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讓人驚艷的牙痛有效方!

讓人驚艷的牙痛有效方!

讓人驚艷的牙痛有效方!

編輯/國粹針灸文化

牙痛桴鼓湯臨證治驗

牙痛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俗話說:「牙痛不算病,痛起來真要命。」說明牙痛看起來不算什麼了不起的大病,但痛起來真是痛苦萬分。因此歷代醫家對此小恙有較深刻的感觸,提出了不少驗方單方,但試之臨床,每見同一類型牙痛,適於甲而不適於乙,療效並不理想。

有鑒於此,在漫長的臨證中,進行了探求摸索,在前人治療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人實踐取捨,初步篩選出一個有效方劑,試之臨床,屢用功效頗屬理想,定名為「牙痛桴鼓湯」,對一般牙痛皆適用,(除齒齦膿腫須切開排膿外)其它炎性或神經性牙痛療效亦滿意,(齲齒疼痛如齲洞不大而無異物者亦效,但止痛時間短)對由於牙痛引起的三叉神經痛,或誘發神經性頭痛療效亦屬理想,大部分服藥3劑即可。

方葯組成:

大生地30g,綠升麻10g,片川芎15g

青連翹15g,大力子15g,荊芥穗10g

蘇薄荷10g(後下),遼細辛3g,骨碎補10g

香白芷10g,京赤芍15g,廣地龍15g

生甘草10g,地骨皮20g

水煎服

以上是成年人用量,兒童及衰老者酌減。

加減法:胃熱壅盛者加生石膏50g;心火旺盛者加川黃連7g;肝氣鬱者加北柴胡10g、香附米10g;大便秘結者加大黃10g(後下)。

例一

呂某,男,55歲,1974年3月診。

主訴:右上第一二後臼齒疼痛約半年,曾多次服用中西藥物,並作針灸治療,但僅能止痛短時,不能根除,以致影響勞動及吃飯,痛劇時同側頭部亦牽痛,必須注射鎮痛鎮靜葯後,方能減痛數小時,一直遷延未能痊癒。

檢查:患齒不鬆動,不紅腫,未見齲洞,口臭,便燥,舌紅苔黃,脈滑數,用上方加生石膏50g,生大黃8g,服藥2劑後痛止,為鞏固療效,繼進2劑,3年未見複發。

例二

張某之妻,51歲,農民,1968年4月診斷。

左上最後一個臼齒疼痛約半月,不時出現電擊樣劇痛,有如錐刺刀割,每次疼痛約一分鐘左右,瞬息即止,間痛數分鐘劇痛又作,常以手掩面以減輕痛苦,既往無類似疾病。

檢查:患處齒齦稍紅腫,齒面無齲洞,叩擊患齒立即引起同側第二三支三叉神經劇痛。舌尖紅少苔,脈象浮數。給予上方3劑,服後疼痛完全停止,數年未再複發。

例三

馬某,男,33歲,1973年8月就診。

左側上臼齒疼痛一月余,近半月引起同側太陽穴及眉棱骨上劇痛,以致影響吃飯睡眠,一般中西藥品療效不夠顯著,經人介紹來診。

檢查:患齒無異常發現,舌淡潤,脈弦數,病前有生氣煩怒史。給予上方加柴胡15g,香附米15g,3劑。服後一切疼痛消失,患者喜出望外,頻頻介紹病人來診。

按:此方治療風火、胃熱、肝鬱、腎虛諸般牙痛療效相當滿意,對於牙痛誘發的三叉神經痛及頭痛均有療效,但必須辨證後進行加減療效更屬可靠,此方乃吾案頭診方之一。

藥物釋義

大生地性味甘寒,為滋陰涼血之要品,補腎陰之妙藥,前人經驗能止腎虛牙痛;

綠升麻性味苦平微寒,疏風清上,用於陽明牙痛及頭痛;

片川芎味辛性溫,能活血又能行氣,有疏風止痛作用;青連翹味苦性微寒,有消腫散結、清熱解毒、止痛之效。

大力子味辛苦性寒,有疏風散熱,治風齲牙痛之效;

荊芥穗味辛性溫,有疏散風寒止頭痛身痛之效;

蘇薄荷味辛性涼,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治風火上攻牙痛咽痛;

遼細辛味辛性溫,為疏散風寒,開竅通絡葯,用於風寒外感所致頭痛齒痛;

骨碎補味苦性溫,能補腎堅骨,用於腎虛牙痛後牙動將落(胃家實火牙痛,不可誤施,這是前人禁忌,但在臨證體驗治胃火牙痛,在大隊寒涼葯監製下,未發生副作用);

京赤芍味酸苦性微寒,為活血散瘀,瀉肝清熱葯,有止瘀血所致諸痛之效;

香白芷味辛性溫,為發散風寒藥物,用於風寒頭痛及眉棱骨痛;

廣地龍味咸性寒,有清熱降火活絡止痛作用;

生甘草味甘性平,調劑解毒,可配用諸般迫急疼痛;

地骨皮性味微寒,涼血瀉火,清降陰分伏熱,可牽制諸辛溫葯之燥性。

生石膏味辛性寒,清熱降火,可治陽明實熱所致齒痛,又可監製骨碎補、細辛之辛溫助熱;

川連味苦性寒,能瀉火解毒,用於心火亢盛所致牙痛;大黃味苦性寒,瀉血分實熱,臨證常用瀉下通便,清熱瀉火;

北柴胡味苦性微寒,能昇陽散熱,疏肝解郁,和解表裡藥物,因氣火郁滯牙痛可選用;

香附米味辛微苦性平,能理氣解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粹針灸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中國衛生人才中心證書介紹
原來吃蔥對身體有這麼多好處!

TAG:國粹針灸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