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預防生長缺陷殘疾一定要從娃娃抓起

預防生長缺陷殘疾一定要從娃娃抓起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家庭的希望。可是,每一個存在生長發育缺陷的孩子都被稱為「慢飛天使」,如不及時治療,將會給家庭帶來無盡的痛苦,也會給社會帶來不小的負擔。

8月25日全國殘疾預防日,山西晚報記者採訪了太原市婦幼保健院專家,關注低齡兒童發育缺陷問題,就如何儘早發現缺陷,並儘快進行干預,避免出現更為嚴重的殘疾進行了解。

一歲男孩查出患周圍神經損傷

走進太原市婦幼保健院的兒童康復治療室,活動室里五顏六色,陳列著各種兒童康復教具、玩具,患兒們正在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很多父母在一旁陪同。如果不是了解兒童發育各個階段的特徵專業人士,還真看不出來孩子們有什麼異於常人的地方。

山西晚報記者走近正在進行康復訓練的浩浩時,他兩隻眼睛看著記者,爬著過來抓住記者的手,看上去十分地活潑開朗。「看著孩子越來越好,我們當父母的挺欣慰的。現在孩子精神也好了,也活潑了,患病最嚴重的左腿也越來越有力量了。」在一旁陪練的浩浩媽媽說。

一年前,浩浩的身體狀態完全不是現在這樣。出生在高知家庭的浩浩,今年剛滿兩歲。去年,父母發現孩子生了病,四肢的肌肉沒有力量,坐也坐不起來,更不會站立。為了查出病症,夫妻倆帶著浩浩跑遍了北京各大醫院,核磁,基因檢測,代謝篩查,甚至是要在腿上扎針的肌電圖都做過好幾次,最終被診斷為周圍神經損傷。確診後,夫妻倆帶著浩浩回到太原,來到市婦幼保健院做康復。

浩浩的主治醫師兒童康復科主任姚蔚巒介紹,浩浩的病史過程很複雜,病因比較蹊蹺,孩子智力正常,就是不會走路,致病的根源一直沒有查出來,接診時,主治醫師還擔心孩子將來好不了。

沒想到,經過一年的康復治療,浩浩能夠有這麼大的改變,如今浩浩精神狀態好了,肌力也明顯提升了,甚至在治療師的輔助下也能夠站立行走了。將來很有可能回到正常人的生活。「浩浩能夠恢復這麼好,與他父母及時發現病情,提早干預治療有很大的關係。」姚蔚巒說。

有發育缺陷的孩子要提早干預

「對於有發育缺陷的孩子來說,不僅僅是周圍神經損傷的孩子,還有腦癱患兒,孤獨症、自閉症兒童等等,如果能夠及早地發現,提早干預治療,或許,很多孩子的病情就能及時得到醫治,接近恢復到正常人。」姚蔚巒說。「提早干預治療,對患兒本人,對家庭,對社會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據了解,0-6、7歲是個體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心理發生、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個體神經系統的可塑性較大、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如果能在這一期間內施以及時、適當的教育,會有利於個體生理機能的重新組合、有利於身體各種功能的代償、有利於兒童缺陷的最大程度補償和潛力的最大程度發揮、有利於其身心健康發展。因此要遵循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的「三早」原則。浩浩的康復治療就是很好的證明。

據浩浩的治療師介紹,康復科為浩浩制訂了一套一對一康復計劃,進行相應的PT(物理療法)、OT(作業療法)治療並配合電療以及一些神經營養性藥物。三四個月以後孩子精神明顯好了,並願意互動,肌力也明顯地提高了,如今孩子兩歲多了,經過了近一年的治療到如今已能夠手膝位攀爬,有輔助還能夠直立行走。因此,儘早發現,提早干預治療是非常關鍵的。

醫教結合共同助力特殊兒童康復

在浩浩康復的這一年來,浩浩父母雷打不動每天陪著浩浩來醫院做康復。「浩浩的康復效果這麼好,跟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努力是分不開的。」姚蔚巒說。「特殊兒童康復是一個長期而且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對孩子家長是個考驗。另外還需要社會,學校給予特殊的關懷和幫助。」

在採訪中,山西晚報記者發現「醫教結合」這個詞是近幾年來特殊學校和醫院康復中心出現頻率較高的,大家都在說「醫教結合」的康復理念,可是真正實施起來卻又是問題重重。

姚蔚巒說:「醫教結合不是醫療與教育的簡單相加,而是有機結合。『醫』為基礎,醫教結合。」醫為殘疾孩子掃清接受教育的障礙,為他們更好地接受教育奠定基礎和創造條件。

另外,學校,社區,志願者等都能有相應的醫學康復方面的專業知識,特殊教育機構具備專業的教學能力。讓孩子通過醫教結合的康復模式走進正常學校,逐步開始正常的生活。」

因此,在孩子生長初期,就要關注孩子的早期徵象,如果有落後,應及時地進行相關的訓練和康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腸道息肉切除後並非「一勞永逸」 仍需定期檢查防複發
出生第一年,帶娃分三段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