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匠心碰撞丨一場木活字與輪胎的神交

匠心碰撞丨一場木活字與輪胎的神交


十年前,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每個中國人心中記憶最為深刻的一場全球體育盛會,尤其是驚艷世界的開幕式。

在開幕式演出「文字」一章中,光影流轉,文字變換,奧林匹克精神與燦爛的中華文化交相輝映,活字印刷術以及那些豐富的中華文化成為了整個中華民族內心中的驕傲。





(奧運會活字印刷術)


 


北宋的畢昇發明了泥活字印刷術,可以拆版重複使用,易於儲存管理。

以後又發展了錫活字、木活字、銅活字、鉛活字等。其中木活字對後世影響較大,木活字由元代王禎所創,以較為方便的取材,雕刻難度較低等諸多優點成為活字中較為重要的一支,至今已傳承八百餘年。

這項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新,為知識的廣泛傳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木活字工具)


 


———— /

傳統技藝芳華再現

 

/ ————




木活字是當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過去主要用於修制族譜,所以其工匠多被人稱為「譜師」,他們一般幾人為一組稱之為堂,一堂最多四到五人,最少可為兩人。

木活字注重傳承,依附寧化等地的客家宗族文化觀念存活至今,因此帶有濃重的客家色彩。




如今,傳統文化與不斷加速的社會發展產生著強烈的碰撞,傳統技藝不得不在這個時代發掘適合自己生存的土壤。如,「非遺」絨花與各大奢侈品牌合作,頻繁亮相時尚舞台;驚艷千年的點翠工藝則在各種古裝戲中復活......由於族譜慢慢消逝,存活下的匠人創新的對木活字進行了產品化的改造,細化出滿足多元化需求的產品,活躍於家居,工藝品,DIY產品等眾多領域。




同時匠人們為了傳承木活字,木活字體驗館,木活字雕刻表演,木活字的跨界合作等成為木活字新的傳承方式。你能夠欣賞木活字,木活字印刷作品,也能夠欣賞或者參與到木活字製作工藝中來。木活字受到更多的人關注,也需要被關注。

傳承總是需要新鮮血液,對於追求潮流品質的年輕人而言,應當去體驗去重視傳統文化技藝里那些最精彩的部分,參與到傳承之中,木活字芳華已現!





(手藝人寫反字)



———— /

千年技藝 傳承風骨

/ ————




木活字的加工並不簡單,雕刻的底稿需要匠人掌握反書

,僅僅熟練反書就需要大量的時間訓練,並且木材質地不勻,容易變形開裂難於刻制。木活字的工藝需要經過選木,描字,刻字,鏤空,打磨,檢字,排版,這七步。刻寫老宋體字,要用上好的棠梨木,

它的墨

汁附著性好,將其處理成一平方厘米左右的木丁。老宋體字的特點是橫細豎粗,筆劃對比大,字形方正。



書寫完後,用刻刀逐步在木丁上將橫筆畫、直筆畫、撇筆畫刻好,最後將空白角挖去,形成陽文。

印刷的步驟也極為繁瑣與細緻,經過研墨、下刷、刷墨、鋪紙、上刷等5道工序。調好的墨汁用棕刷蘸取,先在另一張紙上刷兩下,使刷子上墨汁適中,再在印版上反覆刷塗均勻。取宣紙蓋在印版上,用另一把乾淨刷子來回刷按,直到紙張吃墨均勻,一張木活字印刷品就完成了。這樣印出來的作品色澤穩固,可以保存的更久。這種古法技藝需要一代代的工匠們畢生傳承,又需要在此技藝上不斷改進創新。同時因為承載文化,

所謂見字如見骨,匠人本身的專註,平和,精益求精等精神必須傳承,如此才能在雕刻中表現出漢字的風骨。





(手藝人刻字)


 


寧化縣文林堂的邱志強與巫松根師徒二人便是這樣的匠人。師徒二人皆學藝時間超過十數載。數年以來他們不僅把全部心血澆注於木活字,靜心對其製作技藝不斷琢磨,並且在新時代里以創新的思路對木活字的定位與銷售方式進行了改變。同時師徒二人積極的尋求政府與外界幫助,與企業合作,藉助網路媒體來宣傳木活字,使木活字為更多人所知得到傳承。正如同走過130年歷史的鄧祿普,從第一條充氣輪胎的發明到4D創新納米級設計的尖端技術。

木活字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加快了文明的進程。而鄧祿普輪胎百餘年不斷堅持技術革新,每一次研發輪胎,便促進汽車行業一次飛躍發展,推動汽車時代的進步,提供人們更安全、更舒適的出行體驗。





(匠人為鄧祿普輪胎創作的文字)


 


當文林堂遇上鄧祿普,當曾為文明傳播做出重要貢獻的木活字印刷術,遇上推動汽車行業發展的充氣輪胎,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請觀看最新視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鑒 的精彩文章:

此書能避免兩次世界大戰,為什麼竟會被列為禁書?
中國最珍貴的琉璃,原來這個顏色!

TAG:看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