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視角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 1941(四)

美國視角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 1941(四)

原標題:美國視角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 1941(四)


作者: E網情深


附上期:美國視角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 1941(三)

第四枚郵票是《大西洋憲章》,郵票下方的文字是「大西洋憲章確定了盟國的戰爭目標」。



1941年8月,軸心國仍舊十分得勢,或者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德軍已經深入蘇聯一個多月了,佔領了斯摩棱斯克後並開始主攻南方,蘇聯正處於危險之中。美國依舊風平浪靜,8月2日,白宮宣布,羅斯福要乘「波托馬克號」遊艇出航捕魚10天,航線是保密,8月3日,羅斯福乘坐的遊艇從康涅狄格州的新倫敦啟航,開始還在新英格蘭沿海當眾垂釣,報紙上也在登載他消磨時間的公報。但實際上,他在8月4日在公海上改乘「奧古斯塔號」巡洋艦消失了,8月9日晨,在平時寂靜的紐芬蘭的阿金夏灣籠罩著異常熱烈的氣氛。


有很多幾艘大型軍艦停在那裡,「奧古斯塔號」是其中的一艘,羅斯福正坐在安樂椅上。 這時,一對驅逐艦緩緩駛入海灣,後面是一艘偽裝的巨型戰列艦,帶著創傷的「威爾士親王號」。丘吉爾此刻就站在艦橋上,一次重要的會面就要開始了,在互奏國歌后,丘吉爾來到了羅斯福的座艦上,兩人進行了自二戰開始的首次會晤,在此後的三天中,兩個國家首腦就非常廣泛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和交鋒,雙方強大的的智囊團和參謀們也進行了緊張的工作會談,這次會晤後來被稱為大西洋會議。

雙方來的高級人物很多,比如美方有總統顧問和特別助理勞埃德.霍普金斯(他對羅斯福政策影響極大,有「影子總統」之稱,也是這次會晤的牽線人),駐英國特別代表哈里曼,助理國務卿韋爾斯,陸軍參謀長馬歇爾,海軍作戰部長哈羅德·斯塔克,大西洋艦隊司令歐內斯特·金,陸軍副參謀長兼陸軍航空兵司令阿諾德等,英方有外交部常務次官卡多根,第一海務大臣龐德元帥,前帝國總參謀長迪爾將軍,空軍副總參謀長威爾弗里德·弗里曼將軍等。



奧古斯塔號重巡洋艦


對雙方來說,這次會議都是很緊迫的,本來準備在3月或4月份會晤,後來英國因為德國入侵巴爾幹地區而無法脫身。此後德國將矛頭指向了蘇聯,英國可以暫時輕鬆下了,但是看到日本正在準備南進,又要威脅到英國在遠東的利益而寢食不安,此時的英國只能自保本土。推動美國給予更多的援助,協調雙方在遠東的軍事戰略,促使美國直接參戰,是此行的終極目標。


美國方面雖然還沒有參戰,但是已經感到了德意日的嚴重威脅,尤其是蘇德之戰爆發後,蘇聯成為了抗德主力,如何協調租借物資在英國和蘇聯之間的分配關係需要和英國協商。戰爭已經打了2年了,到底為了什麼而戰,戰後又構建什麼樣的和平,美國需要了解英國的態度。美國很擔心英國又像一戰後那樣就歐洲國家的領土進行秘密安排,給未來的世界和平造成隱患,所以通過霍普金斯和英國商定了這次會晤。


會議的成果可以歸結為四項


(1) 對於遠東局勢問題,英國希望美國出頭向日本發最後通牒,以不惜訴諸武力的態度遏制日本,而羅斯福從美國利益出發,認為對美最大的威脅是德國,提出先歐後亞,對日本採取緩和的態度,敦促日本談判,這點讓丘吉爾感到失望。


(2) 關於援蘇問題上,霍普金斯防蘇後,帶來了不同於西方以前看法的新觀點,此前英美對蘇聯能否抵抗住德國表示懷疑,對援助蘇聯持保守態度,會議上決定大力援助蘇聯,並準備派出美英的代表再次防蘇,商議具體的援助計劃。


(3) 雙邊關係和美國參戰的談論中,美國還是承諾物資援助而不是立即參戰,但是這次美國前進了一步,宣布美國海軍接管美國到冰島之間的大西洋航線的護航,這是美國援助英國物資的主要通道,而且不光美國船隻,其它國家的船隻也可以搭伴進入,這就將美國和德意之間處於了軍事對抗狀態,參戰的事情則被羅斯福否決了。


(4) 最後是這個會議的關鍵成果,《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的聯合宣言》也就是一般說的《大西洋憲章》。一共八點:


(一)英美兩國沒有擴張領土或其他野心;


(二)英美兩國絕不容許有違反當地人民自由意志的領土變更;

(三)英美兩國絕對尊重各國人民選擇其政府方式的權利,並且願意使一切在武力 下喪失宗主權與自治權之民族恢復其應享有的權利;


(四)英美兩國努力使一切國家,不論大小,戰勝國或是戰敗國,均能享受平等權 利以經營世界貿易並獲得本國經濟繁榮所必需的世界資源;


(五)英美兩國將促成世界各國間在經濟領域內的密切合作,保障各國的勞動生活 改善、經濟調整與社會安全;


(六)在專制的納粹主義徹底消滅以後,英美兩國希望能建設理想的和平,使一切民族都能安全地居住在國境之內,並且保障居住在任何土地上的任何居民都能自由生活,不受恐懼與貧困的威脅;


(七)這和平將使一切人民都能毫無阻礙地橫渡公海;


(八)英美兩國深信世界上的一切國家,為現實以及精神上的理由,最終將放棄武力。威脅或可能威脅鄰國國境之國家,如果繼續運用其海陸空軍備,將來的和平就難以維持。因此,英美兩國認為唯有解除這些國家的武裝,才能建立廣泛性與永久性的安全制度。英美兩國同時將協助並鼓勵其他有實際意義之方案實現,使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減輕其軍備負擔。



這份文件雖然只是一個宣言而不是條約,並不需要雙方的國會批准,但是作用卻很重大,如果說英國從這次會晤中得到的結果是喜憂參半的話,美國則是大獲全勝。整個宣言大體都是反應了羅斯福的主張,比如前三條反應了羅斯福的反法西斯和反殖民地思想,第四條是他的經濟思想,主要是消除貿易壁壘,第五條反應他主張的「四大自由」,第七條則是美國堅持的航行自由,第八條則刪除了羅斯福當時不同意的建立新的國際組織的內容。總之丘吉爾也承認,「只有以美國提出的條件為基礎,才可能贏得和平」。從此後英國江河日下,美國冉冉升起。



8月13日雙方簽字,8月14日《大西洋憲章》正式發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口談兵 的精彩文章:

如何面對10000枚導彈飽和攻擊 — 美軍其實也一直沒有解決方案
海軍當今3大基地優劣點淺析

TAG:刀口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