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府巡按」跟「九門提督」哪個更厲害?其實,大多數人都想錯了

「八府巡按」跟「九門提督」哪個更厲害?其實,大多數人都想錯了

原標題:「八府巡按」跟「九門提督」哪個更厲害?其實,大多數人都想錯了


近幾年來,辮子戲成了主流,甚至,一打開電視,無論哪個台似乎都在上演清宮大戲。在這樣的情況下,觀眾只能被迫接受。但是,清宮戲看多了,人們也會漸漸對那段歷史產生一點疑問或者是好奇。大凡清宮劇,基本上主要場景都是發生在北京城中的。


對於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如今的首都,大多數人都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這座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似乎就是一個微縮的中國,它時時刻刻都在反映著神州大地的榮辱盛衰。然而,與眾不同的是,京城畢竟是天子住所,一般來說不會有什麼巨大的動蕩。當然,這也是清宮戲中男女主角能夠安心談戀愛的基礎之一。


在各種影視劇中,我們往往會看到兩個重要的官員。其中之一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那就是「八府巡按」。早年各種辮子戲中少不了「八府巡按」這個重要角色,他們手持尚方寶劍,是替皇帝巡查四方的欽差大臣。「八府巡按」往往是正義的化身,他們除暴安良,懲處貪污官吏,宣揚正義,得到了百姓們的愛戴。


可以說,哪怕是權傾一方的封疆大吏在面對「八府巡按」時都得小心翼翼的伺候,不敢有絲毫過分的舉動。


然而,歷史上其實根本就不存在「八府巡按」這個官職,只有在戲文裡面,才會出現這樣杜撰的職位。也就是說,這個職稱其實就是民間的俗稱,正式官銜應該是「監察御史」,分巡各省則稱巡按御史。在清朝,大部分欽差大臣不過是皇帝專門派往一個地方的巡撫。而且,這種帶有特殊使命的欽差大臣實際權力並不大,雖然,身負皇命,但是,他們並沒有隨意處置臣子的權力。


在明朝都察院下倒是有十三省巡按一職全稱為巡按御史,正七品,《明史》記載:「北直隸二人,南直隸三人,宣大一人,遼東一人,甘肅一人,十三省各一人。」



據《清史稿》記載:「清初沿明制,設都察院,下有十五道監察御史。順治初,又有巡按御史,每省各一人,順治以後逐漸廢除,改為十三科道,而每省中設分巡道一職,即俗稱道台,正四品,位知府上,和明朝的巡按有多少相同,但職權大多了。」

他們往往是奉命調查,調查清楚以後將實情彙報給皇帝,然後,由皇帝來決定如何處置。這種類似的官員歷朝歷代都有,唐代的「御史台」就是管理類似官員的機構。


而且這種御史類官員的官職一般都不會很高,他們雖然一時權勢顯赫,但是,往往是職高位卑,通常也就是五品到八品之間而已。



要知道,清朝的一品大員簡直是不要太多,紅頂子雖然難得,但是,到京城中還是不稀罕的。


另外一個重要的官員便是「九門提督」。所謂的「九門提督」便是京城軍備的最高長官,稱得上封疆大吏,他們主要負責著京城的治安和守備。

通常情況下,這種職位一般都是皇帝的心腹才能出任。明時有提督京營戎政諸職,多以勛戚大臣及太監充任。清時於重要省份設提督,執掌軍政,統轄諸鎮,為地方武職最高長官。這裡可參閱《明史·職官志五》、《清通典·職官十六》、《歷代職官表·禮部會同四譯館·提督》。明清武職官名,其制始於明,但當時並非固定之職官名稱,不設員額,亦不常置。



順治十六年(1660年),清廷增設巡捕中營,仍由步軍統領衙門主官節制,是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三營統領」,「九門提督」一職由於關乎京師防務。


畢竟「九門提督」職責重要,皇帝的安全,皇宮的安全,都繫於一身。那麼,這所謂的「九門」是哪九個門呢?東邊的東直門、朝陽門,西邊的西直門和阜成門,北邊的德勝門、安定門,南邊的崇文門、正陽門和宣武門。


「九門提督」最開始不過是正二品的官員,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他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到了嘉慶年間,「九門提督」更是直接被提升到了從一品。皇宮內外的禁軍全部都由其來掌控管理,太平年間,這些人數多達三萬餘,可以說,是任何人都不可忽略的一股軍事力量。


事實上,清朝初年擔任「九門提督」的都是些旗人貴族。康熙晚年就曾經讓隆科多擔任「九門提督」,而此人恰恰是當年在戰場上拼殺過,並且,還得到了康熙親自賞賜的八旗猛士。最關鍵的是,他還是滿人貴族之後。


也就是說,「九門提督」這樣的重要職位,只有可能讓八旗子弟來擔任。他們即使官職比不上一品大員,但其重要性卻不可同日而語。恐怕就是手握大權的「軍機大臣」也沒有「九門提督」受皇帝的信任。事實上,隆科多的叔叔就是康熙的重臣之一,只不過他後來在奪嫡的過程中站錯了隊,沒能笑到最後。



其實,所謂的「八府巡按」如果存在,必然也是深的皇帝信任的心腹之一,畢竟監察巡視的權力即使是在現代社會也非常重要。但與「九門提督」這樣身負保護皇帝性命職責的官職來說,從皇帝信任的角度來說,「八府巡按」恐怕還是有所不及。當然,要論權柄的話,那恐怕是「八府巡按」要更勝一籌。


畢竟,監察體系是皇帝能夠保證自己不被小人蒙蔽的重要工具,這樣的官員官位不高,但是,權力卻極大。他們能夠時時親近皇帝,能夠得到與皇帝交談的機會,所以,很有可能就會得到皇帝的賞識,從此一躍進入朝廷中樞也不是沒有可能。



綜上來看,「九門提督」更像是皇帝的心腹,是衛戍作用更重。但「八府巡按」是皇帝的耳目,權力更重,但是,也會受到皇帝制約和猜忌。1911年辛亥革命後,民國北洋政府保留了「九門提督」這個官職,只是將其更名為「京師步軍統領衙門」,轄左右翼總兵,1924年11月最終被裁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小牛魔王 的精彩文章:

處在風雨飄搖的大明,為什麼能打敗當時的荷蘭呢?
此尼姑伺候過3任皇帝,連親兒子都垂涎她美貌,結局讓人難以啟齒

TAG:小小牛魔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