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普及中醫知識,舌苔及八鋼辯證

普及中醫知識,舌苔及八鋼辯證

中醫理論

因舌苔由胃氣所生,而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因此,舌苔的變化可反映臟腑的寒、熱、虛、實,病邪的性質和病位的深淺。舌苔的望診包括望苔色、望苔質兩部分。

苔色:即舌苔的顏色,病態的苔色主要有白苔、黃苔、灰黑苔。有時也可發生綠苔(多由白苔轉化而來,常見於瘟疫、濕溫,為濕熱郁熏之徵)霉醬苔(紅中發黑、又兼黃色的舌苔,常見於夾食中暑或內熱久郁,主濕熱病日久者)。

1

2

舌苔的形質

即舌苔的形質,分為下列幾種:

1、苔的有無:正常舌有一層薄白苔,由胃氣而生。在疾病過程中,舌苔從有到無,是胃氣陰不足、正氣漸衰的表現;但舌苔剝落之後,復生有薄白苔,則是邪退正生,胃氣漸復的表現。

2、苔的厚薄:透過舌苔能隱隱見到舌質的為薄苔,不能見到舌質為厚苔。舌苔的厚薄可測定正邪盛衰和病情的深淺輕重。薄苔主外感表症,亦主內傷氣鬱。厚苔主痰飲、濕邪、積滯。舌苔由薄變厚,病邪自表入里,邪盛病進;舌苔由厚變薄,為病邪自里達表,正勝病退。

3、舌苔的潤燥可了解津液的變化:若舌面潤澤,乾濕適中為正常舌像,雖有病而津液未傷;若捫之濕而滑利,則稱滑苔,多主寒主濕,或陽虛水飲內停。若舌面望之乾枯,用手捫之無津液,則為燥苔,多由熱盛傷津、陰液虧耗,或氣不化津所致。

4、舌苔的腐膩和舌苔的偏全:舌苔在舌面分布的變化。舌苔布滿全舌稱為全。舌苔偏佈於舌面的前、後、左、右某一局部,稱為偏。察舌苔分布的偏全,可判斷病變的所在。全苔為邪氣散漫,多為濕痰阻滯中焦之徵;舌苔偏見於舌的一側,為邪在半表半里,或病在肝膽;苔中根厚膩,多為痰飲或胃腸積滯等。

5、舌苔的剝落和消長:舌苔薄厚、多少的變化,也是正邪進退的反映。舌苔由少變多、由薄復厚,一般說明邪氣加重,主病進;舌苔由厚變薄、由多變少,說明正氣漸復,主病退。若舌苔驟增驟退,多為病情暴變的徵象。

6、舌苔的真假:辨舌苔的真假,可判斷疾病的輕重和預後。舌苔真假的判斷以有根無根為標準。凡舌苔緊貼舌面,不易颳去,似從舌體上長出來的,即真苔又稱有舌根苔。若苔不著實,如浮塗在舌面,刮之即去,即假苔又稱為無根苔。在疾病的初期、中期,有根苔比無根苔為深重,疾病後期有根苔比無根苔為佳。若舌面上浮一層厚苔,望似無根,而其下部生出一層新苔,屬疾病趨愈的徵象。在辨別假苔時需注意三個方面:第一,清晨舌苔滿布,飲食後苔即退去,雖屬假苔,並非無根;若退後苔少或無苔,則是里虛;第二,有苔有色,刮之即去,病輕淺;若揩之即去,病更輕淺;第三,厚苔一片而無根,其下不能續生新苔,是原有胃氣,其後胃氣虛乏,不能蒸化胃液上潮。多因過服寒涼葯損傷陽氣,或過服熱葯損傷陰液所致。

3

八綱辨證

八綱辨證,即分析、辨認疾病的證候,是認識和診斷疾病的主要過程和方法。辨,即辨認,辨別,也就是分析。證,即證候,是機體在致病原因和條件作用下,機體與環境之間,臟腑、經絡、氣血津液之間關係紊亂的綜合表現,所以,明確了某一證候,即是對疾病發展階段中的病因、病位、邪正鬥爭的強弱、陰陽的偏盛偏衰等病理情況的概括。

2

辨證的過程,是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病因等理論為依據,對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所搜集的癥狀,體征等資料進行綜合、歸納、分析、推理、判斷、辨明其內在聯繫,以及各種病變相互之間的關係,從而認識疾病,作出正確的診斷。

辨證和論治,是中醫里、法、方、葯在臨床上具體重要的兩個環節,兩者相互聯繫,不可分割。辨證是認識疾病,論治是針對病證採取相應的治療手段和方法。辨證是治療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辨證的目的和檢驗辨證正確與否的客觀標準。

「症」是指單個的癥狀,中西醫認識是一致的,如頭痛,發熱,咳嗽,心慌,噁心…等。

「病」,是指病名,中醫所說的病名中只有少數與西醫病名是一致的,如麻疹,白喉,破傷風,哮喘,痢疾,中暑等,而大部分的叫法是不同的。由於中西醫的理論體系不同,對疾病的認識是不一樣的。西醫對疾病的認識是建立在人體解刨學,病理生理學的基礎上,臨床診斷疾病的依據是病人的自覺癥狀、體格檢查、化驗檢查;中醫認為疾病是人體陰陽偏盛偏衰的結果,臨床辯證主要依據病人的癥狀和體征(舌像、脈象等),診斷時不一定要確定病名,而是要明確是什麼「證」。

「證」,即證據、證候的簡稱,它不單純是癥狀或主觀感覺,而是一組徵候群,也是中醫對疾病的診斷。「證」是一組特定的臨床表現(癥狀,體征等),並包含著病因、病變部位、病變性質、正邪雙方力量對比狀況等方面的綜合概念。「證」是從分析癥狀和體征著手,歸納成為比癥狀更能說明疾病本質的概念。

中醫辨證是在長期臨床實踐中形成的,方法有多種,主要有八鋼辨證,病因辯證、氣血精津辨證、臟腑辯證、衛氣營血辯證、三焦辯證、六經辨證等。其中八綱辯證是各種辨證的總綱。

八綱辨證是根據四診取得的材料,進行綜合分析,以探求疾病的性質、病變部位、病勢的輕重、機體反應的強弱、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等情況,歸納為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類證候,是中醫辨證的基本方法,各種辨證的總納,也是從各種辨證方法的個性中概括出的共性,在診斷疾病過程中,起到執簡馭繁,提納挈領作用。

疾病的表現儘管極其複雜,但基本都可以歸納於八鋼之中,疾病總的類別,有陰證,陽證兩大類;病位的深淺,可分在表在里;陰陽的偏頗,陽盛或陰虛則為熱證,陽虛或陰盛則為寒證;邪正的盛衰,邪氣盛的叫實證,正氣衰的叫虛證。因此,八綱辨證就是把千變萬化的疾病,按照表與里、寒與熱、虛與實、陰與陽這種樸素的兩點論來加以分析,使病變中各個矛盾充分揭露出來,從而抓住其在表在里、為寒為熱、是虛是實,屬陰屬陽的矛盾,這就是八綱的基本精神。

3

中醫八鋼辯證

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舌苔 的精彩文章:

舌苔厚、臭引起的口臭怎麼解決?
舌苔又白又厚,是身體哪裡出問題了?

TAG:舌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