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俗語:無事不登三寶殿,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典故看清人世間

俗語:無事不登三寶殿,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典故看清人世間

俗語:無事不登三寶殿,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典故看清人世間。 無事不登三寶殿

在以前,有一位秀才,平日都跟寺廟的僧人有些來往,有一天。秀才要到廟裡拜訪僧人,但等他進去後,殿堂空無一人,便移步走進卧室,但還是沒有人,他不知道要幹嘛,走來走去,隨手就敲了一下清磬,這時一美女聽到聲音從暗室出來。

秀才大驚失色,想逃跑,但已經晚了,僧人早已把秀才關在房子里,到了半夜,僧人才進屋,去著秀才說:「我如果不殺你,怎能滅了你的口呢?看在咱們平常關係挺好,我就送你一壺毒酒,你自行了斷吧!」這把秀才嚇壞了,磕頭連聲請求僧人放他一命,但僧人依然要殺他,不管什麼。然後轉身就出去了。而秀才急中生智,撕破衣服,用布塞住壺嘴,當做武器,待僧人再次來到房間,乘其不備,把僧人殺了,然後也逃了出來!人們就把這句話總結成一句話:無事不登三寶殿。其實原本意思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沒有事情不會找上門來,常常用在那些有事才來訪的那些稀客,而願意本是那裡是不可輕入,後來慢慢的演變成我們現在說的意思!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不管是在電視上,還是在書上,我們都知道閻羅王,就是管陰曹地府的神,而小鬼就是閻羅王的差役。傳說中佛主釋伽牟尼本是古印度釋伽部落的王子,而後來因為厭倦宮廷奢侈糜爛的生活而離家出走,歷經人間艱難險苦,也懂得人間的苦難,最後大徹大悟,成了佛。而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就是佛主跟閻羅王和小鬼之間的故事!

釋伽牟尼曾經遇到一個管土地的人,而釋伽牟尼必須要經過他管轄的地區,而那個管土地的人又不讓他過去,並且稱連那些兇猛的野獸都得懼他三分,也不敢再自己管械的地區上棲息、而釋伽牟尼很是疑問,就問此人是為啥?那人只說了一個字,「凶」。後來釋伽牟尼成為佛主後就封他去管理陰曹地府,並取名叫閻羅。

於是,為了顯示本部門、本「小鬼」的權威,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本來符合政策、應該辦、也能辦的事情故意找茬,雞蛋裡挑骨頭,不辦或不痛快地辦。而一些不符合政策、規定的,只要「打點好」,反而辦得利索。於是就形成了人們常說的「該作為的不作為,不該作為的亂作為、胡作為」。這句俗語很好理解,就是閻王容易見到,反而是哪些小鬼很難對付,今天很多人都喜歡說,比喻哪些不好的工作人員,找他們辦事比那些領導幹部都還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西兒文化傳媒 的精彩文章:

古代俗語:「門前種竹,子孫享福」對竹子喜愛程度
古代生男生女從時辰看命好命歹,俗語說對不對自己看

TAG:老西兒文化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