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成為富人?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成為富人?


看完一本《富人的邏輯》,覺得這本書中的觀點非常值得跟大家分享,本書是一個德國博士的論文,作者研究了很多德國的富翁,並用各種方法做了一些統計研究,找出了富人跟普通人的區別。很多觀點非常有趣,就象《富爸爸、窮爸爸》中談的現象,富人和普通人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差異和不同。




書中的結論跟《隔壁的百萬富翁》相類似,作者也在文章中引用過它的結論。建議跟這本書做下擴展閱讀。要注意是這本書的研究對象是德國的富人階層,跟國內以及矽谷的互聯網富人,還會有些差異。



人格特質



他們關注一系列不同的人格特質,然後將其與受訪者各自的財富狀況相匹配。對於德國而言,最重要的研究結果表明,




富人遠比中產人士思想更開放


64%的企業家和68%的自僱人士表現得格外樂於嘗試新的體驗,相比之下,有這種傾向的中產人士只佔35%。



企業家不如中產人士好相處。


69%的中產人士被認為很容易相處,而在企業家中,這一比例下降到60%。對於工資高於平均水平的僱員來說,情況恰好相反:他們被認為遠比企業家和中產人士更容易相處。這些發現表明,成功的僱員需要高於平均水平的適應性和社交能力,而對於企業家來說,能夠處理衝突更為重要。





富翁對風險的認知跟普通人不太一樣。


商業上的成功與冒險意願之間存在著非線性關係:在某種程度上,冒險意願對商業上的成功具有積極影響。不過,喜歡冒險的程度較高的話很有可能導致負面的結果。



」成為一名企業家是要冒險的,但以冒險的方式做生意可能是危險的。「




從一個企業家的觀點來看,選擇什麼都不做或許才是極為冒險的,而外界看來冒險的舉動或許在企業家本人看來是降低風險的策略。



瑞士銀行/普華永道在2015年的研究中所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億萬富翁對風險的理解不同於我們其他人。在他們看來,錯失機遇或許是更大的風險。



「他們害怕因沒有抓住機遇而失去機遇,他們往往不擔心冒險失敗所帶來的不利的一面,而是擔心錯失有利的一面。」



目標有多重要?




研究發現企業家或富翁們對制定目標這件事,跟普通人的想法差距很大,





目標越是雄心勃勃,通常結果就越好。



一般對於目標有三種不同的思考目標的方式:






  1. 幻想著如果達到目標該有多好,



  2. 擔心達不到目標的情況,



  3. 將目標與當前狀態作對比。




第三種將對於目標的積極幻想與當前狀態作對比是增加實現目標可能性的最有效方式。





「具體的、有挑戰的目標與其他類型的目標相比會帶來更出色的表現」。




特別是雄心勃勃的長期目標對成功具有重大影響。


推銷能力是創造財富的關鍵




工資統計數據表明,銷售總監的收入總是高於其他高級經理。他們在工資等級中處於最頂層。





不管你從事哪種行業,不管你的職業是什麼,不管你是受雇於人還是自雇:銷售的角色向來拿著最高的工資。




唐納德·特郎普和羅伯特·T.清崎寫過一本書,裡面的核心觀點就是:





「一名企業家所要具備的頭等技能是銷售能力。」他們認為,如果不成為優秀的銷售人員,沒有哪個企業家能夠賺到錢——如果缺乏推銷能力,唯一的彌補辦法是委託別人去做。「如果你不擅長銷售,那麼你就必須找一個擅長於此的合作夥伴。




阿諾德·施瓦辛格在體育、電影行業和政界都做到了成功,他還一度是好萊塢片酬最高的演員之一,他在自傳中說:「不管你在生活中做什麼,推銷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一個人可以成為偉大的詩人、偉大的作家、實驗室中的天才。你的工作可能是最出色的,但如果人們不了解,你就一無所成!





一名出色的銷售人員需要具備以下

所有

素質:




(1)

討人喜歡的性格。

要擅長於推銷,你需要看上去像是別人喜歡並信任的那種人。




(2)

出眾的社交技巧。

你需要樂於結識陌生人,並且無論走到哪裡都願意擴大自己的社交圈。




(3)

對於挫折的高耐受力。

任何一名出色的銷售人員所需具備的關鍵技能是在面對拒絕時不要放棄。出色的銷售人員不會把「不」作為答案,而是會努力將這最初的「不」變成「行」。出色的銷售人員知道,在最終達成交易之前,他們聽到的反對答案要比肯定性答覆多。




(4)

高度的共情。

能夠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傾聽他們怎麼說——並且還能堅持到底,達成交易。




(5)

充滿自信。

如果你缺乏自信,對挫折就不會有足夠大的耐受力。




(6)

配套的專業知識。

你推銷的產品或服務越貴,這一素質就越重要。如果你沒有相當深厚的專業知識,你就不能賣出價值數億美元的商業地產或是價值數十億的公司。




為了在銷售方面見長,你需要儘可能多地具備這些素質。





即便你不從事銷售工作,你仍然需要具備推銷的能力。

甚至做全職工作的人也是如此。沒有多少人僅憑擅長做某事而取得成功,他們還需要向公司里的其他人宣傳自己的工作——和他們的個人品牌。




以醫生為例,能夠賺得更多的人,通常都是能夠成功地將自己定位為某一領域的專家的人。




如果你不這樣做,卻抱著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資歷更高的人完全不用任何推銷或市場營銷就可以自動擁有競爭優勢,那麼你會無助地看著別人超過你



誠實是最佳策略




很多人對富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誠實或者道德水平沒普通人高,但對於富人來說,誠實不只是一種美德,也是經商時的競爭優勢。




美國研究人員托馬斯·J.斯坦利在對733名百萬富翁進行調查時,詢問他們將什麼視為對財務成功影響最大的因素。與受訪者提到的30個因素當中的其他任何一個相比,誠實出現得更為頻繁:57%的人說「誠實對待所有人」是「非常重要的」,還有33%的人將誠實列為自己取得商業成功的「重要的」因素。




而另一個針對富人的匿名調查,只有20%的受訪者把高於常人的智力列為其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在30個因素中,智力排在第21位,而誠實在30個因素中排名第一。只有14%的受訪者把「量入為出」作為「重要的」因素,而樸素的生活方式在30個因素中只排在第24位。




你一定會懷疑這個結論,完全想不通這樣做的理由?




但在富人眼中,誠實成為對財務成功非常關鍵,是因為信任因素在商業關係中極為重要。無信不立,不管國內還是國外,古代還是現代,在商人眼中都非常重要。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一項調查關注了信任在瑞士中型企業中所發揮的作用。研究發現建立在個人品質和技能基礎上的信任在商業關係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安永的研究還表明,「基於信任的夥伴關係」構成「關鍵的商業優勢」:「信任商業夥伴的人能夠行動得更迅速並且成本效益更高,還能夠為創造力和創新提供空間。





你該如何建立信任?





信任——不管是個人之間還是在商業關係中——取決於三個因素:




(1)取決於你過去和別人之間的經歷。你的商業夥伴過去有沒有說到做到,他對你是否總是以誠相待?




(2)取決於別人的聲譽。你的商業夥伴是否有誠實可靠的記錄?其他商業夥伴和他合作時的經歷怎樣?




(3)取決於直覺。你是否信任某人除了基於確鑿的證據外,還往往基於「發自內心的感覺」。




如果表現得不誠實,你有可能失去取得商業成功的必要基礎:別人的信任。當然,不誠實和欺騙可能也會帶來短期的成功。不過,你的商業夥伴肯定會發現。




贏得別人信任的最簡單之道就是要值得信任,也就是誠實。




洛克菲勒就承認過,「我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功,主要歸功於我對別人的信任和我激發他們信任我的能力。




沃倫·巴菲特的投資信條之一就是:「你和壞人做不成好生意。

當你在投資時,如果你甚至還要問自己這個問題,『我信任這個人嗎?』,你應該立刻離開談判桌,尋找更加誠實的公司來做生意。」




在商場上的不誠實不僅是不道德的,也是不理性的,因為這經常意味著為獲得很小的好處而承擔巨大的風險。




巴菲特這樣建議:「在尋找可以僱用的人時,要關注三種品質:誠實、智慧和精力。但是最重要的是誠實,因為如果他們不具備這一品質,那麼另外兩種品質——智慧和精力會要了你的命。






100天行動讀者反饋



@liaoliao





@

全職糖爸




學了快300天英語,專註聆聽,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進步。10個月前聽著有難度的材料,現在聽一遍至少能理解80%以上,持續努力中





新出的的對抗拖延課程:

我是如何戰勝拖延症的?




想了解更多關於100天行動內容---->

不需要意志力的習慣養成法:100天行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arfalcon 的精彩文章:

掌控自己的身心健康的生活策略
我賭你會因為這篇文章,進入更想去的公司

TAG:warfalc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