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度暫緩對進口光伏產品強征關稅

印度暫緩對進口光伏產品強征關稅

日前,印度財政部發布公告,根據奧里薩邦高等法院申訴令的臨時指令,暫不強制執行針對中國、馬來西亞等國太陽能產品的保障性關稅政策。

7月30日,印度財政部曾宣布,對中國、馬來西亞及部分發達國家的太陽能電池(無論是否封裝為組件)徵收25%的保障性關稅。首年(2018年7月30日至2019年7月29日)稅率為25%,2019年7月30日至2020年1月29日降低為20%,2020年1月30日至2020年7月29日稅率為15%。

「25%的防衛性關稅本就是個兩面不討好的設計。」集邦新能源研究中心分析師分析指出,此番關稅徵收一方面無法阻止低價電池片和組件繼續銷往印度,另一方面也會提高印度本土的電站開發成本,衝擊本土市場需求。的確,在關稅政策發布之初,便有中國組件生產企業表示,將利用在泰國、越南等國家的產品向印度供貨,從而避免高關稅帶來的價格影響。

此外,中國海外安全研究所研究員徐雯也表示,雖然保障性關稅的目的在於保護本土企業,但印度本土製造業不足,難以支撐起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徵稅關稅可能一定程度上會使印度光伏企業有機會提高市場佔有率,但短期來看,由於印度製造業和基礎設施發展相對落後,產能供應不足,仍需依賴進口國際產能。」

事實上,不僅僅是光伏製造業,印度本土大量中小型可再生能源企業的生存環境都面臨著嚴峻挑戰。據印度媒體報道,當前,大量缺乏資金的中小企業難以參與印度政府部門的電力項目,這一方面限制了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削弱了企業貸款融資的能力,形成惡性循環。

資產出售、取消發債、暫停募股的消息更是在印度光伏企業中屢見不鮮:目前,擁有685MW可再生能源裝機的印度太陽能開發商Essel Infra以及Shapoorji Pallonji集團旗下400兆瓦的太陽能項目都在計划出售相應資產也正在談判出售其資產;去年9月便宣布首次公開募股(IPO)的ACME Solar也因投資者缺乏興趣而被迫推遲IPO;Mytrah Energy日前也宣布取消3-5億美元的債券發行工作。有國際知名諮詢公司高級顧問指出,隨著許多中小企業自行出售資產,印度處於開發狀態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將會縮減,這可能導致印度無法實現到2022年可再生能源產能達到175GW的目標。

據悉,7月31日,印度北方邦暫停了1GW的光伏項目電站競標。8月初,印度太陽能集團SECI已完成的3GW招標項目中有約2.4GW也宣布取消。「雖然兩個項目給出的原因都是『價格過低』,但本土政策搖擺不定疊加連續的標案叫停,市場氣氛會受到影響,印度後續需求能否維持穩定成長從而達成2022年太陽能裝機100GW的目標,還需觀望。」集邦新能源分析指出,此前根據7月30日起強制徵收保障性關稅預測,2018年印度的光伏市場需求可能會下降到8.5-9.6GW。目前,隨著防衛性關稅暫緩實施,印度後續進出口狀況有望維持穩定,印度光伏市場的價格可能面臨進一步下行。「印度2018下半年需求仍有機會達到5GW,全年需求在10GW上下。當然,這也要視第三季的進口狀況而定。」

同時,徐雯特彆強調,當前的暫緩實施並不意味著相應關稅政策的取消,後續市場仍存在諸多變數。

而對於全球光伏市場下一步的不確定因素,集邦新能源分析師也表示,在印度貿易壁壘暫時緩解後,最大的變動仍是歐盟與中國達成的光伏產品限價限量(MIP)協議是否將如期於9月3日到期。「若MIP到期後立即終止,可能帶來新一波的全球性價格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能源參考 的精彩文章:

美對土耳其鋼鐵加稅或殃及本國能源基建

TAG:國際能源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