整性。固定底盤與車體的螺絲位與合金的原廠(式樣)版本略有不同,考慮這是為了塑料車體的穩定性保證。

複合材料的寬體 GT86 汽車模型將四隻車輪留在了內飾澡盆上,而不像合金版採用的分體結構。此底盤零件並不都是合金材質,為塑料與合金結合的工藝。

但我們發現:在複合材料寬體 GT86 汽車模型上並沒有配重塊,「壓手」 的分量全部來自底盤上的金屬部分。也就是說,為了造塑料 GT86 車模 AA 還特意重新設計了相關零件的結構,之前我們認為的零件通用看樣子沒有出現在主體部分。

火箭兔寬體 GT86 汽車模型的尾喉部分改為直排,與原廠式樣略有不同。排氣末段鍍鉻部分是金屬材質零件。從上下兩圖可以很明顯的觀察兩車底盤的區別。

有意思的是我們在底盤零件的編號上還是找到了兩車的 「近親」 關係,編號前段都是 「G787」。但因為實車題材設定和材質更改的原因,兩副底盤零件的區別是很大的。

內飾部分前後可謂空空如也,因為不能打開發動機蓋和後備箱蓋,所以 AA 就將內部的細節完全省略。寬體 GT86 的座椅更換為桶形賽車座椅,安全帶也更換為賽用安全帶(膠皮材質),安全帶末端的固定位大大方方地選在了尾箱位底板上,反正你不拆車也看不見。

中控台方面通過對比我們發現:寬體塑料 GT86 除了方向盤樣式的改變,其餘部分與原廠(式樣)合金 GT86 並無二樣。如此內飾細節類的零件 AA 沒有重新開模,而是沿用了合金前作的衣缽。

我們還發現,塑料寬體 GT86 的前輪之間工藝與合金原廠 GT86 不盡相同。此部分在合金車上是配重塊,而塑料車上則是一個 「塑料盒」,處於好奇我們將它拆下來看看,你猜發現了什麼?看節目就知道了。

因為打不開前後蓋的設定,所以 AA 在車體負面的操作就顯得十分 「粗獷」 了,我們看到了在 AA 上很少出現的大量熱熔膠。前後燈組的工藝也不盡相同,這是因為實車題材原因所致。具體的區別請見節目中的相關介紹。

不過話說回來,AA 塑料車的門縫把握值得讚揚,雖然合金車也不差,但體現在這台珍珠白色 GT86 上還是顯出了差距。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塑料車體與底盤固定的螺絲一旦出現行程變化,車體就可能變形從而導致車門關不上。

那麼,本次的雙車拆解到這裡其實就可以收手了。本文只是《愛拆車模》第十三集的一些重點詳解,並不代表全部內容。如果您感興趣可以再看看本期節目,希望對您的收藏選擇和拆車改造帶來一些幫助。

無論是合金、塑料還是樹脂,如果碰見了自己無比喜歡的車型,就算是用肥皂、用蘿蔔做模型,也還是要 「真香」 一入的。作為玩家當然是想通過自己的發聲影響甚至是左右汽車模型生產商的決定,但很明顯大部分情況下商人的選擇和玩家的視角出發點完全不同。如果實在是覺得義憤填膺,那您只能退坑保平安了 ...

節目首發:B 站/公眾號 Motobooks

微博:@格陵蘭的信RR @我是Motobooks

Rock Road Workshop

&

Motobooks

特別鳴謝

格陵蘭的信

更多拆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otobooks 的精彩文章:

被克拉克森痛批的美國跑車 Vector M12 實際是一部悲情商業故事
只屬於二戰盟軍轟炸機頭的塗鴉浪漫

TAG:Motoboo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