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幅唐五代文學發展演變的「立體交叉」全景圖

一幅唐五代文學發展演變的「立體交叉」全景圖

由傅璇琮、余恕誠任顧問,吳在慶主持編撰,亢巧霞、曲景毅、林宜青、楊娟娟、劉心、羅立剛合作撰著的《唐五代文編年史》,於2018年6月由黃山書社正式出版。

全書共計252萬字,分為初唐卷、盛唐卷、中唐卷、晚唐卷、五代十國卷。

《唐五代文編年史》

吳在慶主編、丁放副主編

黃山書社出版

本書規模宏大,史料豐富,考辨精細翔實,是唐五代文學研究的又一大型基礎性工程,也是一項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學術成果,先後入選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本書的出版不僅有助於改變唐詩研究充分而唐文研究薄弱的局面,而且對唐五代文研究和唐代文學整體研究將具有重大的推動意義。

一、首次對唐五代文進行全面編年

唐五代是中國古代文章發展變化的一個重要歷史階段,其創作理論趨於成熟,文章體裁臻於完備,出現了眾多傑出的作家和大量的優秀作品。

據保守估計,目前存世的唐五代文章總量近四萬篇。如此豐厚的文化遺存,在研究上卻呈現出明顯的滯後性。上世紀末,傅璇琮先生主編的《唐五代文學編年史》,也主要偏重於唐五代詩歌的編年,雖然也有部分唐五代文被選編其中,然所佔篇幅不足全部篇章的百分之一,大量文學性較弱的駢文、賦、散文等皆未能夠編入其中。

有鑒於此,為了彌補唐五代文研究的缺憾,本書主編吳在慶先生帶領其博士生弟子,歷時十二年,重點對唐五代時期的四萬餘篇駢文、賦、散文、詔敕制誥、表狀箋啟、書信碑銘、佛道文字等進行搜集考賾。他們在充分吸收了以往文學史編年著作撰寫模式的基礎上,分段對唐五代文進行全面的考訂和編年。

二、全面呈現了唐五代文學發展史

本書借鑒了《左傳》《資治通鑒》等史學著作的寫作方法,即以年代為經,以人物、作品、事件為緯,把唐五代時期的文化政策、作家的活動(生卒年、歷官、漫遊等)、重要作品的產生、作家間的交往、文學上重要問題的爭論,以及與文學鄰近的藝術樣式如音樂、舞蹈、繪畫等門類的發展等方面,摘錄有代表性的相關資料,按時間順序,逐年逐月編排。使數萬篇唐五代文的寫作時間、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事迹,獲得細緻而準確的呈現。

這樣既勾勒出各類文體的縱向演進情況,又揭示出不同體裁之間的相互影響,從而呈現出一幅具有「立體交叉」效果的唐五代文學發展演變的生動圖景,展示了唐五代時期真實、豐富的文化生態。

同時本書採用綱目互現的編撰體例,即先以一句或幾句簡短的話語來概述一件史實,作為綱;然後再引用相關史料,註明出處,說明該史實所依何據,並作出若干補充說明。

本書不以鋪敘描述或議論評析見長,而是突出資料性、強調實證性,因此它是開放的、極富生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從而為唐代文學的深入挖掘和各項專題研究奠定基礎。

三、涉及人物眾多,搜采資料廣博

本書涉及唐五代人物眾多,據統計,書中涉及人物不僅包括文學家,還包括當時的政治家或與文學關係密切的人物近2000人。

因此,書中搜採的史料極為浩博,搜討的範圍亦極為廣泛,遍及唐以來史乘筆記、總集別集、類書方誌、姓氏譜牒等各種典籍,旁及金石碑刻、佛藏道藏、敦煌遺書與海外漢籍。

在文獻考訂方面,本書既充分利用了前人及今人的研究成果,又在許多細節方面做出了精密的考訂。

四、目前國內唐代文學研究的最高水平

本書既是《唐五代文學編年史》的補闕之作,又是專門將唐五代文系統編年的獨立之作;是對《唐五代文學編年史》的補充,也是對唐五代文學編年史的最終完善。

本書代表了目前國內唐代文學研究的最高水平,無論從其精神內涵還是學術特點來說,該書都有其自身獨特的意義和價值。

總而言之,本書從宏闊的視野考察唐五代社會生活對文學的影響,真正形成了該時期的文學全史,對唐五代文學的研究起到了一種整體關照和綜合思考的作用。

正如陳鐵民先生所言,本書不僅是首部唐五代文的編年史,在唐五代文研究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意義,而且對唐五代文學研究和唐代各學科史料的整理和補充,也將起到推進與增益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山書社 的精彩文章:

端午節,和孩子一起賞讀最美荷花詩

TAG:黃山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