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文化」:激活生根於城市的精神脈絡

「上海文化」:激活生根於城市的精神脈絡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極大提升,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而面對複雜的文化氛圍和社會環境,如何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選擇成為了城市發展的重點工作,同時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任務。2018年4月,上海提出了全力打響「四大品牌」戰略,其中「上海文化」品牌致力於增強文化軟實力,將上海建成為更加開放包容、更具時代魅力的國際化大都市。本報記者通過採訪文化品牌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為「上海文化」品牌的發展建言獻策。

原文 :《「上海文化」:激活生根於城市的精神脈絡》

本報記者 李書峰

實習生 張燕

圖片 |網路

提升競爭力 對接全球城市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城市是文化的空間,城市的首要功能是文化的傳承和教化。打造上海文化品牌對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彰顯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形象和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實現上海市提出的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標,就需要對接全球城市的標準。在世界範圍內,英國倫敦、美國紐約、法國巴黎和日本東京已是世界範圍內公認最為知名的全球城市,而每個城市都有代表該城市文化的專屬名片,「上海文化」品牌的建設需早日提上議程並加快進度。

近兩年來,北京、上海、廣州已先後提出了建設全球城市的戰略總體規劃,分別定位於首都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上海市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周振華認為,全球城市在廣泛聯結中,不僅經濟活動活躍,而且經濟與社會、文化互動程度高,也是信息、娛樂及其他文化產品的生產與傳播中心。

GIF

得益於商業活動的繁榮以及人力資本和文化的強力助推,中國城市的綜合競爭力不斷上升,根據今年6月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發布的《2018全球城市報告》,入選榜單的中國城市達到了27個,北京、上海分別居於世界第9位和第19位,中國城市入榜數量呈急速增長態勢。不過,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諸大建指出,與東京相比較而言,在經濟與金融、科技、文化、可居住型、可達性、環境等六個方面,上海不僅排名相對靠後,而且各項指標差距較大、平衡性差,其中文化指數僅排在第17位。

從人文之城的建設角度,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時齡認為,應當培育城市文化,包括培育城市居民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人」,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同時,也應從文化的角度出發,加強基礎教育中的美育,還需要培養本地駐場劇團,調動全社會的力量一起參與。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餘明陽教授認為,過去的中國城市發展千篇一律,相似的發展方式讓城市失去了溫度,打造有文化差異性和有獨特魅力的城市,品牌的塑造顯得尤為重要。上一年全球知名品牌諮詢公司Interbrand發布的2017年度「全球最具價值100大品牌」排行榜中,前十名是蘋果、谷歌、微軟、可口可樂、亞馬遜、三星電子、豐田、Facebook、賓士和IBM,分別來自美國、韓國、日本和德國,從美國矽谷走出的企業佔據了「半壁江山」,而中國入榜的只有華為(第70位)和聯想(第100位),華為來自深圳,聯想興於北京,上海則無企業上榜。打造品牌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任重而道遠,未來我們希望能夠在國際舞台上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上海品牌。

挖掘品牌優勢 正視品牌短板

雖然與卓越的全球城市存在一定差距,但是上海文化品牌的建設積聚了深厚的基礎和優勢,同時也應注意到短板和不足。從優勢角度來看,上海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比較健全,每年舉辦國際電影節、動漫節、商品交易展等大型文化經濟活動,文化產業佔GDP比重高,位居全國前列。從短板角度分析,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士林認為,與西方大都市圈相比,上海在經濟總量、交通基建和人口規模上遙遙領先,但是在城市軟實力、城市管理和服務、城市文化和精神上落後很多。

挖掘品牌優勢首先要看清上海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上海位於江南文化的核心地區,從一座江南城市發展到近現代大都市的過程中誕生了海派文化。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吳福輝認為,海派文化已經融入到社會發展中,表現在文學、音樂、建築、繪畫、飲食等方方面面。而紅色文化是上海文化的底色,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和發源地,上海在挖掘紅色革命文化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其次,在文化產業方面,上海的文化創意產業擁有豐厚的基礎,影視業、網路文學產業、動漫業在全國範圍內處於領先的地位。據中國產經新聞報道,2017年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總產出10443億元,增加值達到了3395億元,同比增長8.2%,位居全國第三。

最後,上海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從數量上和質量上均在全國遙遙領先,而且每年舉辦眾多的大型文化展覽等,文化活動愈發繁榮。據201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共有市、區級文化館、群眾藝術館25個,藝術表演團體210個,博物館125個,全年共出版報紙9.13億份,圖書4.23億冊,全年市民參與文化活動人數近3000萬人次。

GIF

對於如何保持文化活動繁榮的常態,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胡曉明對本報記者表示,光有一頭髮力是不夠的,中國的國情決定了政府能夠做大事,效率高,上海文化品牌的經營,尤其需要市政規劃與市政建設的投入。一草一木總關情,文化要落實到每一個建築、弄堂,每一棵古樹名木。把文獻上的東西,激活生根在城市的生活脈絡里。尤其是重視一般老百姓的文化權,每天買菜的大媽,送快遞的小伙,都有文化權,要充分尊重他們的文化權。在上海文化的品牌里,有他的文化需求與精神享受。

GIF

上海社科院文學所公共文化研究室主任鄭崇選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海文化品牌的建設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不足。首先是四大品牌建設聯動性不夠,還沒有形成相互推動、融合發展的良性發展生態,製造、服務、購物三大品牌的打造都離不開文化氛圍的營造和文化內涵的注入。其次,文化創意園區的開發和建設與市民的日常生活沒有充分融合。再者,上海還沒有形成世界著名的演藝產業集聚平台。雖然上海的部分大型劇場效益在全國相對領先,但並沒有形成知名的、可以容納各類演藝產品的劇場群落,致使上海很多優秀的傳統戲曲以及小眾的戲劇作品很難找到連續演出的平台。最後,當前的文化品牌打造比較側重文化創意產業和重大的文化活動、文化節慶,在城市的整體文化生態打造、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基層文化人才的培養方面有所忽視,需要進一步加強。

品牌建設 面向中國 面向世界

文化品牌的建設並非一項獨立性的工程,與其它品牌的打造息息相關,需要依託服務、製造、購物品牌的扶持,挖掘品牌優勢,彌補品牌不足。歸結起來便是既要抓好「碼頭建設」,圍繞人才建設、文化創意、制度創新等方面來開展,又要抓好「源頭」建設,瞄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和現實題材作品的源頭,彰顯上海文化的突出地位。

制度創新是打造上海文化品牌的最大優勢。在政策制度層面,2017年12月,上海提出了《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上海文創「50條政策」),引導資源要素向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爭取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在企業層面,根據「文創50條」致力於集聚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幹文創企業,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文創園區、文創樓宇、文創空間等。2017年全國共認定了13個地區(園區)為國家文化出口基地,上海徐匯區入選其中。未來徐匯區將以外向型文化企業的需求和貿易特點出發,加大對區域重點文化項目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使文化出口規模持續擴大。

人才是提升文化品牌競爭力的核心。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認為,在我國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當中,政策落地是關鍵,其次還需要現代企業「全情投入」,同時,仍需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在人才隊伍建設層面,上海正在設計針對文化藝術人才的榮典制度,榮典制度將覆蓋老中青藝術家及外來藝術人才,具有跨行業、跨地域、跨系統等特點,目前上海市政府積極改造兩個老的「文化品牌」——「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和「白玉蘭戲劇獎」。

現代數字技術和媒體提供了助力。利用現代傳媒傳播上海文化,一方面能夠將優秀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發揚光大,另一方面現代傳媒也為不健康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渠道。政府應當發揮監管作用,胡曉明表示,政府監管一管就死,一放就亂,關鍵在於下層的土壤不夠好,而不是上面監管的問題。如果下面的土壤好,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讓下面自己實現自己,自己主宰自己,自己發展自己,關鍵是要發揮精英的作用。鄭崇選認為,要充分開發上海文化所蘊含的豐厚的文化資源,比如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種文化形態都可以開掘出很多世界範圍內廣泛接受的文化產品,目前的整合與挖掘還局限在國內和市內的接受和傳播,視野還有待於進一步拓展。吳福輝認為,時至今日,新興媒介傳播技術的爆髮式發展不僅放大了海派文化中積極向上的內容,同時也放大了其中的糟粕,必須借鑒傳統的海派文化傳播經驗,利用電視、廣播、網路、新媒體把精華內容發揚光大。

GIF

博物館是展現中華文明的窗口,擔當著「文化使者」的身份,也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形式之一。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向記者表示,文化走出去不能操之過急,要腳踏實地,要靠潛移默化的影響。博物館展出文物是為了讓國外更加了解中國古代的優秀工藝和文明,不能簡單地通過說教的方式傳播文化。人類文明多元、包容並且相通,不必擔心中華文化不容易被理解甚至是誤解。從自身的角度,需要突破自己給自己的禁錮,撕掉標籤化的外衣,革新文化展出的形式,其實我們只需要將文物的內容通過不同形式表現出來,向外國民眾解釋清楚文化內涵,就能夠引起國外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文化走出去是文化品牌建設的目標之一。全方位打造國際文化大都市,目的不僅僅是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服務於國家戰略,更重要的是增強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的能力,對上海品牌的大力挖掘能夠為上海文化走出去提供基礎條件。中國社科院哲學所副研究員劉悅笛表示,我們可以建構一種具有「新的中國性」的文化品牌或者文化形態,既可以被全世界文化所認知、所認同、所理解,同時也能傳達中國文化本身的特質。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22期第1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是「非遺」替別人背了鍋,還是自己出了問題?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