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早教的關鍵,不在於「搶跑」,而是和寶寶共同成長!

早教的關鍵,不在於「搶跑」,而是和寶寶共同成長!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通過自己三十多年的研究提出,一個人17歲時的智力通常已經是一生智力的最高峰,如果我們把0~17歲的智力發展水平看作是人生智力發展的100%的話,0~4歲就發展了50%,4~9歲發展了30%,只有20%是9~17歲這個時期發展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那麼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的原因。

而孩子在0~3歲期間,是大腦建立聯結最迅速和最大量的時期,到了12周歲,大腦的發展基本成熟,大腦分工基本完成。之後,建立聯結的速度大大降低,數量大大減少。所以,我們通常認為0~12歲是人一生當中大腦發展最重要的時期,也就是智力發展最重要的時期。其中,0~3歲的發展尤為迅速和關鍵。

早教的真正意義,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個很朦朧的概念。在家長們的認知里,有四大誤區:

1

寶寶還小,不想讓TA過早開始學習

早教是指孩子在0-6歲這個階段,根據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點及敏感期的特徵,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培養,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側重開發兒童的潛能,促進兒童在語言、智力、藝術、情感、人格和社會性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嬰幼兒時期是孩子神經系統發育最快、各種潛能開發最為關鍵的時期,是進行教育的好時機。早教的核心在於提供一個教育營養豐富的環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和人格成長進行「激活」,從而為其日後的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早教的核心是能力的培養,而不是知識的灌輸。早教不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而在於通過能力的培養,影響孩子長遠的發展。

2

早教課程無非就是玩遊戲

早教中心的科學早教方式是通過和孩子們互動、鼓勵孩子們多動手、多動腦、多溝通、多交流的方式去向孩子們傳遞知識和激發孩子們的潛能。這種模式多數是通過一些小遊戲的方法來進行的,然而這些方法在一些不了解早教背後含義的家長眼裡就是單純換了個地方玩遊戲,孩子們根本就學不到什麼東西。大多數家長認為早教就是諸如提高智商、如何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等,這些想法都太急功近利了。

其實,早教更注重在寶寶行為與性格上的培養。早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其效果往往不是立竿見影,而是在潛移默化中,慢慢地對孩子的行為與性格產生積極的影響。早教,簡單來說,其實就是豐富幼兒體驗的過程。雖然幼兒的發育還不完全,但不代表幼兒就沒有對外的感知能力。幼兒從剛出生開始,就已經投入到了一個長期的學習過程。他的學習方法就是遊戲加體驗。

早教中心的教育課程是結合科學理論去合理編排的,能夠讓孩子們體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維平衡發展,同時還能夠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感、意志力、目標感、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平衡、力量、速度。而普通的遊戲大多只是孩子的娛樂活動,對孩子們起到的早教作用簡直是微乎其微。只有理解早教背後的意義和其科學理念,才能夠真正去實行早教。

3

上了早教課之後寶寶就能變天才

有些把寶寶送去上全日制國際早教班的家長,會讓寶寶變得像神童一樣,可以用英語對答如流、背誦古詩詞等等... 如果寶寶沒有展示出什麼技能的時候,他們就會質疑早教的意義。

早教,並不等於智力教育,或者說並不完全等於知識傳授、智力開發。真正的早教,更多的是對幼兒大腦的全面開發,以及身心和諧的全面發展。3-6歲這個年齡,是規則意識培養的最佳時期,所謂「3歲看老」,是因為寶寶未來成長過程中的大多素質都是在這個階段培養而成,這是最為重要的一個時期。全日制國際早教班的意義在於:對寶寶規則意識的培養。

為什麼需要規則?寶寶接觸和認識的這個世界是一個有規則、有秩序的世界,規則可以幫助寶寶更好的認知這個世界,更好的與這個世界相處,增強寶寶與這個世界的融合性。

規則的影響是一生的,它讓孩子變得主動,因為在規則中才有真正的自由,讓孩子的人生有底線。管教是規則意識培養的必要手段,即時管教讓規則真正的有效。

當寶寶上了一段時間的早教班之後,你會發現,寶寶起床會自己疊被子了,會主動刷牙洗臉了,吃飯的時候也不用你一直在旁邊催了,玩具也會自己收拾了... 這些都是規則意識的效果。

4

把孩子送去早教,就可以放手不管了

早期教育不僅是對幼兒的教育,更是對養育者的教育。很多家長認為,把寶寶交託到早教中心,就不需要參與教育和引導工作中來了。都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可是卻有很多的「老師」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甚至還推卸責任。

孩子們在早教中心接受早教固然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好地選擇,可這並不代表父母們就可以完全置身事外。早教中心有專門的親子課程,安排孩子和父母進行互動,目的就是避免父母出現這種偷懶的情況,同時也增進親子間的感情和了解。

只有當父母能夠正確認識了早教,才會能意識到陪伴孩子成長才是早教的核心價值,父母的角色無人能夠替代,這也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只有父母學會了如何和自己的孩子相處,並且在相處的過程中理解孩子的行為,通過不斷完善自我、家庭的教養氛圍,從而才能在家庭環境中給予孩子成長所需要的成長元素,這才是早教學習的第一步。

| 來源:網路,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當熊貓寶寶慢吞吞的朝你走過來的時候,高能警告,我的少女心被萌化了
寶寶多大是斷奶的最佳時機?怎樣才能科學斷奶呢?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