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夏幸福突圍京津冀 半年營收同比增57.13%

華夏幸福突圍京津冀 半年營收同比增57.13%

以產業項目和地產為主營業務的華夏幸福正試圖全國複製其產業圍城策略,嘗試把「雞蛋」從京津冀一個籃子分散到全國,以期延續其「一個北京城,四個孔雀城」的榮耀。在全國多地PPP項目清庫情況下,華夏幸福逆襲新簽多個PPP項目,也顯示出其產品線盈利變現和產業拉動能力深得城市管理者的信任。

近日,華夏幸福發布半年報,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9.74億,同比增長57.13%。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華夏幸福新簽PPP項目合作協議共10個,其中8個為產業新城項目,2個為產業小鎮項目,全部位於非京津冀區域。非京津冀區域核心業務銷售額佔比達到38.63%,較去年同期提升25個百分點。

半年營收同比增57.13% 增速居行業前列

華夏幸福發布的半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9.74億,同比增長57.1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9.27億,同比增長29.05%。公司實現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快速增長,凈利潤增速高居同行業前列。報告期內,公司實現銷售額805.04億元,同比增長15.63%。報告期內,公司實現銷售額805.04億元,同比增長15.63%。

2018年二季度,華夏幸福單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7.85億元,年內明顯改善。同時公司單季度回款率達到61.64%。公司現金流持續優化。截至2018年6月末,公司預收賬款1433.15億元,預計將在未來二三年內逐步結轉為公司的營業收入與利潤,有利於鎖定公司未來三年持續高增長的經營業績。

2018年上半年,華夏幸福成功發行公司債券84億、超短期融資券25億、境外債2億美元。2018年5月,與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信銀行向華夏幸福提供總額不超過人民幣315億元的集團授信額度,其中產業新城授信額度不超過165億元。2018年3月,公司與湖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湖北銀行將根據華夏幸福投資發展規劃以及湖北銀行對華夏幸福的信用評估,自2018年至2021年期間,雙方合作融資總量累計為100億元人民幣。

華夏幸福已獲得中誠信、聯合、東方金誠等多家國內頂級評級公司「AAA」主體信用評級。報告期內,公司獲得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BB+」獨立公司評級,展望為穩定。

本期華夏幸福融資加權平均利息率為6.14%,其中銀行貸款的平均利息成本5.99%,債券平均成本為5.95%,信託、資管等其他融資的平均利息成本6.83%。融資成本可控。截至上半年末,公司授信額度充足,合併口徑獲得的集團授信額度合計為3,565億元,其中已使用授信額度約為632.68億元。授信額度充足。

近些年,在國家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扶持雙創的政策環境下,國內城市管理者對於產業需求進一步增加,新形式的產業園區受到更多青睞並享受更多政策和經濟扶持。從營收數據上看,作為老牌的產業園區運營商和產業地產開發商,華夏幸福的目前產品線顯然受到了各地區管理者的階段性認可,並形成了穩健的現金流。在產品線成熟穩定的情況下,華夏幸福發展預期目前仍處於金融和投資夥伴認可的範圍內,獲得了穩定的授信額度和評級。這些也為華夏幸福保持較大規模的持續開發和項目運營提供了強勁的資金支持。

產業園區業務推進順利,異地複製顯著

半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華夏幸福新簽PPP項目全部位於非京津冀區域。非京津冀區域新增入園企業288家,佔總數64.72%;新增簽約投資額達到745.0億元,佔總數77.15%。報告期內,公司非京津冀區域核心業務銷售額佔比達到38.63%,較去年同期提升25個百分點。公司環南京、環杭州、環鄭州區域1-6 月新增簽約投資則佔比分別為22.94%、18.74%、13.87%。繼環南京和環杭州區域之後,環鄭州區域成為新異地複製業績增長極。

華夏幸福將其項目直接區分為京津冀和非京津冀,並著重提出其在非京津冀區域的快速發展,這樣的提法意味深長。長久以來,華夏幸福眾多業務都圍繞京津冀區域展開,並獲得了長足發展。隨著華夏幸福的業務規模不斷擴張,以及京津冀區域的相關調整,華夏幸福在原有區域面臨更多挑戰和瓶頸。國家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大力推進雙創,使全國各地對於產業的扶持力度和產業項目引進的渴望程度不斷提高,形成了多個產業需求窪地。這些都是華夏幸福基業實現全國複製的總體環境基礎。可以看出,華夏幸福選擇南京、杭州、鄭州等產業發展和地產需求均比較旺盛的區域拓展業務,符合其發展產業新城的優勢。

在全國各地均鼓勵產業項目上馬的大環境下,華夏幸福全國範圍的搶位圈地顯得尤為重要,如華夏幸福未能在全國複製並保持龍頭地位,其將很可能面臨其他新興產業運營者的挑戰。華夏幸福是京津冀的產業運營者還是覆蓋全國的產業運營者在此一舉。

同時,華夏幸福著重提出「非京津冀」,也為京津冀的城市管理者提出了一個命題,顯得意味深長。從發端和利益關係來看,華夏幸福從京津冀完全抽離的可能性不大,可也不是沒有可能。華夏幸福因被稱協議持有某新區大量土地,一度認為是某新區概念股,但後續消息並不多,只是表示堅決服從國家總體安排。在地產調控加劇的大形勢下,天津出台了被認為十分寬鬆的人才引進政策後房價有較明顯回調,廊坊等環京區域也在醞釀人才引進措施,這些舉措被一些看法認為是調控形勢下地方部門的另類土地財政突圍之路。新形勢下,華夏幸福在京津冀的發展空間仍然值得拭目以待。

堅持產業項目 複製獨特模式

華夏幸福堅持「產業優先」戰略,2018年上半年公司投資運營的園區新增簽約入園企業445家,新增簽約投資額965.6億,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01%和32%。報告期內,公司積極整合資源,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因地制宜為區域打造科技含量高、示範帶動強的高端產業集群。佛吉亞(瀋陽)汽車部件系統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強企業和綿陽華晨瑞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瀋陽長江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BRAND FIELD LIMITED、上海上福塑料製品有限公司、杭州恆立製造科技有限公司等規模型龍頭企業陸續入園簽約,以龍頭企業為引領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群集聚,擴大區域產業影響力。

報告期內,華夏幸福根據區域特色有針對性地引進創新資源,為區域打造定製化的創新集群。公司在香河打造智能技術與機器人協同創新平台,實現科技成果垂直孵化;公司聯合嘉善縣政府、以色列企業共同啟動「中以大健康示範基地」,推動兩國在大健康創新領域的合作交流。產學研合作方面,公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搭建國際產業和智慧城市領域的合作體系,共同探索出國際智慧產業新城的創新性綜合解決方案;公司與吉林大學搭建平台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科技成果轉化;公司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探討設立「國家文化貿易學術研究平台固安研究院」,推動文化產業國際創新合作。

在全國鼓勵產業發展的現狀下,華夏幸福作為老牌業內企業,藉助政策東風堅持產業項目發展,擴大現有優勢,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可以看出,華夏幸福正在試圖對產品線進行有限可控的更新,以求更加符合各個區域的需求,確立其行業優勢。值得關注的是,其在雙創領域、產學研領域對於新興產業的側重,以及其對於新興產業新型合作、變現模式的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樓市經緯 的精彩文章:

中國樓市會不會高位「截癱」?

TAG:樓市經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