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想遷都首選的並非北京 是何原因讓他半途而廢

朱元璋想遷都首選的並非北京 是何原因讓他半途而廢

從明朝永樂皇帝起,燕山腳下的北方古城北京成為了明清兩代的中國首都。

但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心中選擇的國都卻不是這裡。

從歷史是記載看,明洪武后期要不是因為皇太子朱標的意外死亡,當時中國的首都就是另一座古城西安了。

朱元璋想遷都首選的並非北京 是何原因讓他半途而廢

頗有皇家氣派的西安的鐘鼓樓人們都熟知,其實它是公元1380年朱元璋時期下令建造的,算是朱家父子喜愛西安並擬遷都於此的實物見證。

朱元璋25歲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今南京)。

1367年,勢不可擋的朱元璋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結束蒙元在中國的統治,連丟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也被收回。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隨後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在都城選址上,應天(南京)僅僅是暫時的國都。雖然朱元璋在此登基稱帝,但是他並不是不知道建都南京的缺欠。

古時候的人非常相信風水學,縱觀歷史,建都南京的王朝無不例外都是短命的,朱元璋怎能不思考這個問題。

此外,明朝建立初期,黃河以北地區還不穩定,因而把國都暫時挑選了南京。徐達等將領收復河南之後,朱元璋曾親自帶著李善長等人趕到了開封察視。

開封是華夏的中心,又是當年宋朝的首都,朱元璋有意考慮建都開封,還打算把開封改名為北京,以其和南京遙相對望。

可是李善長等近臣反覆陳述建都開封無險可守的弊端,再加上多年戰亂,開封城已被弄得殘破不堪,修建會費時費力,朱元璋最終放棄了建都開封的計劃。

當時,除了開封,鳳陽、洛陽、北京、西安也都是候選國都。特別是安徽鳳陽,是朱元璋龍興寶地,朱元璋登基後下令開建中都,還遷了江南十幾萬戶富人至鳳陽,但建了六年被迫停工。

據說,停建的原因緣於劉伯溫的建議及風水解釋,實際更因為明朝的開國功臣多是江淮人,如在鳳陽建都,會助長江淮勢力,不利於王朝穩定。

北京是元朝大都,也是座古都,但當時的北元勢力被沒有被徹底打垮,常常進犯邊境,在新朝未穩的情況下,遷都北京方案也被否決。

洪武中期之後,國內局勢趨於穩定,民生得到了一定的恢復,朱元璋再次把遷都的事提上日程。南京所處的位置不利於對國家進行全面管理,為此遷都是必須的。可這又不是一件小事,國都事關國家的根本。

年過花甲的朱元璋不願再自己勞神,他把尋定新首都的任務交給了太子朱標。

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朱標奉父皇指令巡視關中,為遷都西安作準備。朱元璋自己比較喜歡西安,而朱標則比較喜歡洛陽。父子倆在這個問題上雖有爭議,但溫厚的朱標選擇一切服從父親的意願。

朱元璋想遷都首選的並非北京 是何原因讓他半途而廢

(西安古城)

朱標歷時一年左右時間,詳細考察了西安和洛陽,仔細比較兩地的山形地勢、風土人情,回來後向朱元璋呈上了陝西地圖。

朱元璋認為,此前中國有兩個王朝最為強盛,一個是西漢,一個是大唐。它們疆域寬廣,選的都城都是西安,他的大明王朝也會是盛世,西安應是最佳國都。

不料,太子朱標卻因為考察旅途勞累,水土不服而一病不起,回到南京就病倒了。生病期間,朱標還向父親朱元璋上書,詳細陳說關於籌建都城的事宜。

公元1392年,年僅37歲的朱標病逝,朱元璋雄心勃勃的遷都計劃就此擱淺。

早在朱元璋在做吳王時,他就將朱標封為世子,把他帶身邊培養歷練幾十年,以便將來順利接班。他對這個兒子的才華品德非常滿意。可惜朱標壯年早逝,這成了對朱元璋一生最大的打擊。

太子死了,朱元璋白髮人送黑髮人,傷心至極。而且朱標因考察西安勞累生病而死,西安二字成了朱元璋心中敏感的傷疤,遷都的事就此不提。

朱元璋還覺得遷都不成是天意,天意不可違。

後來,應天府(南京)的皇宮地基下沉,呈現南高北低,按風水說法是亡國絕後的徵象,更成了朱元璋晚年的一塊芥蒂。

他在親自撰寫的一篇《祀灶文》中,表達了萬般無奈的心情:「朕經營天下數十年,事事按古就緒。惟宮城前昂後窪,形勢不稱。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勞民。且興廢有數,只得聽天。惟願鑒朕此心,福其子孫。」

遷都一事,朱元璋至死都沒有辦成。

朱元璋想遷都首選的並非北京 是何原因讓他半途而廢

倒是他的四兒子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從侄兒朱允炆手中奪下皇位,並把首都遷移到了自己的老封地北京。

朱元璋生前想遷都的宏願,被兒子完成了,但這可不是他的選擇的地點。

難以想像地下有靈的明太祖對此作何感想。

朱棣遷都北京,還是留了點底線,他仍把南京作為名義上的首都,整個明朝,一直都是兩個首都。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心春秋 的精彩文章:

權臣鰲拜下場狼狽 助擒鰲拜立功的索額圖晚年為何也被康熙帝處死
李鴻章「蘇州殺降」是有意之舉還是被迫而為

TAG:掌心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