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班牙中了魔法的城市:昆卡 Cuenca

西班牙中了魔法的城市:昆卡 Cuenca

GIF

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洒灑。

2018年8月25日,周六,我和逸梵去了昆卡 Cuenca。

Cuenca

 Flamenco Fever: Instrumental Spanish Guitar Favorites

Alibi Music 

00:00/02:23

早在兩年前我就聽說過Cuenca這個城市的鼎鼎大名,因為我的第二位語言老師Silvia就是Cuenca人。

那時我們總問:Cuenca美嗎?她總驕傲地回答:Cuenca就跟Cuenca人一樣美!於是,Cuenca之於我就變成了「美」的代名詞。

時隔兩年,我終於可以踏足這個「傳說中的」城市。激動得我前一個晚上一直到凌晨3點才睡著,第二天6點半就醒了。

我們的順風車8點45分從馬德里出發,早上10點半成功抵達昆卡汽車站。

和Toledo一樣,Cuenca也分為老城區和新城區,汽車站位於新城區,歷史遺迹全部集中在老城區。新城區較平緩,老城區里全是曲曲折折的山路。

進城路上的偶遇

由於分叉的小路實在是太多,儘管我們想每個景點都不落下,但這未免有些痴心妄想。

為了避免丟了西瓜只撿起芝麻的尷尬,我們決定順著Google Map和路邊指示牌的指引,直接殺進古迹最集中的區域,不是特別重要的花花草草我們就不追究了。

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我們遇上了一波老爺子。

說來也很巧。我們本來是快步走在古迹聚集中心的路上,突然逸梵就被路邊一個古樸的門窗造型吸引住,「這個窗戶很有感覺,快來看!」

在一排舊樓房中間,這個門臉其實並不突出,因為它和周圍融合的太好了,一般人甚至很難察覺到它的存在。

窗明但帘子厚重,我們並望不見裡面,玻璃門窗上還掛了寫著「Cerrado」(關)的牌子。

我們本以為對它的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了,正在轉身離開之際,一位老爺子悠悠向我們走來跟我們打招呼:

「?Hola, buenos días!?Queréis entrar?」(你們好啊!你們想進去看看嗎?)

「?Hola, buenas! ?Podemos entrar?」 (您好!我可以進去嗎?)

」?Sí, claro! ?Adelante, chicas!」 (當然!快請進!)

老人家推開門,熱情地邀請我們參觀這間路邊的小屋。跨過門檻,我們進入了屋內。

別看門臉那麼小,這「小屋」其實又長又高!正中間擺著一張長方形的聚會桌,桌子的主席位上,端坐著另一位鬍鬚花白的老人家。

屋子的牆上擺滿了畫和照片,頭頂上是一根根又粗又大的木頭做的橫樑,樑上吊著一盞鵝黃色有阿拉伯特色的燈。

左邊最大的彩色畫上那位身著紅色衣服的男士,就是坐在大廳的年輕時候的老爺爺。和他握手的是他的朋友,一名出色的畫家,這位畫家為西班牙國王畫過肖像畫。彩色照片的上方就是他為國王畫畫的場景的照片。

「?Hola!」坐著的老爺子看到有客人來,連忙熱情地打招呼。

我們朝屋內更深處走去,這時第三位老爺子也從側面的小屋裡探出頭來,他身著圍裙,好像在做菜。

看見我倆拿著相機、手機、gopro等各種設備,做菜的老爺子以為我們是記者,特別熱情地給我們介紹這間屋子的歷史,畫上的人物以及他們的組織。

他們應該是屬於某個教會組織的,甚至有可能是該組織的發起人。老爺子說他們幾乎天天聚在一起,這間屋子就是為此設立的。

圖為該組織的授予證書,「Orden cultural de la carbonería」意為煤炭文化教會。

畫上是他們所有人的合影,出自他們共同的一位畫家朋友之手。我們見到的三位老人家分別是左起第二位紫袍老人,第四位黑圍巾老人和第五位紅袍老人。

老人家還告訴我們這間屋子以前是一個煤礦開採區,年代久遠。後來廢棄了,就被他們的組織買下來做教會的活動中心。

這裡很適合納涼,不需要開空調和電扇,屋子裡的溫度就能比街上低好幾度。

老爺子們還很熱情地帶我們參觀內部的格局,有廚房和衛生間,還拿出葡萄酒要和我們分享。

由於還要繼續上路,而且不願打擾他們的聚餐時間,我們便謝辭了。

漸入佳境

走啊走,路上的建築愈發樸實,牆皮顏色愈發脫落的厲害,我們應該是進入古城區了。

紅的黃的,褪色的樓房。昆卡人在此享受美好的周末時光。

上圖為Monasterio de la concepción Franciscana,是一座建成於1504年的修道院。據說聖誕節的時候裡面放置的耶穌誕辰宗教裝飾還不錯。感興趣的可以去參觀一下,不過並不是重點參觀對象。

這原始不加修飾的石頭牆就是Antigua Muralla - Puerta de Valencia,古城牆-瓦倫西亞之門。

我們順著古城區的Huécar河一直走,偶遇了一支遊行隊伍。這隻隊伍里有誇張的大頭玩偶,有樂隊,還有巨人隊。

上前詢問才知道,這幾天正好是昆卡的守護神節,叫Fiestas de San Julián,聖胡立安節,每年8月末Cuenca人民都要慶祝這個節日。

這幾天小鎮熱鬧非凡,運動會、音樂會、演出、手工藝品展銷、賽馬等節目接連上演,令人目不暇接。

Corrido a San Julian

 Buscando Amor

Martin Fierro 

00:00/03:04

再登山

「欲窮千里目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深刻體會過這個道理的我倆,順著一條通往高地的小路就殺了過去。

山坡上的房屋鱗次櫛比,隨著坡度的變化起起伏伏,有的被樹叢完全遮住了,有的卻像要爭口氣似的冒出一個頭。

20分鐘後,我們到達了一個分叉口,向左走還是向右走?面對未知,思來想去,我們還是選擇了更平緩的左手邊。

穿過窄窄的小巷,我們突然進入了鬧市區。問了當地人才知道,這裡就是Cuenca的馬約爾廣場,政治文化中心。

這裡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酒吧、紀念品店也多了起來。相比於上山那一路,真是喧鬧。

左手邊有一座高聳的拱門建築,那是政府大樓。往左走穿過拱門有一處遊客中心,可以在那裡領取地圖。(Cuenca的地圖畫得不錯,沒有讓我們迷路,好評!)

政府大樓正面仰拍

從15世紀開始,Cuenca的政府大樓就被安放在了馬約爾廣場上,她經歷過被損毀、被購買、被擴建等等遭遇,是一座歷史豐富的大樓。

政府大樓下的拱門藝術

遊客中心旁邊有一條小小的隧道,從一頭望過去,另一邊敞亮且一片碧綠景象。

黃色房子就是遊客中心,從旁邊的拱門可進入隧道到達另一個天地。

好奇寶寶屬性很強的我倆決定下去一探究竟。

走下台階,出了隧道,視線突然開闊起來。這裡像一座後花園,被高大的建築阻擋住了市井的氣息,只留下幽靜和冷清。

在「後花園」遠眺之景

這一面的建築看上去質樸很多,沒有那麼多大紅大紫的色彩,只有木頭棕,石頭灰和草木綠。

用木頭結構搭成的陽台在Cuenca很常見。

阻隔了鬧市的大樓

我們稍稍停留了一會兒便原路返回了。其實還可以繼續往下走,看地圖的顯示應該是可以到達河邊戲水的。

我們回到Plaza Mayor(馬約爾廣場),Cuenca最重要的大教堂Catedral de Cuenca正立於廣場中央,是廣場上最最重要的建築。

空曠的馬約爾廣場

教堂始建於12世紀,是在當時的摩爾人集會的清真寺的基礎上改建的,她的建築風格屬於西班牙最早的哥特風。

大教堂前有許多級石頭台階,很多當地人都喜歡坐在那兒歇歇腳。

厲害且無私的攝影師拍的大教堂台階上的逸梵

大教堂內部

行程過去一半,我們還沒找到最最重要的懸屋和弔橋。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吧!

再給大家轉個圈圈,感謝閱讀!

GIF

-END-

排版:鴨梨

圖片:鴨梨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點 贊 打 賞 也 是 歡 迎 的 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貝岑和鴨梨 的精彩文章:

TAG:貝岑和鴨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