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怎麼稱呼不同的朝代?

古人怎麼稱呼不同的朝代?

原標題:古人怎麼稱呼不同的朝代?


  景行止


中國古代歷代王朝在建立時都會設立自己的「國號」,即官方認定的合法稱號。元代以前的國號,無論是來自爵位封號,還是源於發跡地名,歸結到底大多是先秦古國名,因此重名在所難免,比如,以「漢」為國號的政權就有十五個之多。所以後人談及前朝,就不能只提國號,而要通過各種方式加以區分,這就產生了不同的朝代稱謂。那麼,古人是怎麼稱呼不同朝代的?有什麼特別的規律與依據?

添加前綴「冠名」國號


最常冠以時間順序和地理位置


所謂「冠名」法,就是在國號的前面加上前綴來表示區別。最常見的是按照時間順序稱作「前後」和按照地理位置劃為「東西南北」,是最簡潔明確的區分方法,也是如今歷史學者最常用的方法,如西周東周、北宋南宋。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詩歌或駢文中的「東西南北」其實只是為了對仗所加,如南朝梁劉孝標《自江州還入石頭》詩「仲子入南楚,伯鸞出東漢」一句,「南楚」與「東漢」就不是實指。


有時候,古人會以國號結合五行德運的方式來冠名,雖然比較少見,卻是很有特色的起名方法。兩漢因尚火德而被稱為「炎漢」,這是因為漢代受陰陽學說影響較大。宋代雖然在學術上否定了「五德轉移」,但隨著國勢日衰,仍不得不「竭力依傍五運說」,所以南朝宋(劉裕建立)和宋朝(趙匡胤建立)又分別被稱為「水宋」、「火宋」。

國號前最常加的前綴還有「大」、「皇」、「聖」等,一般沒有特別的意義。明代朱國楨認為「大元」、「大明」的「大」字是國號本身的一部分,但如果是這樣,怎麼會有「我元」「皇明」這類稱呼呢?實際上,自漢朝開始,「大」、「皇」、「聖」就都是常加在國號前面的尊詞,沒有實際意義。還有人把「有漢」「有明」中的助詞「有」解釋為「有天下」,實際上「有」本身並無特殊含義。


除了「冠名」之外,還有一些文人學者喜歡用術語來作為朝代的別稱。如「當塗」指曹魏,這也是源於當時一句讖語「代漢者當塗高」,而「典午」對應「司馬」,是晉朝的代稱。近代則喜歡用「天水一朝」代指趙宋,因為趙氏的郡望在天水。


冠以帝王姓氏也是常見的做法,不過不如前兩種方法簡潔,如果不是旋起旋滅、影響不大的政權如「冉魏」(公元350-352年,十六國時期冉閔建立)、「明夏」(公元1363-1371年,元末明玉珍建立),一般無此必要。


總體而言,按時序命名朝代通常只有「前」和「後」的區分,遠不如按「東西南北」的方位劃分靈活。在「南朝」、「北朝」普遍使用之前,北方政權中拓跋氏建立的「魏」最初被稱為「後魏」,而宇文氏的「周」則被稱為「後周」,只有高氏的「齊」為了與蕭氏之齊區分而被稱為「北齊」。就連蕭詧的「梁」,雖然僅有江陵一隅之地,是臣屬於宇文氏和隋朝的保護國,都被唐人稱為「後梁」。但是這樣下去「後」就不夠用了,所以北宋以後通常用「後」來冠名五代政權,而另外發明了「北魏」、「北周」和「西梁」的稱呼。不過,也有沿用原名的情況,比如直到清朝,「後漢」仍常常指劉秀政權。


兩周與兩漢為何稱「東」「西」

東西周原本指地名 東西漢本稱「前後」


代較接近的《戰國策》、《史記》中,「西周」、「東周」指的都是這兩個小國。不過它們在歷史上無足輕重,這一用法也不會造成誤解。


按照通常的解釋,之所以用「西周」、「東周」來區分二者,是由於東周的都城洛邑在東,西周都城鎬京在西。這樣說當然是有道理的,不過杜預的說法,「洛邑為東周,鎬京為西周。平王始居東周,故云東周之始王也」,將這兩個詞的本義與衍生義結合了起來,更有說服力。


那在此之前學者們是怎麼稱呼這兩個時代的呢?答案很簡單,西周直接稱周,而東周分成兩段,即春秋與戰國。由於東周王室的存在感太過薄弱,大家都只知道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春秋》以魯紀年,《竹書紀年》東周部分也是晉紀和魏紀,因此其後數百年間都沒人想到給這段政權起一個專指代號。


東周只是「苟延殘喘」的續命,而東漢則是「浴火重生」的復興。東周實際統治範圍只限於洛邑周邊,根本無力控制四方諸侯,反倒時常受到侵辱。而東漢雖說略遜於西漢,但仍然是名副其實的大一統王朝。所以,古人一開始更多地是用「(前)漢」和「後漢」來區分兩漢。「後漢」最早見於諸葛亮的《出師表》,而魏晉以後的諸多斷代史也多以「後漢書/紀」為名。

據范曄《後漢書》,東漢名士應劭著有《中漢輯序》以論時事,則「中漢」也可以說是東漢的別稱,或許不無「中興」的寓意。此外,與杜預所謂「洛邑為東周,鎬京為西周」類似,東漢以長安為西京,洛陽為東京,所以也常用「西京」、「東京」代指西漢和東漢,顧炎武稱「三代以下風俗之美,無尚於東京者」,這裡的東京自然指的是東漢時代。而「西漢」、「東漢」的稱呼最早見於南朝梁沈約所編《宋書》,《天文志》中稱「渾儀」是「西漢長安已有其器」,《百官志》中則有「強弩將軍至東漢為雜號」的記載,但並不是主流說法。


東周與西周的分界線,是公元前770年的平王東遷,但是將「西周」、「東周」作為這兩個時期的代稱,則是西晉杜預注《左傳》時才開始的用法。在此之前,西周、東周主要是作為地名存在的。《國語》記載有「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這裡的「西周」指的是鎬京周圍,而「三川」即涇、渭、洛。《春秋》則記載宣公十六年「成周宣榭災」,《公羊傳》附註:「成周者何?東周也」,指的都是洛陽附近的地區。這一用法一直延續到唐朝,郭子儀曾在奏章中稱「東周之地,久陷賊中,宮室焚燒,十不存一」,以此來勸阻唐代宗遷都洛陽。


此外,由於戰國時期周王室又先後分封出了西周國和東周國,所以


東晉、南宋與蜀漢

南朝人自稱「江左」


三國時稱呼方式最多


相比於「天下之中」的東周,東晉、南宋兩個朝代都是偏安一方。若只從地理位置來看,似乎稱「南晉」、「東宋」也未嘗不可。那麼,為什麼偏偏是「東」晉和「南」宋呢?


不用「南」來稱呼東晉的一大原因是,中原地區按地理位置來看處於北方,以「南」命名並不妥當。因此,東晉在王朝稱謂上盡量避開「南北」,稱西晉為「西朝」或「中朝」,根據地理位置稱自己為「江左」。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記載,劉倓、王濛、桓伊「共商略西朝及江左人物」,宋齊梁陳亦多用「江左」自稱。直到唐宋時,人們仍常常以「江左」為南朝的代稱。


而「東晉」這一稱呼與「東漢」一樣,最早見於《宋書》,其中談論歷代禮樂變遷時提到「爰及東晉,太祝唯送神而不迎神。」這恐怕也不只是巧合,而是反映了南朝人的共識。此外,東晉時人有時也會自稱「中晉」,如陶淵明《命子》詩云「在我中晉,業融長沙」,顯然是模仿「中漢」的用法。


「南宋」和「東晉」的根本區別在於「東晉」是其繼承者所發明的,而「南宋」則不是。實際上,「南宋」這一稱謂反倒比「南宋」這個朝代更早出現,它最初是遼朝對其南方「宋」政權的稱呼,其後金、元也很自然地沿用了這個說法。元代以後,「南宋」這個稱呼也就固定了下來。


歷朝歷代中,三足鼎立的三國可能是稱謂最為複雜的一個時期。魏室姓曹,名之「曹魏」,漢居蜀地,故稱「蜀漢」,吳處東南,則為「東吳」,三個政權就用了三種不同的稱呼方式。這還只是同時代的稱謂而已,後人對這一時期的稱呼就更加多樣了。劉備政權以兩漢的繼承者自居,所以也被稱為「季漢」,如西晉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中稱他「建殊功於季漢」,季就是末的意思。但是十六國時期也有兩個政權自稱「漢」,五代十國還有三個「漢」,那麼到底誰是最後一個呢?歐陽修《新五代史》還將十國中唯一位於北方的劉崇政權稱為「東漢」,這就更加混亂了。因此,「季漢」這個稱呼就不如「蜀漢」合適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龍網 的精彩文章:

NASA提三方案阻止小行星撞擊地球
大朋DPVR神秘新品的千人眾測將在動物園進行

TAG:千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