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話藝倉美術館藝術總監張熹:讓美術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對話藝倉美術館藝術總監張熹:讓美術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藝倉美術館藝術總監 張熹

美術館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當代(以下簡稱「藝請介紹一下您是在怎樣的契機下創辦藝倉美術館(以下簡稱「藝倉」)的?

張熹(以下簡稱「張」)美術館的創辦本身是很多偶然因素的聚合,但其背後也有一定的必然性,那就是一直以來我們在文化藝術領域的經歷。我出生在1960年代,1987年大學畢業後,西安市政府與當時的日本短期藝術大學(日本京都造型藝術大學)合作,在西安大學新增了設計專業,我一踏上工作崗位就參與到全新院系的創辦過程中,自主設計課程、課件和教案。這一系列工作中,我們學習引進了很多新的理念,也讓我奠定了一個想法,就是教育可以改變國民素質。後來經過十年的工作,這個學院逐漸失去了其原有的創始精神,這個工作於我也失去了價值。但是注重藝術教育的「種子」種下了。

藝倉美術館外景

您創辦美術館也有延續對民眾美術教育的使命感?

這只是一個原因。後來我有機會到了西方,發現他們的美學教育做得非常好,發展出了多種渠道。比如蒙特利爾爵士節,過去我們聽個音樂會是要買票的,突然有一天發現這個城市面貌突變,七八個舞台出現在整個城市的主要角落,成千上萬的人擁進來免費欣賞音樂。研究後發現,這背後是有國家、地區、基金會的力量,以及被稱為「第三種力量」的各類贊助者共同支持的非政府組織來專門運作。繼而發現原來有一些發表型的畫廊也是非營利的,由基金會來組織,它不會和藝術家簽複雜的投入產出的合同,它是這樣的一個空間,為在某一方面造詣深厚,而在藝術市場尚不為人知的藝術家,提供展示與發布的機會。

第五空間 展場

藝:這兩個發現是否觸發了您歸國後最早的藝術機構與項目的實踐?比如創辦畫廊和朱家角藝術節?

是的。1998年我回到上海,開設了第一個發表型畫廊,叫正午藝術空間,專門支持我的同齡人,那些60年代出生,沒趕上90年代開啟的市場狂飆,水準優秀的藝術家。之後通過空間平台我們開拓出了朱家角音樂節,自己拉贊助、運營,一做就是十二年。後來我們又做了陸家嘴的戶外公共藝術節,叫綠岸藝術節,全部都是公益的。

純粹靠您一己之力和團隊的力量,如何保證這種公益性活動的可持續性?

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因此我一直希望打造一個更大的開放性平台。在2010年世博會結束不久,我在浦東尋找場地,第一眼就發現了現在藝倉的舊址。當時就覺得這裡有小型的泰特當代館的感覺。在與政府的溝通中我們為了完善美術館周邊的整體氛圍,最終拿下了大約1.2公里岸線的整體地塊運營權,並計劃打造成一個小型的文化綜合體。初步接收這個項目是2011-2012年,原計劃是我們主導整個地區的建設和開發,但是由於藝倉原來的建築只是工業遺存,產權歸屬等都不明晰,後來我們在多次溝通和協調之後,確定由浦東新區政府主導這個地塊的開發與配套設施建設,我們來負責運營管理。

基里科與莫蘭迪——義大利現代藝術的光芒 展場

藝:可以說對區塊的整體規劃與運營是藝倉為核心的這個項目的重要特色。你們與政府簽訂的運營周期是多少年?

目前是二十年。太短的時間完全不足以形成一個美術館的個性與文化。我認為,民營美術館必須考慮整體的外部環境。它不同於各地新建的一些公立美術館,那些場館更多起到了一個城市名片與藝術櫥窗的作用,因此往往建立在新開發的城區地標位置,硬體很好,但周邊配套設施亟待開發。

藝倉美術館的三條學術道路

藝倉美術館於2016年開館之後,通過了一系列的展覽,還是很快地在業界積累了口碑。請問你們是如何確立自己的學術定位?

嚴格意義上說,近兩年來,藝倉仍然是「試運營」。它主要是通過舉辦不同類型的展覽,一方面嘗試不同的學術方向,另一方面通過不同的專業要求,來磨合場館的配套設施與運營模式。

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嘗試與磨合還是體現了一些學術思路的,比如大師展、設計展等等。

當然。在中國,尤其是上海,民營美術館方興未艾。作為一個後來者,藝倉如何確立自己的特色?有幾條線索是值得嘗試的。第一是以「基里科和莫蘭迪」為代表的大師展。這代表了一條推介、追溯20世紀西方現代主義傳統的思路。這個展覽在藝術界內部獲得了較高的聲望,很多知名藝術家特地趕來觀展。第二是伊藤潤二為代表的二次元與亞文化的部分。 「伊藤潤二經典美學AR展」吸引了四至五萬的年輕人前來觀展是我們之前沒有想到的。這個展覽與之後的保羅·史密斯的展覽共同構成了我們二次元與潮流前衛的線索。最後,我們希望建立一條有關於亞洲當代藝術的線索和視野。所以我們還有專題單元關注當下的亞洲藝術。歷史上東亞文化在某種角度上看發展是一體化的,近代以來,亞洲國家大都遭遇了類似的被殖民、被打開國門的境遇,怎麼看待這種共同的經歷以及當下的情境?很早以前我就注意到日本開始關注這一部分,中國的研究者和藝術家大部分精力還在關注歐美當代藝術的動向,對亞洲的關注則遠遠不夠。

親密陌生人的容顏 展場

亞洲各國在二戰之前互相連接還是相對緊密的,但二戰之後,包括冷戰之後亞洲各國更多地是分別和西方發生關係。包括中國當代藝術這四十年受到的影響其實跟日本、韓國的關係不大,日韓的當代藝術也基本上受到西方的影響。

這其中可能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中國的體量太大,發展太快,無論相對歐美還是她自己都更容易忽視周邊國家當代藝術的存在,包括東亞與東南亞。其次,亞洲國家的當代藝術既有著自己的個性,也有著某種共性,那就是現代化國家轉型過程當中的共同進步,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有過西方經歷的當代藝術家反思西方對自身文化的那種影響。關注這種並置很有意思。

無涉限——英國流明數碼藝術獎展覽 展場

這幾條線索方向各異,藝倉為什麼不針對某一條線索做更深入的推進呢?

因為作為一個年輕的美術館,面對一個遠未成熟的環境,單一方向的風險很大,包括票務和運營成本。而這種風險使得單一方向的研究也很難真正深入和持續下去。

也許從另一個角度上看,這些不同方向的嘗試也是美術館試圖建立自己的公眾影響力的過程,包括對公眾的普及教育、對於一些邊緣文化或者更新潮的前沿文化的傳播,對地緣藝術的關注。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說對20世紀的美術傳統的梳理和傳播是您的初心,這更多的是和您最早創辦藝術機構時候的某種想法相連接的。

:「梳理」這個概念太大了,不是一個新興民營美術館能夠承擔的重任。人生苦短,但美術館是要長存的,回到美術館本體來講,首先,早期的經典美術館是基於收藏而建立起來的,收藏的重點、特色決定了美術館的特色。但像藝倉就是另一個典型,它目前是一個沒有收藏的美術館,因為進入的時間和金錢都不允許。沒有收藏就像是一張白紙,你什麼藍圖都可以嘗試,今天沒有收藏不意味著未來沒有收藏,在發展過程中你可能就會不斷有新的收穫。第二,美術館也是基於研究而建立的,這也是滿足人類好奇天性的需求,研究首先是完成事實判斷,其次才是完成價值判斷,未來時機合適,也可以有收藏,有基於館藏的研究。但研究是前提,之後才會有教育。如果這些都沒有,那就不是美術館了。

從這個角度上講剛才提到的對亞洲藝術的關注會不會成為藝倉收藏和研究的切入點?

建立收藏的計劃基本有兩個線索,第一是亞洲視野,這一部分國內也有很多人在做,但我們會強化這個板塊。第二對我們來講更為重要,就是一個跨界的混合系統,把新媒體和二次元這兩個板塊糅合起來作為一個新的系統來看,並加上時尚的元素。當然經典藝術作為美術館的基礎支撐會一直持續,因為我們有海外的背景,可以拿到好的藝術品來做這個系統,這可能是別的機構不具備的優勢。

亞洲當代風景I:西遊誌 展場

衍生品開發與美術館的可持續生態

在了解藝倉美術館的學術定位與意圖之後,有一個實際的問題,就是從2016年12月份的試運行以來,美術館一年的基本運營費用是多少?

基本上大概在幾千萬,包括展覽成本、人員、地租、各種運營費用。

這些費用的來源有哪些?

張:就是我們公司自我投入和英國翡翠國際藝術集團。我們公司是翡翠國際在中國的一個分公司,負責具體運營這個美術館。

我們剛才提到了綜合體的概念,您是如何統一規劃整個區塊,以一種怎樣的方式來達到美術館及周邊系統的財務平衡,讓它可持續發展?

我們的基本運營理念是,希望美術館變成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希望民眾到藝倉看展覽會在那兒消磨三四個小時,以往在傳統的美術館也就一個小時結束了,觀眾多花一倍時間能幹什麼?我們做了配套設計,讓他們有工作坊可以去參與,可以聽講座,也可以去逛好的藝術品商店,喝咖啡,我們計劃引進一個米其林級的咖啡店。到了戶外,你可以沿著藝倉外的廊橋去散步,那兒會放很多雕塑作品,有點像香港的星光大道。此外我們還有一個比較高端的藝術家和金融家的沙龍,會員到這兒來可以和藝術家零距離接觸,還會有很好的中餐廳。我希望美術館是一個生態圈,它能變成人們的生活方式,周末休閑的藝術之地。

HELLO,MY NAME IS PAUL SMITH 展場

您反覆提到公眾美育和圍繞美術館的生態系統。但您希望美術館能夠成為公眾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時,就所在地而言,藝倉如何打通公眾進入的最後一公里?

這是我們一開始就面臨的難題。民眾的情況各異,未來進入藝倉途徑有幾條:第一,當沿江的22公里貫通工程完成以後,會有一個從頭至尾的運營線路,它使用快速接駁車搭載遊客,藝倉是其中一站。第二,就東西向而言我們想打通區塊兩端的兩條渡輪線,並計劃與有關部門協調推出藝術輪渡,那會是最浪漫的一個概念。第三,附近區域的觀眾來美術館,能夠通過大眾交通工具或者共享單車等解決。

現在這些功能都開始實現了嗎?

我們計划到美術館正式開幕的時候實現全部功能。

如此藝倉周邊其實消費的層級跨度也挺大,能滿足不同階層的需要。

這是一個方面,即我們會綜合性地平衡一個展覽的支出,展覽品質高了雖然成本不可避免地會增加,但是參觀者多了整個商業模式自然會穩固,進而人們消磨的時間就會更長,其消費就會從從單一的票房消費會轉換成很多種消費方式。另一方面,從展覽本身的角度來講,我們會發展另外一個體系,就是展覽相關衍生產品的推出,目前這個市場正在興起,但是發展水平還不高,成功案例並不太多。我覺得未來藝術衍生品會有大幅度的成長,如果你能把握好的話,它將來能在整個銷售當中佔到20%甚至30%的收入,那就變成一個非常良好的市場了。

那藝倉美在這方面有哪些計劃,你們的長處是什麼?

我們很關注藝術衍生品的開發。就國際資源優勢而言,首先我們可以說擁有在中國範圍內可能是最大的一個IP資源庫,很多西方經典的藝術圖片我們都有,我們可以把它做成各類創意產品,今年會開始著手這方面工作。推出「把博物館帶回家」的概念,如果你要一張蒙娜麗莎,我們有正版的資源,可以製作成產品讓你帶回去。想像一下,在過去一件安迪·沃霍爾的簽名版《瑪麗蓮·夢露》,售價約四百萬人民幣,但今天這件作品的紙本印刷品裝上美妙的鏡框你可能只要花兩三千塊錢就可以帶回家。我們公司的英國藝術系統有六十多家直營畫廊,對於藝術家的衍生品系統開發的非常好。當然這個系統要落戶在中國還有一段過程,需要本土化的改造。

目前美術館運營下來展覽的收支能否達到平衡?

目前還做不到。還在試運營狀態,整個業務結構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整個團隊也在鍛煉中。

目前團隊規模多大?

目前團隊規模在五十人左右。

作為美術館的藝術總監,您之前的藝術經歷會帶來哪些特殊的優勢?

我在西安踏踏實實、認真地教了十一年書。因此對於美術館的公從教育功能特別重視,也對這個部門寄予厚望。未來我們會給它專辟空間,計劃在廊橋設立教育空間,做藝術教室等等,還在醞釀。2019年五一整個藝倉區塊正式開放。那時我們會通過鮑勃·迪倫的大展來宣告它的到來。鮑勃·迪倫非常有趣,他有代表性,他是民謠歌手、畫家、雕塑家,又是社會活動家,那時整個美術館將會呈現出一種美國上世紀60年代的感覺,讓觀眾進入這個狀態體驗。我希望它是下一個熱門大展。

現在上海的民營美術館非常有活力的,同時又各具特色,您對這個生態未來的發展有什麼期待?

藝倉是一個新的民營美術館,在上海,這個領域的各個先行者、比如龍美術館、余德耀美術館、昊美術館等等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經驗,也各具特色。我覺得民營美術館的優勢是它的機制包括空間是有效而緊湊的,它不需要承擔很多大而全的職能,因此能做一些公立美術館無法實現的項目。我曾經到中國台灣、日本考察過他們的文創和美術館。中國台灣的文創開放和園區活化做得很早,模式成熟。而日本的美術館層級非常豐富,每一個都做得非常專業,像森這樣的鼎鼎大名的不論,即使一個小小的別墅也可以成為一個美術館,它小而精,但你到裡面去參觀確實會有所收穫。上海也有上百家美術館,但除了頂尖的那一小批以外,差距很大,還是希望各具特色的高品質民營美術館能夠越多越好,這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

來源:此文刊登於《藝術當代》2018年第7期,原文標題《讓美術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對話藝倉美術館藝術總監張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當代 的精彩文章:

TAG:藝術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