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尼采:寧可去追求虛無,也不能無所追求

尼采:寧可去追求虛無,也不能無所追求

導語

任何一個沒有偏見的人拿起尼採的著作,都會發覺它們才氣橫溢、光彩奪目、豪氣衝天。當然,這裡面也夾雜了誇張和神經質式的自我陶醉。

在這些著作中,尼采以非凡的勇氣和驚人的洞察力輕而易舉地顛倒了各種公認的觀念,奚落了一切美德,讚揚了所有的邪惡。

今日佳句

寧可去追求虛無,也不能無所追求。

——尼采

寫作指導

尼採的詩分為兩類,一類是「格言」,即哲理詩,另一類是「歌」,即抒情詩。他的格言詩凝練、機智、言簡意賅、耐人尋味。

如他自己所說,「我的野心是用十句話說出別人用一生說出的東西,——說出別人用一生沒有說出的東西。」為了實現這個「野心」,他對格言藝術下了千錘百鍊的功夫。有些格言詩,短短兩行,構思之巧妙,語言之質樸,意味之深長,堪稱精品。

知句論事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語: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國著名哲學家、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被認為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他的著作對於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了廣泛的批判和討論。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

尼采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上。

在開始研究哲學前,尼采是一名文字學家。24歲時尼采成為了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德語區古典語文學教授,專攻古希臘語,拉丁文文獻。但在1879年由於健康問題而辭職,之後一直飽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潰,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在母親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知識寶盒

如果從世俗的角度來看,尼採的一生是不幸的,他的結局是悲慘的。

他是一個典型的失敗者:他的思想的發展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在他生活的年代能夠理解他的人寥寥無幾,可怕的孤寂始終包圍著他;最後,病魔緩緩地悄然而至,甚至成了他的生命的一部分。

反過來,人們也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他的患病與疾病的折磨,他的生平與著作都是無法想像的。

但是,任何一個沒有偏見的人拿起尼採的著作,都會發覺它們才氣橫溢、光彩奪目、豪氣衝天。在這些著作中,尼采以非凡的勇氣和驚人的洞察力輕而易舉地顛倒了各種公認的觀念,奚落了一切美德,讚揚了所有的邪惡。

尼采並沒有建立一個封閉而龐大的哲學體系,他只寫散文、格言和警句;在他的字裡行間並不證明什麼,只是預告和啟示;但恰恰不是憑藉邏輯推理而是憑藉神奇的想像力,他征服了全世界;他獻給人類的不只是一種新的哲學,也不僅僅是一首詩或一段警句,而且還是一種新的信仰、新的希望、新的宗教。

很可惜,尼採的生命歷程太短暫,閱歷太簡單,還沒有來得及把自己的片面真理髮展成智慧。如果他能活得更長一些,如果他能再多得到一些鼓勵,也許他會把自己那粗糙混亂的觀念梳理成和諧優美的哲學。

關注學而思網校大語文

每天分享語文乾貨

成語┃組詞┃古詩┃造句┃閱讀┃寫作

名師談教育┃優秀學員分享┃本期超值課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而思網校語文 的精彩文章:

《百萬英鎊》金句摘抄:除了金錢,還有詩和遠方!

TAG:學而思網校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