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法為何要講究變化?

書法為何要講究變化?

一、你喜歡什麼樣的書法?

就像寫格律詩,是不是押韻,是不是符合平仄,這就是規則。無論你是六七歲的小學生,還是成年人,還是領導,只要你對寫字有興趣,想把你的字,變得越來越像書法,那就要進入一系列法度規則之中。

書法的規則彈性很大,可以有較大的延宕餘地,這是非常好的。

我們要什麼樣的書法?你喜歡四平八穩的書法?還是喜歡豐富多變的書法?當這樣問你的時候,多數人回答喜歡豐富多變的,但事實上可能並不如此。很多人對於「豐富多彩」只能滿足於幻想,一旦真的直視書法的「豐富多彩」,內心是迷茫的,因為多數人心中沒有豐富多彩的思路。

二、書法有法,破法而立

書法有法度,這是基礎。但絕不能給自己設限。

書法里有些人喜歡自作聰明地把規則越做越細,梳理出所謂的大字結構三十六法、發明九宮法、提出所謂的幾何字形、黃金分割法等。這些人,自己寫字寫得很乏味,然後把這樣的乏味推而廣之。滿足人們總是想簡單地走捷徑的想法。

據說攝影也有「九宮格」,應該是從我們的書法學過去的,它和所謂的「黃金比」構圖異曲同工,是一種把拍攝對象放在特定分割鏡框中以供審美定位和選擇的構圖規範。這些條條框框讓攝影,失去了活力,產生了許多完美而乏味的照片。我在微信上看到許多近乎完美的風景照片,我總感覺好像缺少一點什麼,不夠味。我們也看到許多好看而乏味的書法,很規範、很流暢、很穩妥,可是就是味不夠。

當我們基於一定法度,進行創造的時候,很容易找到出乎自己預料的美感。

三、變化生味,需要尋覓

通過九宮格、三十六法、黃金分割法,確實可以讓書法學習很容易,但是寫出來的字,是沒有味道的。所以請大膽放棄所謂九宮格、三十六法、黃金分割法等那些禁錮書法意味的教條。

書法創作實踐,我關注的是筆法、筆勢、筆意,我不看所謂結構法,不要自我設限、框定。

書法味道,從低到高的尋覓

學習是一個「尋覓」的過程。老師永遠是個階段性的領路人。真正的路靠自己去走,靠自己去尋覓。書法真正的快樂就是在尋覓中發現與享受。為什麼要用「尋覓」一詞,因為藝術之道,沒有人可以告訴你正確答案、唯一的答案。我們要努力尋找自己的世界,而不是別人告訴你的世界。

1、在筆法世界尋覓

書法最有意味的是線條,而線條最有意味的是筆法。理解了一點一划,理解了多變的線條,就理解了筆法的核心。所以我們必須從一點一划開始談起。

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在《筆陣圖》中說:「點」似高山墜石。這句話聽了以後,當時我感覺不得了。試想,高山上墜下一塊石頭,是多麼有質感、多麼有變化與重量。我當時看了很震驚,感到寫字不是玩玩的,原來要這麼理解,這樣去追求的。當時,我發現沙孟海先生寫得「點」,真的有高山墜石的厚度與力度。我們來看看沙孟海寫的「王右軍祠」中,「祠」的一點,非常飽滿而有力度。

《蘭亭序》二十個之字不同寫法

你們看楷書筆畫分析的時候,一點的寫法,是回鋒逆入,再往右側,再向下回鉤成點。這樣寫出來的一點,是豐富而有變化的。

書法是由線條組成的,線條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書法的質量,而線條又是由起筆、行筆、收筆組成的。有人說,寫字,下筆處最難。下筆處,就是一點啊,確實很難的。方法不當,會缺乏力度,也會很生硬。

佛家中有「法無定相」四個字,很妙。「點」似高山之墜石,這是點的一種相,絕對不是唯一的相。譬如,沈定庵先生他寫的某些點,就想水滴掉下來一樣,雖然沒有沙孟海先生那樣厚重、飽滿,但看上去也是很有靈性,很活潑。

那麼再看看一橫的寫法。這也是很講究的,不能隨隨便便一划就過去。衛夫人在《筆陣圖》里說:「橫」如千里之陣雲。她不說「橫」如樹榦,「橫」如木棍,而是說如千里陣雲。試想一下,浩浩蕩蕩的千里雲彩,是多麼富有變化,多麼富有氣勢。這就是用筆之妙。這句話如果沒有深層次的體悟與理解,永遠不可能懂得真正的寫字與筆法。

線條的核心是生命感,所以我們要把情感與生命感體現在線條里。沒有生命感的線條,僵硬、做作、死板;油腔滑調的線條,習氣、油滑、輕浮、空洞;有生命感的線條,生動、自然、有活力,為什麼要強調線條的一波三折,就是讓書法呈現出會呼吸的感覺。

(二)、在字法世界尋覓

接下來要講的是在字法世界裡尋尋覓覓。字法既要合乎法度,又不能拘泥於法度。黃金分割法,就是拘泥於法度。太過對稱與平衡,十分標準就是拘泥於法度。

每個字都可以獨立成為一個審美對象,我們去尋找獨特的審美造型。古人說:書法以用筆為上,結字也許用功。用筆就是筆法,結字就是結構,就是字法,可見筆法比字法重要一點。但結字也許用功,所以啟功老先生認為字法更重要。

其實,筆法是一點一划的運行法則,字法是一個字一個字的構成法則。我們看一個人,胖子有胖子的構成法則,瘦子有瘦子的構成法則,他們的「零部件」是不一樣的。這種構成法則,與個人的審美有關,與時代的風尚有關。

隸書《石門頌》變化莫測

短長肥瘦各有態,都是有審美價值的。楚王愛細腰,唐朝喜歡胖美女,當代崇尚清瘦,都是時代風氣。時代風氣是潮流,並不影響其它審美同時存在。

藝術是崇尚獨特性的,一個非常有成就的書法家,他應該尋找獨特的用筆、結字與章法布局,呈現出新的有別於其它的樣式,顯示出他獨特的精神氣質。我們不能因為人民群眾接受、喜歡工整的印刷體,就統統去寫印刷體字。

褚遂良的清瘦、虞世南的溫雅、柳公權的嚴謹、顏真卿的博大,他們都是別有意味的,沒有一個是相同的。我們看看常見的顏體柳體。顏筋柳骨,都是在書法史上很獨特的書風。用筆上顏真卿以筋為主,凝練、厚實、變化多;柳公權以骨為主,硬朗、挺直、嚴謹。

對於字法的尋覓,我們要通過臨摹各種經典書法去了解,去了解王羲之、顏真卿、米芾、趙之謙、吳昌碩等人的字法規律。通過臨摹掌握各種技法,了解古人的筆法、字法、章法等方法,了解古人的心境狀態。

同樣的一個字,可以有不同的寫法。同樣的一首歌,可以有不同的演唱方法。臨摹是手段,不是目的。精彩永遠屬於創造者。臨摹學習,最終是為了創造。

有的人一輩子寫某種字帖,亦步亦趨,不敢也不會越雷池一步,這就是把臨摹學像為目的了,這是很遺憾的。天津有個華世奎,一輩子寫顏體,沒有突破;

紹興有個周庸村,一輩子寫《爨寶子碑》,達80年之久。我感覺周老先生比華世奎高明,周老寫《爨寶子碑》還是寫出來自己的一些個性。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之」字

我們來看看書聖王羲之的字法,他筆下的每個字都像一個美女,一個字可以千姿百態,大家看看《蘭亭序》中的「之」字,多漂亮啊。

我自己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字法與結構上尋尋覓覓,我不想固定於一個模式,我要尋找多樣性與變化性,事實上這是可以做到的,我的書法結構與用筆都是非常豐富與多樣的。

王羲之《十七帖》中的安字不同寫法

(三)、在章法世界尋覓

講了筆法與字法,下面我們來談談,在章法世界尋尋覓覓。章法,就是整幅作品的布局。相當於你是統帥,你要統領全局,有那麼多的兵,你如何去布好陣勢。這是很難的。

首先是謀篇布局,要意在筆先。

無論是一二個字,還是三五個字,或者幾百個上千個字,都有如何布局的問題。要寫出非常好的效果,都是比較難的,特別是那些特殊的效果,意出望外的效果,很難。

我們既要借鑒別人,又要自己去思考尋找。我們看王羲之的《蘭亭序》,看上去章法布局並不特別,但是內在有許多變化可以細細品味。再看徐渭的草書,滿紙狼藉,奔涌而來,非常有氣勢。再看沈定庵先生的字,「人書俱老」斗方,「人」字扁,「書」字「俱」字都長,「老」字方形,整體看上去有變化,又很舒服。再看我的「龍井煙霧」四個行草書,寫在整幅紙張的上半部分,然後,「井」字一豎往下拉長,變化而合理,落款部分再寫上一首詩,這樣與拉長的一豎,有個呼應關係,章法更增加了豐富感與塊面感,留白很多很好。

(四)、追求個性化與創造性

追求個性化與創造性,你的書法才有真正的價值,永遠跟在別人的後面臨啊摹,永遠不會有出息的。在追求個性化的道理上,不要被別人同化,應該去強化自己的個性。只有真正強大的人,才會不被同化。也只有真正有學問、有修養的人,才會堅定信念走自己的路。

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是應該有個性的,可是事實上,我們不斷地在削弱自己的個性,我們不斷地被周邊的人所同化,而不是在豐富自己的個性。

每個成功的書法家,他們在個性化的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既是快樂的,也是痛苦與艱難的。因為有成功,也有失敗。

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說:

1、朱關田早期書法探索,以點為主,整幅作品,幾乎全是點,非常獨特,但現在他寫的字完全變了。有一階段,他的字又變得長槍長棒,伸來伸去。後來,又變了,沒有那麼誇張了,但仍然不失個性。

2、再看李百忍的作品,以線為主,所有點都變成了線,很有個性,但像蚯蚓一樣扭來扭曲的,但其實並沒有耐人尋味。而且本來是點與線構成的書法,缺少了形體態各異的點,便缺少許多意味。所以書法的變化,是不能簡單化處理的。(尤其是江湖書法家,胡亂變化是了無生機的)

關於書法的創造性,可以分為幾種,一種是七分繼承,三分創造,繼承的多創造的少;一種是三分繼承,七分創造,繼承的少,創造的多;還有一種是巧妙繼承,不著痕迹,你很難看出他的來龍去脈。

社會必須向前發展,藝術更應該向前發展,向前發展的唯一方法就是個性化與創造性。我寫了幾十年書法,也一直在進行個性化追求,無論是行書、隸書、楷書、篆書,都努力去尋求自己的個性,找到自己的藝術語言。我比較自信的是,我對各種字體,都有自己的理解與書寫方法。

形成個性化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事物都是兩面性的,個性化走著走著,會不知不覺中進入程式化,這是需要警惕的。程式化的個性,必須及早打破。

千萬不要讓書法結殼,更不能讓人生結殼。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大師合作畫畫,如此默契!
宋徽宗絕美瘦金體為什麼得不到普及?

TAG:月雅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