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大臣不顧皇帝勸說要了最貧瘠偏遠的一塊封地,子孫卻受到福蔭

這位大臣不顧皇帝勸說要了最貧瘠偏遠的一塊封地,子孫卻受到福蔭

原標題:這位大臣不顧皇帝勸說要了最貧瘠偏遠的一塊封地,子孫卻受到福蔭


封建王朝雖然經常會發生君臣倒戈的事情,但是大部分情況下皇帝還是會給與當初一起打下江山的功臣許多封賞。如果真的有功高蓋主的事情,皇帝將他們革職是最簡單有效的事情,沒有必要大開殺戒,讓其他臣子寒心。


畢竟大多數跟隨主君打下江山的開國功臣們還是希望自己能夠此生安享榮華,並且在後世也能留下一個好名聲。況且皇帝們為他們封地封侯,不僅能夠滿足這些大臣的物質生活,精神層面也能夠得到極大的滿足。當然也有一些人,他們不為眼前的利益,而是為子孫後代做長遠打算。



東晉初建時有一個大臣,因為皇帝深感他功勞大,於是便將洛陽附近最為富有的地方作為他的封地。誰知他居然棄這塊地不要,轉而請求皇上能夠賜給他涼州偏遠地區的一塊貧瘠之地。這令皇上非常疑惑,他則回答道:「因為我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十分思念過去在涼州當兵的時候。」皇上便更加困惑了,既然你自己半截身子都快要入土了,又何必讓你的子孫後代跟著你到涼州受苦呢?誰知這位大臣堅持要去涼州,皇上雖然很無奈,但也只好任他去了。這位大臣就是許狂。


許狂的子孫得知此事後,非常懊惱,但是許狂卻勸解道:「洛陽之地雖好,但是誰都想要去那裡分一杯羹,若是開戰,那裡便是最兇險的地方。」於是,在許狂死後,他的子孫們便舉家遷至西涼生活,這裡山高皇帝遠,許家過得甚是自由。

?


不久之後,洛陽發生兵變,時局動蕩不安,戰火連綿,史稱「八王之亂」。洛陽從繁盛之地變為人間煉獄,那些當年留在洛陽享福的功臣名將之家死傷慘重,僥倖逃出來的也有不少最終家破人亡。然而涼州這個地方卻因為地處偏遠而且貧瘠,因此免於受到戰火影響。


正因為當年許狂獨具慧眼選擇了這樣一個地方,才讓他的子孫後代免於受到遭受浩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過客 的精彩文章:

異國女子成為中國皇后竟與母國反目成仇?還教唆兒子攻打它
官渡之戰時袁紹白白浪費掉這麼多大好機會,被曹操打得一蹶不振

TAG:歷史過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