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二氧化碳排放可導致人類營養不良率提升

二氧化碳排放可導致人類營養不良率提升

自然-氣候變化》日前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稱,未來,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上升可能會影響世界多地的人類營養狀況。除非我們採取強有力的緩解措施,否則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預計在未來30年至80年內將超過550ppm,這會使許多主要作物的鐵、蛋白質和鋅含量減少3%到17%,可能對人類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美國哈佛大學科研人員採用年齡及性別分層模型,針對225種不同食品,分析了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對151個國家或地區人口在鐵、蛋白質和鋅補充方面的影響。結果發現,到2050年,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或將導致額外的1.75億人口缺鋅,1.22億人口缺蛋白質。此外,目前14億育齡婦女和5歲以下兒童所在地區中,貧血流行率超過20%,而這些人將失去飲食中逾4%的鐵攝入。

隨著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在全球範圍內,營養不良的流行率和嚴重程度或將上升。尤其值得關注的地區是非洲、南亞和東南亞以及中東。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冰面到底為什麼這麼滑?這是個分子動力學的問題
有些藥物會讓人發燒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