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劉素雲老師:我們作為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一定要和氣,各修各的門。

劉素雲老師:我們作為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一定要和氣,各修各的門。






我們說說禪凈不二。
 

這個禪凈不二就在我家就有體現,因為我的姑娘、姑爺給我的感覺,他們修的是禪宗,我修的是凈宗,就在這中間也有小小矛盾,就這些年也不是風平浪靜的。

現在我一看這個我就明白了,禪凈不二,就不但是密凈不二,禪凈也是不二的。


 


《大集經》上是這麼說的:「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就阿彌陀這幾個字,是無上深妙禪。一層層說,阿彌陀佛不但是禪,完了是深妙禪,這又加了一個層次,禪的上面加了一個深妙,然後深妙上面又加了一個無上,無上就是頂尖了唄。你說這阿彌陀佛和禪是不是一?它是一不是二,不要再打仗了,不要再爭論了。「可見持名不但是禪,且是無上深妙之禪。因為此禪,不待參究,當念即是」。




原來我對禪宗不太了解,因為我女兒她是,現在說就是去年的春節和今年的春節,春節前兩次去江西去坐禪。你看坐禪坐禪,我理解肯定是禪唄。她是第一次去的時候是坐禪四十九天,反正連來帶去是兩個多月。我記得第一次去坐禪坐到三周左右給我來個電話:

「媽,我不坐了,我要回去了,受不了。」可能挺苦的,盤腿坐腿疼,我估計大概是這些。

我當時我就說了,我說做什麼事都要有毅力,既然去了就應該堅持到底。還好,她的丈夫,那就是我的姑爺也鼓勵她,妳不可以回來,妳必須得堅持到底。就這麼的我倆這一夾擊,她就沒回來,就把四十九天禪堅持坐下來了。但是中間,她說她有缺課的時候。她告訴我,那時能堅持下來的,到最後四十九天圓滿的,就四個居士,其他全是出家師父。我還表揚她,我說妳真不錯,四個在家居士就有妳一個,我說儘管中間有點小缺課,我說以後那會繼續努力的。結果今年春節前她又去坐禪去了,這回四十九天禪坐得相當好,回來我能看出來,效果非常好。她告訴我:「媽,這次我去坐禪,四十九天,我一支香都沒耽誤。」她說有一天師父派我去送一個師父上另一個寺院,我都可惜我今天這個禪坐不上了,完了後來我想,既然師父讓我去送,他喜歡讓我送,我就送吧。她說唯獨那天,她說那不是我缺課,是派我任務了。完了她說,一次沒遲到過,一次沒早退過。她自己也說:「媽,這次我坐完禪,我覺得渾身特輕鬆,情緒都變了。」
 


所以我說,禪和凈土沒有矛盾,我是他們修什麼我不干擾,我從來不說三道四,我很支持。我修的這個,他們有點想法,有時候有點小說法,但是動搖不了我。現在這些問題都解決了,我不干擾他們是一直的,他們現在也不說我了,也很支持我。
 


譬如我這次來香港,我跟我姑娘說,我說姑娘,我要去香港一周,能不能回來照顧妳爸爸?當時一點奔兒沒打,馬上回答:「能,行。」所以我這次來香港就非常順當,如果我姑娘要不去照顧她爸爸,那就是她不願意讓我上香港來,我來肯定會有點小障礙的。這次一點障礙沒有,非常高興利索答應我,回去照顧她爸,這樣我就來了。所以你看,在我們家都有體現。如果說他們對我有些什麼想法、我對他們有些想法,我們自己家就得亂了,亂套了是不是?我說你那禪不對,他說我的凈土不行,我們沒有這個爭論,從來沒有辯論過。




夏蓮居老居士曾經說過:「念佛即是自心現」。

自心現是什麼?就是自性,你念佛就是念你的自性。

又如臨濟禪師常說的「孤明歷歷」,咱們聽老法師講經的時候聽過這個詞句,孤明歷歷。念佛人如果萬緣放下了,一念單提,什麼叫一念單提?就是阿彌陀佛,沒有別的念,這叫一念單提,這就是「孤」,孤明歷歷的孤就是這麼解釋。是清清楚楚,凈念相繼,便是「明歷歷」。可能沒有解釋之前,有同修不太知道孤明歷歷啥意思?孤就是一念單提,然後明歷歷就是清清楚楚、凈念相繼,合起來就是孤明歷歷。又這個孤就是《金剛經》里說的無住。《金剛經》里最著名的一個句子就是「無住生心」,是不是這樣?這個孤就是《金剛經》的無住,它是一個意思,明歷歷就是生心,無住生心。故持名即是無住生心。元朝的中峰國師說:「禪者,凈土之禪。凈土者,禪之凈土也。」這是中峰國師說過的。一聲佛號一聲心,念佛即是見佛時,見佛即是成佛時,禪凈不二,因果同時,超情離見,不可思議。這回我跟大家講完了之後,咱們可千萬記住,密凈不二是一,禪凈也不二也是一。不管別人怎麼樣和我們論,我們不要和人家論,因為道理我們清楚了,不必去爭論。
 

關於密凈不二、禪凈不二,我們上面說了這麼多,目的是什麼?就是要解決門戶之爭的問題。上午師父在講課的時候也說了門戶之爭,這個東西太可惡了,真是害人。各門各派都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我們是一個老師的學生,是不是?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學生。你說哪個老師願意看見自己的學生在這爭、斗,誰也不服誰,你高我低的?老師絕對不願意看到這個景象,我們這麼做真是對不起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就像我們一個家庭似的,做為父母,他下面有幾個孩子,他希望他這些孩子們團結、和諧、健康,是不是這樣?哪有父母希望這幾個孩子互相打、互相殺,誰也不服誰,那父母多傷心!是不是這樣?我們做為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一定要和氣,各修各的門,各門都興旺起來了,整個佛法不就興旺起來了嗎?不要排斥。如果我們再繼續這樣你爭我斗的,互相排斥,真是我們對老師的最大不敬,我們對不起本師釋迦牟尼佛,對不起兩土導師苦口婆心的教誨,我們就不配做佛陀的弟子。
 


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禪密凈的關係的問題,不以凡夫知見妄加評論。我們的見解是凡夫之見,我們不要妄加評論,造作罪業。




《金剛經》上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這一句佛號明明朗朗,不斷不滅就是生心。這無住生心本是登地菩薩才做得到的事,但是凡夫老實念佛,不知不覺,暗合道妙,不住萬緣,生心不息,你就等於地上菩薩了。所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這段話聽明白了,你的信心是不是應該無比的堅定?就這個境界是登地菩薩的境界,我們如果老老實實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我們得到的結果是什麼?暗合道妙,就有時候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不知不覺你就暗合道妙,你就和佛的頻道相通了。你說這是多麼好的事情,你和登地菩薩的境界就一樣了,多了不起!你說這麼好的方法,我們為什麼不採取?




@圖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素雲語錄 的精彩文章:

每日開示:請保持你的單純!
每日開示:生活的真諦在於創新

TAG:劉素雲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