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觸目驚心!5歲男孩縱身跳下31樓自殺,誰之過!

觸目驚心!5歲男孩縱身跳下31樓自殺,誰之過!

8月24日上午,在衡陽縣西渡鎮光華學校附近某一高層小區,因向母親討要手機玩耍被拒,五歲男孩逐把自己反鎖在一個房間,從三十一樓縱身跳下摔死在五樓平台。雖然當事時孩子父母親以及爺爺奶奶都在家,但可惜沒能及時阻攔,救下孩子,聞者紛紛嘆息,小樹苗還沒長成參天大樹,便早早地離去了。

只因想要玩手機被母親拒絕,5歲孩子便義無反顧從31樓一躍而下,留下家人悲痛欲絕。5歲的孩子是不知道危險嗎?不,不是的,隨便找一個孩子問,這麼高掉下去怕不怕,答案肯定是怕的。

何以這個五歲男孩不怕呢?只是因為想玩手機卻遭拒絕而燃起的怒火,把高處的恐懼燒的一乾二淨。從這一點看,五歲男孩手機中毒已然很深,玩手機的時間不會是很短的。

(圖片來源網路)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生活中到處都是低頭一族,大人小孩皆是手機控,大到七八十歲的老人,小到剛會說話的娃娃。很多家長,包括年輕父母和奶奶爺爺(外公外婆),帶孩子安撫孩子的唯一方式就是放縱孩子玩手機,孩子一哭一鬧,手機遞上。有些孩子真的很小很小,有的還裹著尿布!

今天這個跳,明天那個跳,不高興就跳,遇事不順就跳,受挫折就跳,不給玩手機就跳,與人爭執就跳,說幾句也跳。

在滿足和寵溺中長大的孩子。可是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悲劇如果不是發生在家裡,而是在學校,孩子因為老師不給玩手機就自殺。這到底是該算誰的責任?該追究誰的過錯?希望家長們可以通過此次事件反思一下教育孩子的方式

這5歲孩子

迷手機的後果,更是教育的缺失、溺愛的結果。

從小,孩子一哭一鬧,就給打遊戲;

到家,孩子一噘嘴,就給玩手機;

孩子一挑食,就給零食;

爺爺奶奶帶,就是小皇帝。

我們家長不可能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長此聽之任之,哪天不能滿足孩子要求時,就就以自殘,甚至以「輕生」為來泄憤,這才是真正最可怕。

榮城實驗中學的一位學生,馬上要中考了,但是沉迷於玩手機,他的父親怕玩手機耽誤中考,一氣之下,就手機從窗戶里扔了下去,這個男孩隨即也從窗戶跳樓自殺,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悲劇觸目驚心,如何避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父母家長怎麼做,才,避免孩子走極端,同時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健康的心理呢?

第一,教會孩子,學會感恩,學會敬畏。

第二,學習不是教育孩子的全部,培養孩子的責任和擔當。

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一些決策中,讓孩子知道困難是生活常態,辦法總比困難多。

第三,和孩子做朋友、少玩手機多互動

很多孩子的賭氣,其實都來自於對家長的誤會,其實,家長平時應該多抽出時間來和孩子溝通,了解他最新的心理思緒、喜好、經歷,甚至喜歡的明星,以更好地進行風險控制。有些家長寧願刷朋友圈玩些無聊的手機遊戲,也不願多陪孩子說說話,聽聽他們的心思,其實孩子再小也是有自己的思想的家長作為成熟的一方,一定要主動邁出第一步,和孩子一起看電視、做功課、做運動。

孩子有時看似「叛逆」,更多的只是因為父母疏於陪伴。所以,不要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和孩子做朋友。

第四,家庭和睦,以身作則

這是最本質的一點,家庭內部不和睦,家庭成員之間經常慪氣,甚至相互言語攻擊,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沒有安全感,自然也就有可能因為無可留戀而走極端。所以,家庭是孩子的最後一道避風港,不管在其他任何地方受到挫折,家,永遠是他可以尋找慰藉的地方,因此,父母之間一定要在孩子面前管好自己的行為,再大的矛盾,也不要給孩子呈現出錯覺,而是用和睦和相親相愛,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家的溫暖。

雖然逝去的孩子不能再回來,但我們更要珍惜眼前。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也是家庭的希望。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父母是滋潤花朵的雨露。

既不能溺愛,也不能疏遠,

更不可霸道管教。

關鍵是父母要以身作則!

給孩子創造一塊快樂健康的土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資翔哥 的精彩文章:

TAG:遊資翔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