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個人中就有九個人患肩周炎……

十個人中就有九個人患肩周炎……

小貝說: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肩周炎最主要的癥狀是肩部疼痛和肩關節活動障礙。肩部疼痛可急性發病,但多為慢性發作,開始時呈陣發性疼痛,以後疼痛逐漸加劇,並呈持續性疼痛,性質為鈍性疼痛或刀割樣疼痛,陰冷潮濕的氣候或勞累後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背部和上臂放射。

肩周炎一般多發於40-50歲左右的中年人,而女性比男性的發病又略高一些,常見的誘發病因主要是由於軟組織退行病變,長期過度勞損,傷後治療不當等,從而引起的肩關節疼痛及活動不便。

肩周炎,細細數

肩周炎的治療首先應明確具體的疾患,針對不同的疾病採取不同的方法。從臨床上看廣義的肩周炎中最常見的有凍結肩、肩袖病變和喙突炎。

凍結肩發病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急性期(又稱凍結進行期)、慢性期(又稱凍結期)和功能恢復期。

急性期

以劇烈疼痛為主要癥狀,治療原則是止痛和解除肌肉痙攣。可服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葯,如雙氯芬酸鈉、美絡昔康、塞萊昔布或曲馬多等製劑。輔以肌肉鬆弛藥物,如乙哌立松或氯唑沙宗等製劑。同時應用三角巾懸吊讓肩關節制動。疼痛顯著者,可用局麻藥和糖皮質激素作壓痛點和關節腔內注射。急性期一般持續2~3周。

凍結期

疼痛減輕,癥狀以活動障礙為主。治療原則是在止痛的條件下作適當的肩關節功能鍛煉。上述藥物止痛可配合適當的針灸、按摩、理療等措施,在康復師的指導下作適度的肩關節被動活動,如彎腰屈臂時作前後、左右和迴旋的鐘擺運動。一旦疼痛緩解,應作關節功能的強化訓練,逐步恢復肩關節的活動功能。

此期可持續數月乃至數年。因病程長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此時可採取比較積極的措施,在麻醉狀態下作手法松解術,術後關節腔內注射激素和透明質酸鈉製劑能有效縮短病程,加速關節活動功能的恢復。但此法不適於嚴重骨質疏鬆的患者。

功能恢復期

凍結肩有自愈傾向,到功能恢復期時,大部分患者肩關節的功能都可以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此期應以強化肌肉力量訓練為重點,逐步恢復萎縮肌肉的功能。

喙突炎也很常見。因喙突上有許多重要的肌腱和韌帶的附著,這些肌腱和韌帶的炎症或病變常導致喙突炎。此時,肩關節被動外旋活動受限,而上舉和外展活動一般不受限。凍結肩的病人中有很多也有喙突部位的壓痛,但凍結肩的壓痛點更廣泛,同時活動障礙明顯,鑒別不難。喙突炎的預後良好,痛點局部封閉的療效顯著。

肩袖病變,在診斷為肩周炎的患者中這類病變占很大的比例。大部分患者有明顯的「痛弧征」,即手臂在上舉到60~120度範圍內出現肩部疼痛。可以採取短期制動、口服消炎止痛藥、肩峰下局部封閉療法,以及適當的理療康復措施等非手術方法治療。若有肩袖撕裂,多需手術治療。

肩周炎的預防

肩周炎在中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見,由於病程長,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預防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肩關節的保暖防傷,避免過度受力和疲勞。特別是夏日室內空調不要開得太低,以26~28℃為宜。要注意避免空調的風直接吹在肩頸部,待在空調房間里的時間也不宜過長,特別是年長體弱的女性。

其次應保持關節的適當和適宜的活動,適當是指控制運動量不要過大,以免遭受損傷;適宜是指選擇進行一些肩關節活動較多的運動,如太極拳、活動肩關節的體操、門球、甩臂、不負重的雙臂懸吊等。

第三,加強肩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外傷,提高抗病能力。

本文內容由《家庭用藥》雜誌和貝克醫生聯合編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肩周炎 的精彩文章:

夏天治肩周炎,比冬天靈10倍!
肩膀痛抬不動,不能總讓肩周炎「背鍋」!

TAG:肩周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