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故事:老翁賣完穀子將銀子裝進口袋,後來去買紙才發現銀子有問題

故事:老翁賣完穀子將銀子裝進口袋,後來去買紙才發現銀子有問題

明朝時,有個叫趙次山的進士,年輕時奔波各地當官,晚年時就卸任回鄉頤養天年。

趙翁為人正直忠厚,一生勤奮,閑居在家除了教孫子讀書,手腳也閑不住,不久在鄉下置辦了一些田產,親自下地耕種了不少的稻穀。

到了這年秋收,趙翁帶著家人打了不少稻穀,就打算等到合適的價格賣掉。

(網路圖片:穀子)

這天,從鄉間來了一個外地的糧食販子,見他家打的穀子不錯,就給了個稍微高的價格,稱量之後,將趙家的穀子裝車拉走,最後算賬,那商販給了趙翁幾兩的散碎銀子。

趙翁接過銀子也沒仔細看,就塞進了錢袋中。

那個外鄉小販也高高興興的趕車走了。

過了半月,趙翁想著家中後院還有片空地,就想養些家畜,養到過年正好可以上桌當年夜飯。

他就向附近村姓劉的一個牲口販子買來了兩頭小豬,就是用那些散碎銀子。

趙翁平常在家仍舊練練書法,這天外出買紙墨,到了文墨鋪中,選好紙張筆墨,他又從錢袋中掏出銀子遞給掌柜的。

(網路圖片:碎銀子)

掌柜的拿過銀子仔細一看,陪著笑臉道:「老爺,您這銀子恐怕是有點成色不好,能不能給換換,或者給銅錢也行!」

趙翁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接過那幾粒碎銀來仔細端詳一番。

這些銀子都是當初那個糧食小販給的,除了買小豬,這些天從未離身,再回想當初,那外鄉人高興的樣子,想必是他欺負老頭子老邁眼花,雖然心中氣憤,又只能無奈的搖頭。

隨後趙翁就掏出銅錢付了賬,匆忙回家。

趙翁趕緊讓家人去找前些天賣豬的劉某,按原價給了他足成色的銀子,還索要回了那些假銀子。

劉某對趙翁的人品深感佩服,兩天後登門感謝。

趙翁見了他搖頭道:「人老了,眼神兒不好,還怕您收了假銀見怪,又何必登門道謝呢?」

(網路圖片:進士)

這天,他又將剩下的銀子親自丟入了江水中,還說:「這鄉間百姓求個生計何其難?這些假銀子不能留著禍害他人!」

這件事後來在鄉里成了美談,趙翁還時常自己說:「作為長輩,身正才能教育出好子孫!自己做對的事,兒孫們會效仿,自己作惡,兒孫們會變本加厲!要時常自省。」

後來,趙翁的孫子趙方崖考中了進士,出任御史,這一年趙翁已經82歲,仍舊身體康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萬悅讀 的精彩文章:

故事:縣令帶兩個僕人去上任,家中的狗也一路跟隨
古代筆記小說概論:一本正經的編故事

TAG:千萬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