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復旦教授:不打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只有打才是最好的教育嗎?

復旦教授:不打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只有打才是最好的教育嗎?

最近看到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說:「不打,養不出優秀的孩子」,他認為對孩子的教育必須懲戒,甚至是嚴厲的懲戒,必要時可以打。他覺得父母應該對孩子有懲戒措施,而且學校、老師也應該擁有更大的權利,比如體罰,在孩子觸犯原則問題時必須要打。

他的觀點與現在的家庭教育差距很大,現在的孩子個個是父母的寶,家長寵著孩子,學校老師不敢打孩子,孩子犯錯父母第一個站在孩子面前解釋:「他還是個孩子」,這樣的教育環境下的確容易讓孩子變得膽大妄為,最終變為我們眼裡的「熊孩子」。

生活中被熊孩子傷害的陌生人不在少數,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讓熊孩子的行為有所收斂,的確是當下最要緊的問題。一味的打罵孩子不是讓孩子改變的最好方法,最好方法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內心知道這樣做的後果,而不是在父母的打罵下勉強承認錯誤,這樣只會讓孩子一味的與父母對著干,變得更加暴虐。

在我居住的地方有一位私營企業的老闆,他教育女兒的方法一直爭議不斷,從來未有人效仿,至少他教育出來的女兒很優秀。他為了讓女兒明白生命的珍貴,從女兒7歲起每年都帶她去殯儀館瞻仰屍體一次,去監獄看犯人放風一次。

每次她都會給女兒講要真愛生命,每次看完犯人就給女兒講這就是不守法的下場,然後說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這樣的教育直到女兒進入高中後,女兒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他才放棄了每年一次的特殊教育。而他的女兒在我們眼裡也是公認的活潑開朗、知書達理的才女,如今在高中依然是學習優秀。

這位父親只有一位女兒,他既沒有打過女兒也從未罵過一次,這樣的教育也沒有在孩子的心裡留下陰影,但這樣的教育在周圍卻沒有一位家長效仿。說這個例子只想證明: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活的,不是死道理,需要找到一個真正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行,而且還要從小就開始做引導,等孩子大了再教育就失去了教育的意義。

所以教育孩子是打還是不打,是窮養還富養,是給孩子講道理還是任由孩子自己成長,都需要父母根據孩子的性格特徵、興趣愛好、勤與懶自己決定如何去做。

但是孩子犯錯該打還得打,打完之後如何給孩子個甜棗,讓孩子不記恨父母,正確引導孩子的三觀,這才是父母需要思量的事。一味的打不做好孩子思想疏導工作,只會適得其反,不僅教育不好孩子還會把孩子推向犯罪的道路。

本文由育兒故事大全原創,歡迎關注,一起長知識!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燕為我留 的精彩文章:

產後神器——束腰帶真的管用嗎?為了美什麼都敢做!
每天媽媽都帶1歲妹妹去接16歲哥哥放學,同學:回去也讓我媽生個

TAG:燕為我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