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本敢不敢同俄羅斯開戰場佔北方四島?

日本敢不敢同俄羅斯開戰場佔北方四島?

原標題:日本敢不敢同俄羅斯開戰場佔北方四島?


雖然北方四島離日本確實很近,但我可以斬釘截鐵的說,敢用武力跟俄羅斯奪島的日本人還沒有生出來。


俄羅斯是誰?發起飆來整個北約集團都要噤聲的國家,就如同當年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右翼政客說日本可以多少小時擊敗俄羅斯海軍,武力奪回北方四島,一位俄羅斯議員說的那樣,日本可以幾個小時奪島,俄羅斯只需要30分鐘就讓日本消失。


於是日本政壇鴉雀無聲,跟俄毛耍橫,那就是自取其辱,在近代史上,耍橫都成了俄毛的專利,像日本這種欺軟怕硬的東西,是永遠不敢跟真正強者耍橫的。


北方四島,至少在普京任期內想要回去是不可能的了。普京的策略是,放一塊肉在那吊著,讓日本看著眼饞,似乎主人打算讓他吃一口,拚命的搖尾巴請求談判。普京要的就是這個,不是不跟你談,先說給我多少好處,給了再說下一步。日本趕忙開出一系列經濟條件,普京享受完了說,這個領土問題不能著急,要慢慢溝通,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鬼子一看急眼了說你怎麼能這樣,普京臉一沉,你還想哪樣?老子一不高興懶得理你,有本事來搶?



日本……


我的答案就是,日本絕對會為北方四島,對俄羅斯猛烈展開一戰。


俄羅斯佔領的北方四島


英國和美國不願和日本決戰


二戰後,英國和美國要想徹底打贏日本,必須和日本最強大的100萬關東軍,在東北進行決戰。


英國和美國為了一己私利,不願和日本進行決戰,原因主要有2個。


一、打不過


和日本進行大規模地面作戰,英國和美國從來沒有贏過。

二戰前期,英國軍隊在新加坡,被日本南方軍打敗,全軍投降。美國軍隊在菲律賓,也被日本南方軍打敗,同樣全軍投降。就這樣,英國和美國,幾萬名軍事人員就全部成了日本的俘虜。


中期和後期,美國從沒有和日本進行過大規模的地面作戰,只有幾處太平洋島嶼爭奪戰,在靠近日本本土的沖繩一戰,交戰猶為慘烈,打得美國失魂落魄,膽顫心驚,可謂慘勝。


二、人員損失


如果英國和美國,派兵到東北和日本決戰,勢必會造成大量人員損失。


人員的損失,英國和美國最為看重的就是這個;而蘇聯剛好相反,最不看重的,也就是這個。


於是英國和美國,就去找蘇聯,低三下四,丟盡顏面地哀求蘇聯出兵,對日本進行決戰,向日本100萬關東軍發動進攻。


英美兩國和蘇聯做交易


當時日本,實質佔領控制了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南部,這和二戰無關,是日俄戰爭的成果。


英國和美國,就拿今後日本的利益和蘇聯作交易。把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南部,全部劃給蘇聯。


蘇聯佔領了日本北方四島

蘇聯海軍攻佔千島群島


1945年,蘇聯出兵東北,打敗了日本關東軍。蘇聯同時派軍隊攻佔了日本控制的千島群島,庫頁島南部。


蘇聯還攻佔了日本北方四島,在蘇聯看來,這四個島,千島群島的組成部分。


日本為索回北方四島,長期努力無果


日本則不這樣看,日本認為,這四個島是日本的固有領土,不屬於千島群島。


千島群島


從二戰後的幾十年來,日本和蘇聯,現在的俄羅斯,進行了長期的談判,都沒有任何進展。


日本和俄羅斯必然開戰


俄羅斯絕不會放棄北方四島,日本堅決要回北方四島,這個問題不可能無限期地拖下去,唯有雙方開戰,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什麼時候開戰?估計是等到俄羅斯國力衰弱,軍力痿縮,美國在戰略武器上取得了絕對優勢,也就是日本為北方四島向俄羅斯開戰之時。

日本,本就是個睚眥必報的小人,這麼多年來之所以對俄羅斯或前蘇聯忍氣吞聲,恐懼的當然是對方強大的軍事力量。但歷史告訴世人,國力的天平從來都會失衡的,需要的只是時間和耐心等待。


明治維新前,日本龜縮在狹長的島嶼上苟且偷安,因為資源貧乏,幾乎沒有外族覬覦它。但明治維新後,日本隨著國力的增強野心也隨之膨脹,躍躍欲試開始了海外擴張,並在東北大地與沙皇俄國打了一仗,竟然大獲全勝。不曾想,40年後,在同一戰場,蘇聯紅軍橫掃日本關東軍,並順勢佔領了日本「北方四島」,那種切膚之痛令戰敗後的日本人一直在默默忍受。


前蘇聯時期,日本自忖勢單力薄,從來不敢向蘇聯提出索取「北方四島」的訴求。眼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日漸衰弱,與此同時,自己的國力大增,並一度躋身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頓感腰桿硬實多了後,日本開始頻繁地向俄羅斯張口。結果則是,俄羅斯不僅置之不理、無動於衷,反而惹得梅德韋傑夫還動不動跑到島上溜達溜達。日本人一向都是欺軟怕硬的主,與俄羅斯霸王硬上弓它不敢,只能迂迴曲折地進行示好和試探,安倍甚至送秋天犬公然「行賄」普京,真是醜態迭出。


安倍的政治手腕是慣耍兩面三刀。這邊與美國主子搞攻守同盟,狐假虎威;那邊與俄羅斯暗通款曲,你來我往。但日本人最最希望的是俄羅斯被西方國家打壓和拖垮,它好漁翁得利,到那時,說不定俄羅斯興許會將「北方四島」拱手想送為未可知,否則,再考慮武力奪取。


日本人當然喜歡做白日夢,總想趁人之危撈取好處。但我估計,安倍晉三這輩子夠嗆能看到「北方四島」回歸的那一天了!


北方四島這個問題,俄羅斯與日本已經糾結很久了,除非俄羅斯自己發生內亂而一蹶不振,基本上日本是要不回來了。至於說開戰這一說,日本也就過過嘴癮。


首先,目前這幾個島嶼目前是俄羅斯已經實際控制幾十年了,基本形成既定事實,而且俄羅斯在這個地方開始駐紮軍隊,日本想要討回無疑難如上青天。


第二,即便日本有通過武力,發動戰爭來奪回北方四島,但是現實是日本根據其和平憲法,是沒有發動攻擊能力的,就是沒有進攻性武器。這也是日本武裝力量被稱為自衛隊的主要原因。因此,即便日本想要通過戰爭奪回北方四島,基本上也是有心無力


第三,後退一萬步,日本在美國的默許之下,擁有了攻擊能力。但是如果想要針對俄羅斯發動戰爭,無異於以卵擊石。更重要的是,俄羅斯擁有核武器,這是確保國家安全最重要的壓艙石,從根本上斷絕了日本通過戰爭的形式奪回北方四島的想法。


日本在將來會不會為了北方四島和俄羅斯發生戰爭不好說,但是近幾年之內都不會。以4月7號,日本在九州島舉行了隆重的奪島部隊駐島儀式,安倍晉三在儀式上發表講話,要求部隊「苦練三年,奪回我們的島嶼(北方四島)」。看似日本三年之內就會對俄羅斯動武,但是這不過是安倍晉三出於各方面考慮而作出的應對舉措而已。分析如下。

第一,北方四島在歷史上,最早是由中國古代東北地區的先民最先居住。如果按照這個道理來講,那地方得算中國的。但是日俄兩國先後通過1855年的《日俄和親通好條約》和1875年的《庫頁島和千島群島交換條約》最終確定了沙俄對庫頁島的佔領,日本則佔領了北方四島。在法理上,日本可以以此證明該四島屬於日本。只是在二戰後期,美英蘇通過簽訂《雅爾塔協定》,承認讓蘇聯佔領北方四島。雖然日本不情願,然而戰敗國沒有談判的籌碼。因此北方四島就一直由蘇聯事實佔領。蘇聯解體之後,北方四島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俄羅斯的行政區域。但是,日本在1956年並未和蘇聯簽訂確立北方四島領土歸屬的《蘇日共同宣言》,由此兩國在北方四島上的爭端一直持續到現在。日本民眾以此為據,一直有眾多呼聲要求俄羅斯歸還北方四島。安倍覺得至少自己在北方四島的歸屬權上,是有法理依據的。有理他便敢說這個三年奪島的大話。


第二,日本近年來在自衛權力上獲得了一定的解放。通過和美國的軍事合作,購買了眾多先進武器,包括最先進的F35戰機。日本右翼政府又通過玩弄「防衛型航母」概念,事實上獲得了航母的建造權力。日本這一系列的舉動,得益於美國對日本武裝力量的逐漸解鎖的態度。日本在軍力上得到空前壯大之後,民間對拿回北方四島的底氣越來越足,安倍則想順應民意,甚至發出了類似「美國會派十個航母戰鬥群幫助日本奪島」的言論。


第三,安倍晉三近年來醜聞不斷。先是在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國葬典禮上公然酣睡,被民眾批評「將日本的國際形象降到新低」,後又和妻子深陷森友學園地價門醜聞,被質疑公器私用。安倍的民意支持率一度降到了百分之三十。這對夢想連任第三次日本首相的安倍來說情況不妙。安倍想通過「三年奪島」的強悍態度迎合日本民眾,以挽回自己持續降低的支持率。


第四點,安倍的「三年奪島」驚人言論,其實也是要和美國保持步調一致。當前的美俄關係在經歷了敘利亞戰場、烏克蘭亂局和外交群毆之後,已經全面對立。對於深度依賴美國保護的日本,他們需要和美國保持默契,以獲得美國對日本武裝力量的更多支持和解鎖。隨著日本軍力的逐步加強,以及美國的亞太戰略對日本的逐漸依賴,日本將來必會待價而沽,以換取美國對自己奪島的支持。


針對第一點,安倍即使法理上勉強站住腳,但是斯大林曾經說過,北方四島是蘇聯人流血犧牲得到的戰利品,沒有任何理由讓人拿走。日本動武動不過俄羅斯的導彈,又不能和動不動就「流血犧牲」的俄羅斯人講通道理,他如何能夠三年奪島?


針對第二點,美國對日本武裝力量的解鎖,是為了他的「亞太新平衡戰略」。說到底,美國只是想讓日本更多的制衡亞太。美國需要日本輔助他的亞太平衡戰略,但是絕對不想看到日本被俄羅斯炸翻。所以,日本想乘坐美國亞太平衡戰略的順風車,一路開到北方四島上,明顯是一廂情願。


針對第三點,日本國內政壇派系林立,對安倍內閣在修憲問題上的反對聲其實不少。安倍在國內的醜聞不斷發酵,其妻子已經因森友學園地價門事件被事實軟禁。在野反對黨一定會抓住這些東西不放,安倍連任的夢想恐怕會折戟沉沙。而安倍為了撇清關係,已經有了和妻子離婚的想法。連自己老婆都管不住,出了事情就想逃避責任的男人,能不能繼續贏得民眾的支持呢!安倍如果不能連任,意味著右翼勢力的暫時退縮。沒有好戰的右翼政府主導日本,日本很難發動起戰爭。


針對地四點,安倍其實高估了美國對自己的依賴。當前美歐和俄羅斯劍拔弩張,源於在中東戰略上和俄羅斯的博弈落於下風。美國可以和俄羅斯在中東爭得頭破血流,但是這樣的情形絕不會在亞洲重演。因為中東關係到的是美國的根本利益——石油美元,而亞太平衡只是美國全球戰略的輔助部分。兩者重要性不可相提並論。更何況,在中東如此重要的戰場上 ,美國尚且沒有大規模介入,在日本和俄羅斯的領土爭端上,美國就更加不可能派出十艘航母來助陣了。《日美安保條約》雖然規定了美日之間有協同防禦的義務,但是前提條件是日本不可以主動發起戰爭。日本如果發動奪島戰,將會獨自面對俄羅斯的優勢火力。甚至核武器。俄羅斯沒有承諾過不對無核國家首先使用核武器。以美國的實力都不敢和俄羅斯正面衝突,日本又拿什麼來和俄羅斯開戰。今天的俄羅斯和一百年前的沙俄已經不是同一個概念,日俄戰爭的勝利不會複製在今天。


所以,日本短期內不會和俄羅斯發生戰爭。日本在俄羅斯解體之前都不可能奪回北方四島。但是俄羅斯會輕易解體嗎。這將是另外一個難解的問題。


不會。現代戰爭打什麼?軍事工業、戰損修復能力、體系作戰能力、戰略縱深、經濟體量。在現代戰爭條件下,還沒有一個軍工體系不健全的國家公然挑戰一個軍事大國。而且日本還面臨諸多不利條件

第一、強弱對比。日本的軍事工業和俄羅斯沒有可比性,日本受制於《和平憲法》,沒有交戰權。只有在美日軍事同盟分工下的基本防禦能力,防空、反潛方面較強,沒有戰略進攻性武器。自衛隊的反潛機、出雲號航母、F-35、心神等戰機的軍事攻防能力不足以挑戰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俄羅斯雖然輕工業不發達,經濟總量也不高,但是其廣闊的疆域,強大的軍事工業足以支撐起一場現代化的攻防戰,加上俄羅斯的強硬作風,美國都要退讓三分。日本挑戰的底氣何在?


第二、國際格局。美國不允許日本軍事冒險。根據美日安保條約,美國駐軍日本不是來幫日本看家護院的,更不是來幫日本耍橫的。如果日俄為了北方四島開戰,面對俄羅斯的"瘋狂導彈雨",美國在日本的軍事基地咋辦?人員和資產咋辦?日本缺乏戰略縱深,就怕俄羅斯導彈打不準,或者"誤炸"了美國基地。如果日本要通過戰爭來拿回北方四島,俄羅斯"回敬"日本不會手軟。美國不會讓日本有這個幻想的。


第三、軍事力量。俄羅斯的核彈是鎮國利器,S-400等反導系統、轟炸機群等,和日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如果真打起來,就像大人和一個孩子的PK,日本不傻。日本面對諸多限制和不利因素,不會冒然挑起戰爭。


但是有一點,如果到俄羅斯國力虛弱透支,日本軍事強大而且有了交戰權時,就未必了。


絕對不會!


日俄兩國的軍力對比不用談了,完全沒有可比性。我們不要被日本單一武器裝備的先進性唬住,什麼宙斯盾艦啊,F-35啊,標準-3啊,出雲級啊,其實日本的軍力存在兩個最致命的問題:第一,規模太小!陸海空自衛隊加起來20萬出頭,只相當於俄羅斯的四分之一,裝備的數量也是相去甚遠。第二,日本的武器裝備固然十分精良,但缺少進攻性裝備,這與日本在美日軍事同盟中的分工有關係,當然美國也不無限制日本的意思。在兩國的軍事合作中,美軍主要擔負進攻任務,日軍則負責防禦和後勤補給,所以,日本自衛隊掃雷反潛防空反導補給保障能力很強,制空制海對地攻擊就不行。這種能力上的不均衡使日本無法單獨與俄羅斯這樣的軍事強國較量。


有人會說,日本打不過不要緊那,後邊不是還有一個老大哥美國嗎?日美兩國有軍事同盟關係,美國又在日本駐紮了那麼多軍隊,難道不會幫日本出頭嗎?駐日美軍的任務不就是保護日本嗎?事情沒那麼簡單。你以為美軍的保護就是一張日本可以隨意填寫的空白支票?美國沒那麼容易就被盟友拉下水的,否則那麼多能盟友美國豈不是天天打仗了?涉及美國對日本軍事義務的是《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上面規定,美國對日本的保護範圍是日本行政權所及。什麼意思?美國只保護日本實際管理的地方!那些日本雖有主權但不受日本控制的地方美國是不保護的。這個規定就是防止日本依仗同盟關係主動挑起戰爭從而拉美國下水。所以,除非是日本實際控制的地盤遭到他國攻擊,不然美國是不會幫日本的。有這個限制,你說日本還敢作死嗎?北方四島能不能收回,只能看俄羅斯的心情了,來硬的,日本沒條件,也不敢。

歡迎點贊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雄哥看事 的精彩文章:

南海戰爭會不會爆發?如果爆發戰爭美國可能就得不償失了
成飛再造奇蹟,又打造一款國產王牌戰機,殲20可能已成歷史?

TAG:雄哥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