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世上最全的蒙古國和中國蒙古各部盟旗通錄

世上最全的蒙古國和中國蒙古各部盟旗通錄

世上最全的蒙古國和中國蒙古各部盟旗通錄

內蒙古(內札薩克蒙古)49旗

世上最全的蒙古國和中國蒙古各部盟旗通錄

1、哲里木盟(今通遼市[四部十旗])

科爾沁部:科爾沁右翼中旗;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左翼前旗;科爾沁右翼後旗;科爾沁左翼後旗。

扎賚特部:扎賚特旗。

杜爾伯特部:杜爾伯特旗。

郭爾羅斯部:郭爾羅斯前旗;郭爾羅斯後旗。

該盟四部於天命九年歸順清朝,康熙年間建盟。在盟內科爾沁右翼中旗境內哲里木烏拉會盟,因此得名。

2、昭烏達盟(今赤峰市[八部十二旗])

敖漢部:敖漢右翼旗;敖漢左翼旗。

奈曼部:奈曼旗。

巴林部:巴林右翼旗;巴林左翼旗。

扎魯特部:扎魯特右翼旗;扎魯特左翼旗。

阿魯科爾沁部:阿魯科爾沁旗。

翁牛特部:翁牛特右翼旗;翁牛特左翼旗。

克什克騰部:克什克騰旗。

喀爾喀左翼部:喀爾喀左翼旗。

該盟八部於天聰年間歸順清朝,在本盟翁牛特右翼旗境內會盟。

3、卓索圖盟(今遼寧省局部[二部五旗])

喀喇沁部: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左翼旗;喀喇沁中翼旗。

土默特部:土默特右翼旗;土默特左翼旗。

該盟在土默特右翼旗境內會盟,於天聰二年歸順清朝。

4、錫林郭勒盟(五部十旗)

烏珠穆沁部:烏珠穆沁右翼旗;烏珠穆沁左翼旗。

浩齊特部:浩齊特右翼旗;浩齊特左翼旗。

蘇尼特部:蘇尼特右翼旗;蘇尼特左翼旗。

阿巴噶部:阿巴噶右翼旗;阿巴噶左翼旗。

阿巴哈納爾部:阿巴哈納爾右翼旗;阿巴哈納爾左翼旗。

該盟前四部於崇德二年至四年歸順清朝,阿巴哈納爾部於康熙四年歸順清朝。該盟得名於錫林郭勒,盟溯建於康熙、雍正年間,在烏珠穆沁左翼旗境內會盟。

5、烏蘭察布盟(今烏蘭察布市[四部六旗])

四子部落:四子王旗。

茂明安部:茂明安旗。

烏喇特部:烏喇特後旗;烏喇特前旗;烏喇特中旗。

喀爾喀右翼部:喀爾喀右翼旗。

該盟在四子部落境內烏蘭花大道之東會盟,故以烏蘭察布為盟名。四子部落於天聰四年歸順清朝,茂明安部及烏喇特部於天聰七年歸順清朝,喀爾喀右翼部於順治十年歸順清朝。

6、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一部七旗])

鄂爾多斯部:鄂爾多斯右翼中旗(鄂托克旗);鄂爾多斯左翼中旗(郡王旗);鄂爾多斯右翼前旗(烏審旗);鄂爾多斯左翼前旗(准格爾旗);鄂爾多斯右翼後旗(杭錦旗);鄂爾多斯左翼後旗(達拉特旗);鄂爾多斯右翼前末旗(乾隆年間從鄂爾多斯六旗各析一部設右翼前末旗,名札薩克旗,1958年與郡王旗合併,成為伊金霍洛旗[始稱札郡旗],算此旗,漠南蒙古實為50旗)。

該盟於天聰九年歸順清朝,在鄂爾多斯左翼中旗與鄂爾多斯右翼前旗接壤處的王愛昭會盟,俗稱大昭,故稱伊克昭盟。

7、盟外編旗

伊克明安旗(今黑龍江富裕縣);布里亞特旗(原是遠東地域一支蒙古部落,俄國十月暴亂之後,在額仁欽道爾吉帶領下,進入呼倫貝爾盟,及至錫林郭勒盟烏珠穆沁部,滿洲帝國建立之後,移入阿巴哈納爾部白音錫勒牧場,之後遣回呼倫貝爾盟境內)。

外蒙古(外札薩克蒙古)102旗

喀爾喀車臣汗部(一部二十三旗),於康熙二十七年歸順清朝,會盟於車臣汗部境內克魯倫巴爾和屯,故稱克魯倫巴爾和屯盟。

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一部二十旗),於康熙二十七年歸順清朝,會盟於土謝圖汗部境內汗阿林地方,故稱汗阿林盟,簡稱汗山盟。

喀爾喀札薩克圖汗部(一部十九旗),於康熙二十七年歸順清朝,會盟於札薩克圖汗部境內札克畢賴色欽畢都哩雅諾爾,故稱札克畢賴色欽畢都哩雅諾爾盟。

喀爾喀賽因諾顏汗部(一部二十四旗),於康熙二十七年歸順清朝,會盟於賽因諾顏汗部境內齊齊爾里克,故稱齊齊爾里克盟。

賽因濟雅哈圖左翼盟(一部[杜爾伯特部,與內札薩克之隸一旗杜爾伯特部同名異族,為綽羅斯種]十二旗),於乾隆十八年歸順清朝,乾隆十九年四月,上賜賽因濟雅哈圖盟名,十月分左右兩翼。

賽因濟雅哈圖右翼盟(一部[同上]四旗),於乾隆十八年歸順清朝,乾隆十九年四月,上賜賽因濟雅哈圖盟名,十月分左右兩翼後之右翼。

青海蒙古29旗

青海左翼盟(二部十二旗):青海厄魯特部十旗;土爾扈特部二旗。

青海右翼盟(五部十二旗,附五個獨立翼旗):青海綽羅斯部二旗;青海厄魯特部七旗;青海輝特部一旗;青海土爾扈特部一旗;青海喀爾喀部一旗。獨立翼旗五旗(厄魯特部四旗,土爾扈特部一旗)。

青海厄魯特部(厄魯特舊設四衛拉特,杜爾伯特其一,輝特隸之,後並稱衛拉特[詳見青海厄魯特部總傳])於康熙三十七年歸順清朝,道光三年,其中的二十四個旗分為左、右翼,另附五個獨立翼旗,會盟於查干多羅達來。

新疆蒙古17旗

烏納恩素珠克圖舊土爾扈特部(四盟十旗):南路烏納恩素珠克圖盟四旗會盟於喀喇沙爾;北路烏納恩素珠克圖盟三旗會盟於博克薩里;東路烏納恩素珠克圖盟二旗會盟於庫爾喀喇烏蘇;西路烏納恩素珠克圖盟一旗會盟於精河。

青賽特奇勒圖新土爾扈特部(二盟七旗):巴圖賽特奇勒圖盟四旗(轄:中路和碩特部中右左三旗,珠勒都斯和碩特旗),會盟於左翼;青賽特奇勒圖盟三旗(轄:新土爾扈特部右左二旗,哈畢察克和碩特旗)。

乾隆三十六年,土爾扈特部自沙皇俄羅斯帝國東歸,歸順清朝,詔分新舊二部,即烏納恩素珠克圖舊土爾扈特部、青賽特奇勒圖新土爾扈特部;乾隆三十七年,烏納恩素珠克圖舊土爾扈特部又分為南路、北路、東路、西路四個盟;青賽特奇勒圖新土爾扈特部又分為左、右翼兩個盟。乾隆四十年,始設盟長。

寧夏蒙古2旗

厄魯特部:阿拉善厄魯特札薩克旗(今阿拉善盟阿拉善右左二旗)。

土爾扈特部:額濟納舊土爾扈特札薩克旗(今阿拉善盟額濟納旗)。

康熙二十五年,阿拉善厄魯特部歸順清朝,賜牧阿拉善,建旗一,不設盟。康熙三十六年,授札薩克(領主)。康熙四十三年,土爾扈特部內屬,賜牧色爾騰,建旗一,不設盟。乾隆十八年,授札薩克。

注釋:

1、盟:由會盟而來,清政府把漠南(蒙古高原戈壁以南,大致是今內蒙古自治區)先後歸附的科爾沁等24部蒙古人稱為內札薩克蒙古,把漠北(蒙古高原戈壁以北,大致是蒙古腹地蒙古國)向它朝貢的車臣汗、土謝圖汗、札薩克圖汗等部蒙古人稱為外札薩克蒙古,為鞏固其統治,規定鄰近的若干旗每三年(也有一年舉行一次的)舉行一次會盟,會盟地址由清政府指定,通常是便於各旗集會的適中地點,一經指定,該地就成為盟的名稱了;現在,盟屬於內蒙古自治區特別行政建制,相當於內地的專區(地區一級行政區劃單位),盟設有行政公署,自東部向中部至西部,計有呼倫貝爾盟、納文慕仁盟(已廢,所屬區域即興安盟,以大興安嶺為界,嶺南為納文慕仁盟,嶺北為呼倫貝爾盟)、哲里木盟、昭烏達盟、卓索圖盟(已廢,遼寧省西部,以西拉木倫河為界,河南為卓索圖盟,河北為昭烏達盟)、錫林郭勒盟、察哈爾盟(已廢,原為受察哈爾都統所轄察哈爾部,林丹汗嫡系,錫盟南部及河北省北部部分地域)、烏蘭察布盟、巴彥塔拉盟(德王所建,土默特旗和察哈爾部右翼四旗[正黃、正紅、鑲紅、鑲藍])、伊克昭盟、巴彥淖爾盟、阿拉善盟12盟。

2、旗:努爾哈赤建立的軍事單位,滿語叫固山,合有八個固山,各有不同的旗幟顏色,即正黃、鑲黃、正白——【合稱上三旗,由皇帝控制】;正藍、鑲白、正紅、鑲紅、鑲藍——【合稱下五旗,屬親王統轄】八種(必是如此排序,非我錯輸)。因此,漢語把固山譯為旗,後來,清王朝把最初歸附它的蒙古人也編成八個旗,再後,八旗制度統分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再後來,又把內札薩克蒙古的24部蒙古人分為49個旗,指令定時定點會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