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門道】紐約時裝周辦成了中國時裝周,國牌是如何越洋鍍金的?

【門道】紐約時裝周辦成了中國時裝周,國牌是如何越洋鍍金的?


華人時裝品牌即將刷屏2019春夏紐約時裝周,這是中國時裝設計話語權的崛起還是紐約時裝周老氣橫秋明顯衰退?


2019紐約春夏時裝周(New York Fashion Week: The Shows)將於9月5日至9月15日之間舉行,中國風即將「刮」遍今年的紐約時裝周。



如果仔細看2019紐約春夏時裝周官方日程,你會發現華人時裝品牌佔到時裝周的四分之一。繼李寧走紅紐約時裝周之後,近百場時裝秀、品牌活動的時裝周行業盛事,今年將迎來更多中國時裝品牌,據初步統計目前已有20多個華人品牌入選官方日程,其中既包括李寧、Calvin Luo等發跡紐約時裝周的常客,也有像Angel Chen這樣首次登上紐約時裝周的獨立設計師品牌,甚至國內擁有相當成熟商業模式的本土時裝品牌JNBY,亦登上今年9月紐約時裝周征途。



面對數量眾多的中國品牌,外界可能要感嘆如今紐約時裝周快變成中國時裝周了。但與此同時,近年來由於流失了諸如Public School、Proenza Schouler、Tommy Hilfiger,Victoria Beckham等重量級「老客」,行業內對紐約時裝周的地址和重要性的擔憂和疑慮更是不絕於耳——在宮廷劇延禧攻略、如懿傳刷屏之後,是否意味著中國風設計全面走紅紐約時裝周?中國品牌大量進軍紐約時裝周,算作中國風設計時尚話語權的信號,還是紐約時裝周衰退的前奏?





一紙協議


把更多中國時裝品牌推向紐約時裝周




籠統說來,中國品牌之所以如此浩蕩地進軍紐約時裝周,源於2017年,紐約時裝周背後的主腦之一——CFDA(美國設計師協會),和中國一家名為迅馳時尚的品牌管理、顧問公司簽訂了為期五年的戰略合作協議,而迅馳時尚的Logo,也因此正式出現在了紐約時裝周的官方合作夥伴名單中。




自從CFDA和迅馳時尚簽署合同的那一刻起,便意味著類似的中美聯姻的案例將愈加增多——但CFDA為何要有此般動作呢?


那便先要從CFDA的角色和運營模式說起。


儘管在時間排期上,由於1998年Helmut Lang的緣故,意外改寫了四大時裝周的時間順序,將本來排於巴黎、米蘭,倫敦之後的紐約時裝周,提升到了如今打頭陣的位置,但此舉也對紐約時裝周的未來埋下了隱患——一位國內買手表示,巴黎依然是全球各大零售商買手的核心匯聚地,這種情況導致紐約時裝周的局面有些尷尬:論及參與紐約時裝周的品牌,稀缺性不大,而目前不少知名品牌亦紛紛撤退,進而讓原本就處於相對尷尬位置的紐約時裝周,變得更如履薄冰。


的確,如果說米蘭時裝周、巴黎時裝周依靠強勁的超級品牌陣容,進而保持自己江湖地位難以撼動,而倫敦則因為新生品牌力量尚且能吸引目光,那眼下的紐約時裝周的定位則越發模糊。儘管紐約時裝周所代表的北美市場仍舊重要,但從增長的角度看,CFDA必須有所動作。


2001年,原本是紐約時裝周承辦方的CFDA,將主辦權出售給了美國娛樂、體育業的巨頭之一的IMG(2013年被美國老牌演藝經紀公司WME併購後,成立WME | IMG),此後於2004年到2014年,CFDA退出紐約時裝周。直到2014年後,CFDA因收購了針對時裝企業用戶推出的日程發布、協調工具Fashion Calendar,才正式回歸紐約時裝周。


根據CFDA目前唯一對外發布的2015年度報告,該非盈利組織旗下,來自針對品牌客戶服務的Fashion Calendar的付費訂閱收入為150萬美元,佔總收入13%;教育、諮詢、活動募集基金的收入為730萬美元,佔總收入比的62%,其餘收入則來自於諸如CFDA大獎等行業活動。


而這其中,官方宣稱其88%的營收都用於提升Fashion Calendar訂閱會員的業務中。由此可見,CFDA需要擴大業務範圍,從而保證自身的運營增長和紐約時裝周的額外增長。


和迅馳時尚的合作,自然而然進入了CFDA的視野,因為和這家中國企業的合作,意味著能為CFDA和紐約時裝周吸引到中國這塊巨大的市場。更何況,在這片市場上,有著大量嗷嗷待哺「金主」品牌的需求。






中國品牌


仍算不上紐約時裝周的真正主角




今年2月,在2018紐約秋冬時裝周上,一度被邊緣化的國產運動老牌李寧,靠著一場出人意料的時裝秀,博取了各大時裝媒體的頭版頭條。在隨後的3月份,李寧的股價持續走高,於3月13日午間報出8.08元/股的六年來歷史最高價,相關分析稱,李寧之所以能有如此表現,紐約大秀和相關係列的預售熱潮功不可沒。




除了李寧,另一被坊間戲稱為「老大哥」品牌的太平鳥,亦參與到了彼時的紐約時裝周。而幕後的操刀人,除了大名鼎鼎的天貓,其次就是迅馳時尚。




而眼下,類似狀況將再度上演紐約時裝周——第二季紐約時裝周中國天貓日上,迅馳再度和天貓合作,包括JNBY、獨立設計師品牌Angel Chen、獨立運動品牌Particle Fever將列席本次紐約時裝周The Shows日程。


當然,更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天貓中國日冠名及部分中國品牌,進入的仍是由IMG主辦的New York Fashion Week: The Shows日程,而非New York Fashion Week: Women』s日程。相對於前者,後者的日程名單上包括了Tory Burch、Marc Jacobs,Michael Kors等明星級別和受CFDA「加持」的認證級品牌,而前者雖然在部分新興設計師上和前者名單有重疊,但中國本土品牌卻不在重疊的範疇內。


這亦是外來的中國本土品牌在紐約時裝周上的「特殊待遇」,坦白講他們只是紐約時裝周上的「外來過客」,和Sandy Liang、Calvin Luo等同樣是華裔創立的品牌不同,他們是已經得到CFDA認可的「會員」,只不過是頂著華人血統創始人的名字。

從這個角度說,大量中國品牌登陸紐約時裝周,並不完全意味中國時裝設計話語權的崛起,也難以定論紐約時裝周的沒落,而更多是一種純粹的供需關係。


「品牌加入或者離開時裝周,均屬於品牌的獨立選擇。雖然有品牌離開,但今年9月份像BV、YSL等品牌把發布會搬到紐約,登上了紐約時裝周。至於大量中國品牌登陸紐約時裝周,在我看來更多是時裝周商業運作的一種模式,但是紐約時裝周有IMG與CFDA兩個官方日常. 但是受國外主流媒體關注的還是CFDA的日程,也是大品牌的選擇上的日程. CFDA是美國服裝協會創辦的對於品牌的選擇門檻比較高,而IMG是一個商業性非常高的日程門檻也比較低也是一些國內品牌選擇上的. 國內很多商業品牌對國外媒體的關注訴求較低,而是將在紐約時裝周辦秀的素材用給國內的市場. 但是我認為相對於年輕品牌來說,一次性嘗試或者頻繁更換辦秀的地點節奏並不是一件好事。」Calvin Luo說。




錢還是名


中國品牌能從紐約時裝周得到什麼?




無論被安排在時裝周的哪個品牌梯隊、是客還是主,是過還是留,中國本土品牌、新晉獨立設計是品牌能夠在紐約時裝周上亮相,潛在的利仍大於弊。


對於獨立設計師而言,通過參與到海外主流時裝周,最大的收益莫過於能獲取當地及輻射區域市場買手、媒體資源的注意力,從而推動其商業發展——從2017秋冬系列開始,Angel Chen曾在米蘭時裝周連續發布三季作品,且之前曾在倫敦、巴黎開放過Showroom,而本季轉戰紐約,無疑對其進一步開拓北美這塊新市場有一定助力。




「我們對美國市場很好奇。Angel Chen的品牌調性於美國市場的風格應該是相當契合的,我們也想實地感受一下美國(市場)給到我們新系列的反饋。另外,因為我們品牌的天貓官方旗艦店正在籌備中,期間天貓提出邀請我們參與中國日的提議,且給了我們許多支持與幫助,直接促使了我們更願意去到紐約嘗試一下。」Angel Chen對此次移師紐約時裝解釋道。 


「從製作公司、公關公司、經紀公司等等層面來說,紐約的時尚產業鏈非常發達,同時具備包容性與多樣性,(在這裡)有國際性的一線大品牌、頂級商業品牌,也有獨立設計師品牌,而且美國本土媒體數量多。」在提及關於紐約時裝周的優勢時,Calvin Luo說道。


相較年輕的獨立設計師品牌需要更多的機會擴展商業版圖不同,已經有一定規模的國產服裝品牌,則更多地是尋求一種品牌升級。近年來,包括太平鳥、李寧、梅花運動服、ME & CITY,海瀾之家等國內品牌,無一都靠著設計更新、形象升級、推出子品牌等手段,吸引新的年輕客群。而紐約時裝周是這場升級之路中,同時是最理想的一站。


「雖然國內這幾年的時裝周氛圍很好,尤其是上海時裝周,但相比國際重要的時裝周而言,模特、妝發、造型,以及國際媒體方面,肯定還是稍遜一籌的。這個是形象上營造的優勢。」 時裝評論人、時堂SHOWROOM SHANGHAI創始人暨首席執行官林劍表示。另外,在他看來,相比較於巴黎和米蘭時裝周的高門檻和運營方式不同,紐約時裝周有迅馳時尚和CFDA的合作備案,讓中國品牌進入紐約時裝周的門檻,自然是順暢許多。






對此,Angel Chen亦有相近看法:「對於中國品牌來說,紐約時裝周作為(四大時裝周中)最年輕的時裝周,開放度和活力與相較於歐洲經濟放緩的市場來說,是不錯的選擇。」而談及原本紮根紐約時裝周的部分品牌陸續出走的現象,她進一步解釋說,這部分品牌到了一定規模,更需要歐洲的媒體和國際買手資源,以此推動品牌發展。


在行業內被質疑老氣橫秋的紐約時裝周,僅僅是一個靠出賣出身的沒落貴族嗎?而國內傳統服裝企業,也只是借著留洋紐約一趟,鍍個金而已嗎?


「紐約時裝周的國際地位,原本就弱於巴黎。我更傾向於把紐約時裝周看作是對北美市場的輻射。對於想要進入北美市場的品牌來講,紐約肯定是首選,而不是巴黎。我看了一下2月紐約時裝周上,參與到中國日的部分品牌的表現,兩個上市公司股價的表現還是很搶眼的,另外兩個品牌在北美渠道的拓展,以及對國內線上和線下的零售上的表現也可圈可點。」林劍說。


但紐約時裝周也絕非中國品牌的萬靈丹,在林劍看來,「中國日」本身對品牌有一個篩選的過程,基本上都能通過一次在紐約的露臉,將效應放大,但前提是這些品牌都屬於本身做好準備的。而對於那些準備並不充分的品牌,想通過紐約時裝周獲得顯而易見一勞永逸的收益,則恐怕比較困難。



可以預料的是,未來會有更多中國品牌加入到紐約時裝周,能否未來成為常態甚至延伸到倫敦、米蘭、巴黎,這還是個懸案。對此,Calvin Luo預料很可能如此模式將成為常態。



知名時裝評論人林劍則持觀望態度:「這一季的中國品牌紐約井噴,應該是個例。我們時堂也經歷過這樣的過程,爆紅之後,品牌盲目一窩蜂都上。結果就導致後續結果喜憂參半。去紐約,肯定要對自身品牌有個預期,究竟就撬動國際形象、拓展北美市場,還是帶動本地線上以及線下的銷售,都要有個策略性地準備。參與紐約時裝周的中國品牌可能會越來越多,但會更趨於理性,不僅僅只是時裝秀,會選擇展會、Showroom、Presentation等多種更適合自己品牌的形式。」





本期作者:錢沐炻


資深媒體人、數字營銷專家


專註時裝行業、奢侈品品牌研究




版權聲明


本文系騰訊時尚旗下時尚商業評論


《門道Fashion》獨家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沒看過癮?本周熱門餵飽你




瘋狂的亞洲豪門震撼了好萊塢…《摘金奇緣》可不是一部《小時代》




關曉彤辛芷蕾都Pick什麼樣的氣墊粉?(編輯親測10隻年度爆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時尚 的精彩文章:

Dover Street Market Beijing以全新的內部空間迎接時尚人士
吳宣儀孟美岐退團,將與程瀟重組?沒想到她是這樣驚艷全場的……

TAG:騰訊時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