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68歲老將軍帶兵出征,敵軍將領看清他的相貌後,當場下馬跪拜

68歲老將軍帶兵出征,敵軍將領看清他的相貌後,當場下馬跪拜

自古以來,戰爭都是相當殘酷,沙場之中刀槍無眼,無論輸贏都會有士兵死傷,能夠兵不血刃即可獲勝,乃歷代名將追求的最高境界,即《孫子兵法》中所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曾有一位令人膽寒的將軍,68歲高齡帶兵出征,當敵軍將領看清他的相貌後,當場下馬跪拜,為何會出現如此戲劇性的情況呢?

這位傳奇將軍不是別人,正是名滿天下的薛仁貴,唐朝建立那年,薛仁貴只有四歲,祖上出過不少牛人,卻隨著朝代更迭,一切皆成過眼雲煙。年少時的薛仁貴,跟著父親面朝黃土背朝天,空有一身本事卻無處施展。俗話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肯定有一個鼎力支持他的女人,薛仁貴也不例外。

二十多歲時,妻子柳氏語重心長地說道:「朝廷正在招募士兵,此乃建功立業的好機會,你儘管去闖蕩,家中的一切都交給我!」本來薛仁貴就有這個打算,只是考慮到一些問題,沒有對家人說,既然妻子如此支持自己,絕不能辜負她的期望,他很快參軍,從此開啟傳奇而又輝煌的一生。

短短十餘年內,薛仁貴從默默無聞的無名小卒,憑藉一次又一次的戰功,屢次得到朝廷嘉獎,官職提升自然不在話下。征突厥、伐高句麗等戰役中,薛仁貴更是當仁不讓,創造了唐代戰爭史的奇蹟,著名的三箭定天山,徹底解決九姓鐵勒對大唐邊關的威脅,想必那時的薛仁貴最想喊出三個字:還有誰?

縱然薛仁貴堪稱軍事奇才,卻也有過敗績,公元670年,五萬唐軍與四十萬吐蕃軍展開廝殺,奈何敵我力量太過懸殊,唐軍大敗而歸,導致吐谷渾丟失。作為唐軍的總指揮,薛仁貴難辭其咎,被皇帝一擼到底,從威風赫赫的將軍,直接貶為普通百姓,此等落差常人無法理解。

儘管不久後薛仁貴再次披上戰甲,卻攤上了大事,這次更慘,被皇帝下旨流放到千里之外的廣西象州,若不是遇到皇帝大赦天下,估計他有可能終老於象州。幾年後,突厥又開始不老實,唐高宗寢食難安,要想打敗突厥,薛仁貴則是不二人選。

對於之前的做法,唐高宗有些愧疚,感覺自己對不起薛仁貴,但為了大唐江山和邊關百姓,唐高宗放下尊貴的面子,說了一番表示歉意的話,希望薛將軍擔任此次征討突厥的主帥。既然皇帝都這麼做了,薛仁貴也沒端著架子,不顧68歲高齡,再次穿上久違的鎧甲,踏上無比熟悉的戰場。

當時的突厥將領阿史德元珍,聽說唐軍主將是薛仁貴,壓根不相信,因為據他得到的消息,薛仁貴前幾年已經去世。兩軍對峙時,薛仁貴淡定的拿掉頭盔,露出一抹充滿殺氣的微笑,儘管容貌已老,但風采不減當年。阿史德元珍看清真的是薛仁貴後,當場從馬上下來跪拜,然後就想要逃走。薛仁貴豈能放過他,指揮軍隊追擊,輕而易舉地贏取勝利,可見薛仁貴堪稱突厥將士心中的噩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界的9527 的精彩文章:

皇帝:朕放你們回家,明年主動回來受死!幾百名死囚無一人逃跑
蘇軾為嘲笑佛印,出一個上聯:狗啃河上骨!佛印對出的下聯很經典

TAG:史學界的9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