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差點投降了元朝,幸虧這個人寫的一封信,打消了他的念頭!

朱元璋差點投降了元朝,幸虧這個人寫的一封信,打消了他的念頭!

原標題:朱元璋差點投降了元朝,幸虧這個人寫的一封信,打消了他的念頭!


1360年,四位名人加入到抗元草根領袖朱元璋的陣營,四位名人拉著手一塊兒來的,這場面讓人喜出望外,農民的兒子、放牛娃、小和尚出身的朱元璋非常高興,在應天府築禮賢館來安置他們,這待遇,很高的,四個人當中最出名的就是劉伯溫,另外三位名人也是很有名的,跟劉伯溫都是好朋友,分別是宋濂、葉琛、章溢,宋濂後來是太子朱標的老師,得到了這四個人,讓朱元璋的軍隊不再僅僅只是泥腿子軍隊。


同年,這個泥腿子朱元璋和他最厲害的也是唯一的對手,打漁出身,整天風裡來雨里去的陳友諒,展開龍江之戰,這次戰役不得了,打漁出身的陳友諒第一次,被農民的兒子、放牛娃、小和尚出身的朱元璋打得大敗而歸,以前都是朱元璋吃敗仗,從那以後,朱元璋的軍事實力越來越強,當朱元璋處於這樣一個良好的狀況時,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出現了。


1、北方紅巾軍內亂,山東全省落入朝廷手中,朱元璋慌了,要投降元朝。在那個動蕩的世界裡,情況是多變的,當朱元璋春風得意時,北方紅巾軍內,原本反元的地方武裝又投降朝廷,山東全省都落入朝廷手中,失去了北方義軍這個屏障,整個山東已經落入元朝手中,朱元璋這支義軍就直接暴露在朝廷面前,如此一來,朱元璋就面臨著被兩面夾攻的危險,該何去何從,朱元璋做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抉擇。


跟元朝朝廷直接打仗,這對於朱元璋來說,是一個新的難題,他被陳友諒和張士誠夾著,他正對付他們呢,這仗也都沒停,一直在打,現在還要騰出一隻手來,跟元朝打仗,這仗怎麼打?


形勢逆轉,很不利,有人就出主意了,說咱們可不能跟朝廷打,如果我們和元朝打仗,我們的結果一定會被陳友諒和張士誠抄了老窩,他們正盯著我們呢,咱們再賣力氣向北邊打,這不是自己找死嗎?


那怎麼辦呢?那咱們向朝廷示好,那就是投降啊,就是歸附朝廷,朱元璋還真的就寫了信,派了使臣,帶了禮物到大都去了,找元朝的權臣,表示我們不跟朝廷對抗,要投降,元朝朝廷這是巴不得的好事!


張士誠是一會兒自己稱王了,一會兒又歸順朝廷了,折騰來折騰去,陳友諒是絕對他是不會投降元朝的,那是很堅定的,為什麼呢,因為他自己要當皇帝,我要投降了你,我怎麼當皇帝?朱元璋現在居然表態,願意跟朝廷講和,元朝朝廷當然非常高興,一看,這好機會不能錯過,立馬組織使團,帶上東西,帶上給朱元璋任命的委任狀,帶上禮物,好,跟他去談,見面。



2、朱元璋收到一封信,朱元璋投降元朝之心動搖了。在這個關鍵時刻,朱元璋收到了一封信,當時,一位名叫葉兌的學者給朱元璋寫了一封信,他在這封信里說,「我們都讀歷史,你還記不記得,韓信看到劉邦的時候是怎麼給他出謀劃策的嗎,最終形成楚漢之爭;你記得不記得,諸葛亮在草廬裡邊,怎麼就能夠給劉備講天下三分。如果你還記得這些歷史教訓,我可以告訴你,你今天要做的事情和當時劉邦劉備的一樣,你不能隨便處理。」

下面他接著說,你可不能投降,你如果投降了,你就永遠只能夠做人家朝廷下邊的一個官員,你只能是元朝統治下邊的一支勢力,你現在北邊拒絕他們,南邊打敗張士誠,這樣你控制了這一塊地方以後,你要勢力強大,你就北進而統一中國,如果沒有這個力量,那劃江自守,自己也是一個地方上的勢力,幹嘛跟著人家,投降人家,到人家那去吃人家那口飯。



朱元璋看了這封信,很受感動,他覺得,是啊,我不就是因為現在困難嗎,否則,我為什麼要向別人投降?朱元璋本人擁有統一天下之心的,他並不想,我就這麼在一片地方,像劉基說張士誠「自守虜」,他也不想像陳友諒這樣急急慌慌地稱皇帝,他是想發展自己,將來他是有大的志向。


大家就想了,你看葉兌這樣一個人,一個地方的有影響的士大夫,他非常鮮明地站出來,他支持朱元璋,也就是說在朱元璋的周圍,在這個時候,他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揭竿而起,帶著一群草寇,然後佔山為王,不是了,他已經有了一定的力量,有了一定的影響,而且很多人要幫助他規劃將來怎麼發展。


成氣候了,為什麼呢?這些人憑什麼要幫他呢?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時間,這個時間就是朱元璋從廟裡出去,到周圍要飯,要了一圈飯幾年又回到了皇覺寺,同一年,劉基擔任了江浙行省的提學副使,主管全省教育的負責人,和一個要了一圈飯,又回到廟裡邊混日子的小和尚,他們最終能走到一起來,能夠一起去打天下,憑什麼,他們能有什麼關係啊,只能憑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就叫志同道合。


志同道合是什麼志?同什麼道合呢?打天下,建立一個新的朝廷,建立一個新的國家,如果你朱元璋丟棄了這些東西,你沒有這個志向,你就是說我能混就混,不能混我就投降,就像張士成這樣,誰跟你志同道合?人家憑什麼呀,當你還是一個乞討食物的和尚時,劉基已經是元朝的官員了,如果你投降,你向我投降,我就代表朝廷。


所以, 在這種情況下, 泥腿子朱元璋打天下,可以得到如此多人的幫助, 因為這些人看到朱元璋可以成功。


3、朝廷又無暇南顧,朱元璋殺元朝使臣,徹底與朝廷決裂。就在這個時候,江北的情況又發生了一些變化,義軍跟朝廷之間的混戰,朝廷自己內部的矛盾,又沒有力量南顧了,正好在這個時候,朱元璋一看,那我何必還投降元朝呢,本來就沒有心思有投降,大家又反對我投降,局面又發生變化了,不投降了。



可是這個時候在杭州等了一年的元朝的這些使臣們,終於帶著給朱元璋的任命書,帶著那些官帽子來了,見著朱元璋了,朱元璋說行,來了就來了,然後就把那些使臣都殺了,裡邊有一個有影響的一個文官,叫張昶,就把他留下吧,別人都不要了!朱元璋下定決心,仍然是跟元朝的朝廷決裂,投降這個事到此為止,朱元璋與元朝決裂的同時,也堅定了自己接替腐朽元朝建立朝氣蓬勃的新朝也就是未來明朝的決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原始人 的精彩文章:

慈禧40歲照片首現,自稱美到遭人嫉妒,真是美麗動人
不是馬謖無能,而是諸葛亮戰略有誤,導致街亭失守

TAG:文化原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