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知日對話加藤泉:傾聽來自遠古神靈的聲音

知日對話加藤泉:傾聽來自遠古神靈的聲音



「在他的作品裡,可以看見神靈、自然萬物、還有自己」




印象中的日本現代藝術里有村上隆帶來的卡通色彩、草間彌生帶來的波普衝擊、還有奈良美智給我們的「童趣」。也許是太多動漫作品給人留下印象太深,讓人覺得日本的藝術作品或許就該是色彩豐富且帶著點可愛的作品。但是我們今天要提到這位藝術家創作的作品,可有點「另類」。





《無題》2018  北京紅磚美術館    作品中的這些「人」或男或女,赤裸著身體,腳底被拴上了鎖鏈







加藤泉,1969年生於日本島根縣,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造形科油畫系,現於東京居住和創作,在香港設有工作室。比起日本國內他的作品更廣受海外藝術界的歡迎,在藝術品收藏界的表現也相當不俗。







加藤的作品多圍繞著「人」展開。他筆下的人臉遠看之下覺得可愛,大大的眼睛、圓潤的輪廓,著實是個「嬰兒臉」。可是當你走近他的作品,可能會覺得有些可怖。圓大的眼睛加以寬眼距,口鼻都不像是人類。這個人臉之上承載了很多的「痕迹」:有些圖案看似像山、有些像海、或是像山川。不是人類,更像是某種精靈。而這,正恰恰是加藤想要去描繪的。




加藤以其標誌的原始「人」形作品著稱,他以手代筆繪作,將近似胚胎抑或精靈圖騰的人像,與土木、自然相共融。藉由加藤的創作,把自然、神靈、童真等眾多元素相融其中。







作品中出現的人物四肢纖長但姿態鬼魅,結合著自然的元素,彷彿是來自異世界的精靈,帶著從大地中生長而出的原始之力。加藤的作品裡我們可以讀出日本特有的對於自然和生物的原始崇拜。在加藤虛築出的「人」身上,原始的生命力,以各種形式呈現而出。

如果你非要把日本的可愛或是動漫元素套用在加藤的作品上,顯然是不合適的。加藤作品中的內容,遠超然於紙上。






或許我無法完全的去解讀作品中的含義,但一件藝術作品如果被完全定義哪還有什麼意義呢?加藤自己也不願意去解釋,帶著點藝術家小脾氣的他,大部分作品甚至連名字都沒有,他自己也說:「我只是負責去完成作品,至於能從中看到什麼,我更希望觀客們自己去琢磨。」沒有題目就無法被編號,其實這也是加藤對於現代藝術生產收納制度的一種抗議。




他的作品或許可以成為一個媒介,透過作品,觀者可以與自己對話。希望你靜下來,通過他的作品去發現更層面的自我。






加藤泉個展目前正在北京紅磚美術館舉辦,此次集結了他過往的50件經典作品,並且為了配合此次的展覽場地而特別嘗試用皮革等新素材創作作品。此次,我們有幸採訪到了加藤泉,結合加藤在個展發布會中的發言,我們進行了梳理。這個總在嘗試用作品與神靈和遠古「對話」的藝術家,到底想要講給我們些什麼?





加藤泉與此次策展人閆世傑先生





 

知日

??加藤泉




知日:想請您介紹一下您的家鄉島根縣。



加藤:島根縣在日本算是一個比較有歷史感的城縣。可能沒有什麼人知道,是一個十分質樸的地方。其實在日本國內也有很多的宗教教派,佛教、基督教、半神論等等。而在島根縣的話,那種對於動物、對於自然本身的崇拜思想比較強烈,我的父母也是這樣的思想,潛移默化地也影響到了我。作為人,我們其實

十分容易變得自滿,以自我為中心。但是因為有神明文化的存在,「神明的存在」教導人們變得自謙,我在長大之後對於宗教有了重新的看法。




知日:在成為藝術家之前的人生經歷是怎樣的呢?




加藤:從武美大(武藏野美術大學)畢業之後,有段時間一直在做音樂,那時候最想成為音樂人。畢業後3年的時間裡,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但是途中遭受了一些挫折,便決定放棄了。放棄了搞音樂的想法之後,就一直在打工,說是打工其實就是在普通的工作,從事的是和藝術毫不相關的工作,就這樣度過了10年。







知日:從建築工作中脫離出來,想要去投身藝術創作的動力是什麼?




加藤:作為藝術家來說,開始的可能比較晚,我是從30歲才開始真正投身到藝術當中的。




自己也不是說想要成為藝術家,才開始藝術創作的。其實在來到東京之後,自己就有了很多的思考。20歲時的自己十分反叛,進入30歲之後,自己嚮往能通過藝術、繪畫與這個世界重新溝通。在30歲前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可能都算作是向這個社會、世界的妥協,在那時,自己不想再去做那些「迎合」的事情了,而是通過一些方式,重新的去溝通。








知日:您在創作時的狀態又是怎樣的呢?




加藤:每次做作品都需要很高的集中力,我自己的方式就是喝喝咖啡抽點手捲煙,慢悠悠的度過1個小時,然後開始創作。這樣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創作一個小時之後,再休息一小時,循環往複。並不是說我很討厭去創作、畫畫,只是為了能夠高效的畫出作品,我需要很多的「準備」。機械性的去完成工作那種做法並不適合於我的「工作」。







知日:對於創作主題和媒介的選擇是如何考慮的?木材、軟塑膠、花崗石這些材料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被使用?




加藤:對應不同素材的作品,會有各自專門的工作室。




比如木雕,如果從一整塊原木開始雕刻的話很費時間,所以在工作室有專門的助手幫助我將木料的多餘部分去掉,然後由我雕刻。使用石頭的作品,就沒事什麼專業的場地限制了,基本上在哪都能完成。首先由我挑選岩石,將他們組合出雛形,再在上面進行繪畫。像是這次紅磚美術館庭院中展出的那組作品,就是我到了北京之後,在各種地方「撿」來了石頭,組合出我想要的形狀再在上面進行繪畫創作。 軟塑膠作品,是我有在工廠專門定製塑膠人偶模型,然後給模型上色,進行創作。還有這次在紅磚美術館二樓文獻區的牆繪作品,其實也是我的首次嘗試,根據現場的環境,氛圍進行創作。








知日:在藝術道路上,您是否有某種想要追尋的終極命題呢?比如,一種非要達到什麼高度這樣的想法。




加藤:現在的現代美術家們,大體上有派別的區分,一部分是像馬塞爾杜尚那樣,從實驗藝術開始;也有像我這樣從傳統藝術像是繪畫一類入手的藝術家。我的作品是以繪畫為原點的,當然最後是希望成為像是莫奈、培根、畢加索,日本的話就是伊藤若沖那樣成功、有能力的藝術家;如果用百米衝刺比賽做類比的話,他們就是能在10秒內跑完的那種。我希望日後自己的「百米成績」能夠和他們比肩,甚至是有所超越的吧。並不是模仿他們的作品,而是以我個人的風格去努力達到那份成就。










知日:您會在意別人對您作品的評論或是看法嗎?像是一些日本的藝術評論家,有對您評價過嗎?




加藤:我的作品基本上沒有被日本的藝術評論家評論過(笑)。雖然有很多的採訪和報道大體上也是像這次一樣,來觀展的人們的看法就各種各樣因人而異了吧。




知日:日本在海外享有盛譽的藝術家有很多,您對日本現在的一些現代藝術作品又怎樣看呢?




加藤:嗯…(猶豫)對我來說可能感覺都沒什麼衝擊吧。怎麼說呢,日本因為是島國,日本的藝術界里雖然有很多人,但是大家對於「藝術」的固有概念太過強烈,「藝術就該是這樣的東西!」一類的,並且在我看來藝術專業的教育也有些死板,很多人都是「自以為自己」在做藝術,不管怎麼講,感覺我有一堆怨言。(笑)




加藤

為此次展覽特別創作的作品




知日: 加藤先生在創作的時候,是依靠於「衝動、直覺」,還是說在有長遠目標和打算的前提下進行創作的呢?




加藤:我對出名沒什麼興趣。就像我之前說的,我的創作動力不是要像那些畫家、藝術家一樣出名,而是有點像體育比賽一樣,希望能和他們「較量」。比起出名,大家能來看我的作品對我來說就很滿足了。沒辦法,誰讓我喜歡藝術呢?




知日:比如有的藝術家每次做完作品後就會失落一類的,您每次完成作品後的感受是怎樣的呢?




加藤:失落什麼的我是完全不會的啊(笑)!做完了就是完了。









知日:您希望我們作為觀客如何去解讀您的作品?然後您自己又是如何解讀的呢?





加藤:我在完成一件作品的時候就會想:「

做完了太好了!」一類的,緊接著去創作下一件,一般不會回頭審視自己的作品。對於觀客們來說,不同性別,不同年紀,不同背景的人都會來看,這對於藝術作品來說自然是普通的,對於我來說,不是說那種崇拜藝術的人,而是如果能有那些真正需要藝術的人來看我的作品,我會十分開心。即使是被那些人評判我的作品,我也會覺得享受,這就是我的想法吧。







所以我自己從來不會為展覽設置主題,或者那種來自於創作者的留言一類的東西,藝術作品本來就是為了觀客們而創造的,觀客們能從我的作品中解讀出信息,感受到思想,這些都是一件藝術作品所必備的,我只是把作品擺到人們面前,對我來說最理想的樣子,應該不是觀客從我的作品中解讀我留下的信息,而是通過我的作品能讓他們對自己個人、自己的生活有所感悟:

自己生存的意義、生命的價值等等,如果我的作品能夠讓人有這樣的思考,那就是十分理想的狀態了。




加藤泉個展將在北京

紅磚美術館持續到10月14日




加藤先生與自組樂隊 The Tetorapodz樂隊演出後笑得特別開心









meiki

? edit


lili &meiki? interview


北京紅磚美術館? photo courtesy 


 mu xing ? graphic design 





知日ZHIJAPAN

 

北京站&成都站


 招募指南 

 


內容編輯/視頻製作/社交媒體運營…

click!









點擊

『閱讀原文』

直達購買鏈接


-------------------------------


?點擊圖片,直達歷史熱門文章?





?日漫里最時髦的女孩兒,就在她的漫畫里!






?如何畫出一萬種美少女的側面





?歌舞伎不是藝妓!是時候認識日本國粹歌舞伎了!




--------------------------


〖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






源氏物語

/東京 /日本製造 /優良設計獎 /

枯山水

/櫻花入魂/是枝裕和/

增田宗昭/蔦屋書店/

beams

/昭和顏/日本酒/山口組/庵野秀明/ 腦洞 / 

小野洋子

 / 

天明屋尚

 /

火花 

/ 現代霓虹藝術力 /上田義彥/ 岡崎京子/ 樹木希林/

雜誌研究所

/J-POP進化論/日式笑點/富士山攻略/

工匠達人

/喫茶店/

字體設計

/動畫與卡通的區別

 /

太宰治

/是枝裕和/天野喜孝/川上量生/橫濱瑪麗/

志村健

/北野武/三谷幸喜/倫敦靴子/又吉直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日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真實的安倍晴明是什麼樣的?
隨手一本日本時尚雜誌,封面便可能出自她之手!

TAG:知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