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得了 LVMH 大獎卻沒有流量的井野將之,比 Virgil 水平差嗎?

得了 LVMH 大獎卻沒有流量的井野將之,比 Virgil 水平差嗎?

作者:想見熊本熊本熊的 阿苗

誰是井野將之?不知道沒關係,這四個字組合在一起的確沒什麼記憶點(而且日本人名字都挺難記的)。往往我們要記得一個品牌負責人的名字必然會把品牌名聯想在一起,比如:NEIGHBORHOOD + 瀧澤伸介、visvim + 中村世紀、READYMADE + 細川熊太……

如今整個潮流文化正以歐美為核心運作,並不斷打破街頭與時尚的分界。正如標題提到的,井野將之帶著自主多元化的日本潮流品牌Doublet,成為衝進歐美圈拿下 2018 年 LVMH 青年設計師大獎的一匹「黑馬」。

(image:seventie two)

LVMH四個字母,說明了他可以得到 LVMH 集團高層的指(資)導(源),想想看 Virgil Abloh 為什麼可以坐上 LV 總監的位置(Virgil 在 2015 年入圍 LVMH 青年設計師大獎),相信只要是入圍過 LVMH 或進入決賽的設計師,就有「進圈」的意思了。

(image:VOGUE JAPAN)

先看看他的成名作來做個回憶,Travis Scott 的刺繡棒球外套、G-Dragon 的印花羊絨外套、包裝袋 Tee……

(image:Twitter)

這是一件被封裝好的 Tee,獨特的之處在於你把包裝撕開,包裝就留在了 T 恤上形成了一種奇怪的印花。(image:Men"s UNO)

像是很多頒獎典禮總有的「爆冷門」現象,井野將之自己都坦言得獎使他備感榮幸也有些意外,畢竟作為如今世界上最有看點和最權威的比賽之一,LVMH 時裝設計師獎沒有頒獎給潮流品牌的先例。

(image:The Cut)

這樣看是不是跟 Supreme 的大老闆 James 得 CFDA 大獎的情況有點像呢?與Off-White 的 Virgil 相比,明明同樣混跡於潮流與時裝的灰色地帶,為何井野的 Doublet 並沒有大規模轟炸國內「服裝圈」?離爆紅只有一線之隔的他究竟缺少哪一點?

科班出身,東京時裝學院畢業。與其他設計師不同,井野最初被日本設計師三原康裕(Mihara Yasuhiro)發掘,在 MIHARAYA SUHIRO 擔任了 7 年的鞋履和配飾設計負責人,他追求創新,還試過用「邊角料」做包包、腰帶等配飾

直到 2012 年,井野自己想開始做衣服了,與他的一位藝術家朋友——村上隆,聯手創立 Doublet。

What?村上隆?是的,儘管我們完全看不到村上隆的在 Doublet 出現的影子,但井野本人確實是這麼說的。

額……村上隆這一頭還跟 Virgil 搞聯展。

村上隆本身就是個「流量大戶」,奇怪的是村上隆自己也很少為 Doublet 「打 call」,為何井野不選擇蹭流量?

井野曾表達過,他一直沉溺於繪畫還想過做卡通和電影,但是他也不想每日每夜地畫,做衣服是他最佳選擇了,或許村上隆只是他的一位知音與老師吧。

(image:Xuehua)

今年的 LVMH 青年設計師大獎是首次頒給潮流品牌,也是第一次頒給亞洲面孔,而井野本人也不會講法語和英語,頒獎的時候也只是簡單地表示了感謝。值得一提的是,現年 38 歲的井野將之是 9 位入圍決賽的設計師中最年長的一位。

(image:businessoffashion.com)

看看當時與評委的合影,前後排全是大咖。

(image:businessoffashion.com)

看一眼鞋子,井野穿著自家的流蘇「棋盤格」 Slip on、寬鬆洗水牛仔褲和熒光黃貓須帆布外套。嗯,很街頭。一看旁邊,是高跟鞋、皮鞋和巴黎世家……

井野長相是屬於隨和友善、帶藝術家氣質的日本臉孔,辨識度還真不算高,這是不是他不夠吃香的原因呢(仔細看還有點像年輕版的山本耀司?)

(image:Stories-mag)

在 Doublet 初出道的幾年裡水準發揮平平,偶爾會被日本潮流雜誌選中幾樣「性冷淡」單品登出。

Doublet14AW lookbook,感覺像是將街頭與時裝強行 mix 一起……(image:Stories-mag)

直到 2016SS 系列開始,品牌突然脫胎換骨,跟上了 90 年代復古運動風之餘,又善於將傳統日本服裝元素融入。

(image:Doublet)

其實一個決勝的關鍵點就是井野抓住了年輕人既想要精緻工藝、又能足夠表達個性的服裝需求。

(image:Doublet)

井野並不 care 他的經歷與熱愛的文化用在服裝上有什麼問題,對面料(材料)的選擇上完全不受限制,加之時而比例奇怪的剪裁,僅這兩點就足夠征服評委。Haider Ackermann 在現場跟他說:「John Galliano(MMM 現任設計師)也會嫉妒你用的材料。」

還有評審說他像是另一個三宅一生,試圖突破紡織品的界限和人們對紡織品的固有看法。

差不多我們可以總結一下,Doublet 現在的設計語言:亞文化、街頭、日本元素、奇怪解構、面料開發。要阿苗總結的話,其實就倆字「好玩」,這樣有個好處是能多「變」,但也可能不利於大眾對品牌印象的構成。

(image:Doublet)

服裝風格大變,連 lookbook 「尺度」也越來越大,口味越來越 heavy,以前那種青澀、保守的照片風格不復存在,徹底全面街頭化。

Doublet 18SS lookbook(image:Doublet)

有沒有發現,Doublet 找到了中性模特的新大門,控制得可陽剛、也可性感,跟其他高街品牌的套路一般,故意模糊男女的性別界限。引起阿苗注意的是,在 18AW lookbook 中出現的中國模特ins@sanxinju,這種不算符合大眾審美的青年臉孔,倒是與 Doublet 一直強調的「違和感」特別搭。

Doublet 18AW lookbook(image:Doublet)

得獎給 Doublet 帶來的最大效益之一,當然就是得到更多眼挑的時尚集合店的寵愛。除了成名前就一直在關照的 Dover Street Market、Lane Crawford 和 10corsocomo,還繼續擴張到泰國的 club 21、哥本哈根的 storm 以及美國的 rsvpgallery……

(image:Club 21)

不過,在聯名這回事,井野卻一直不慌不忙,名氣最響的只有去年與 424 聯名系列,也為 Dover Street Market GINZA 打造過別注 T 恤系列。聯名明明是潮流圈最吃香、還容易「上位」的圈錢手段,井野什麼時候能給大家一個驚喜呢?

(image:Doublet)

從我以上說的五點,其實你們也看得出,井野得獎的前後沒有「流量」,不是因為 Doublet 的缺點有多少,更多是浮躁的大環境和趨同的大眾審美所致。一路上,井野靠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確是「時裝 x 街頭」圈內的一股清流。

(image:soen.tokyo)

有趣的是,井野能征服 LVMH 評委,卻是因為他夠「偏門」、夠膽識。

那麼在以後的以後,井野會不會接管 Fendi、LOEWE 或者 Givenchy 呢?

做一個成功的品牌,需要因時而變,還需要……

€hm2Ib06a2On€

(複製上方淘口令,打開手機淘寶即可進入產品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teppy潮流周志 的精彩文章:

降溫速乾麵料有哪些?夏日的救星就是它們啦
別忘了,吳彥祖的潮流 sense

TAG:Steppy潮流周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