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始皇陵為何千百年從沒有被盜過?中國西部一村莊挖井時有神發現

秦始皇陵為何千百年從沒有被盜過?中國西部一村莊挖井時有神發現

在中國的歷史上,秦始皇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於公元前246年登基,他用了8年時間逐漸掌握了實權,開始了他對六國的征服。從公元前230年秦滅韓起,到公元前221年秦滅齊國,短短几年時間,秦始皇就統一了中國。中國從此正式進入都縣制社會,秦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

然而,因為種種原因,秦王朝很快亡於秦末農民戰爭。隨後,漢朝建立,大秦王朝就此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秦始皇的突然離世,帶走了很多秘密,有些秘密恐怕只能到他的陵墓里去尋找答案了。秦始皇陵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園。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13歲(前246年)即秦王位,即位後不久,就在驪山開始營建陵墓。統一天下後,又從全國徵發來七十多萬人參加修築。直至秦始皇死葬時(前210年)還末竣工,秦二世時又接著進行了兩年,前後費時近四十年,真可謂工程浩大。

另據史書記載,秦二世在封閉秦始皇陵的時候,下令始皇宮內的宮女,凡沒有子女者,都要殉葬;為了防止泄密,凡參加修造墓室的工匠,不待他們出來,就封閉墓門,活埋在陵墓里。就這樣,秦始皇把他生前的榮華富貫全部帶人地下。

秦始皇陵規模宏偉,陪葬品豐富奢華,當時許多人都對陵寢中的財寶「非常關心」。據《漢書》和《水經注》記載,公元前206年,項羽攻人威陽城,曾以30萬人盜掘秦陵,大肆劫掠財物,30萬人運了30天還沒有運完。他還縱容手下兵將,將秦始皇陵墓鑿毀。據悉,項羽在挖掘過程中,突然一隻金雁從墓中飛出,這隻神奇的飛雁直朝南飛去………

秦始皇陵的神秘還在延續。此後不久,又有牧羊人尋找遺失的羊,持火把進入墓穴,不慎將陵墓徹底燒毀,大火延續燒了90天都沒滅。據說,方圓數十里的陵區地面,也隨著一些陪鄰坑和陪葬墓的坍塌而下陷了好幾米。

此後,東漢末年赤眉起義軍、魏晉後趙時期統治者石勒和石季龍、唐朝末年黃巢起義軍等都盜掘過始皇陵。雖然記載秦始皇陵被盜掘的史料很多,但也有人認為始皇陵的地宮始終沒有被真正打開過。

司馬遷寫《史記》時距秦始皇入葬僅百餘年,《史記》中有專門篇章論述秦始皇,但對陵基被毀一事,卻隻字未提。眾所周知,司馬遷秉筆歷史,極其縝密,如果發生項羽盜墓,他怎會不附上幾筆?

其實秦始皇為了墓室防盜做了很多工作,歸納起來有「三重門」。

第一重門:含沙射影門。據說地宮的周邊填了一層很厚的沙子,形成沙海。這是秦陵地宮的第一道防線,如果盜墓者挖洞進入秦始星陵外景墓室,就會被流沙埋沒斃命。

第二重門:暗器陷阱門。皇陵中設有暗弩,盜賊進入秦陵觸動機關時,強弩射出利箭,無人可躲。與暗弩配合的還有陷阱等機關,盜墓者即使不被射死,也會掉人陷阱中摔死。

第三重門:水銀巨毒門。秦陵地宮中有大量的水銀,水銀蒸發的氣體中含毒,也會把盜墓者毒死。由此可見,秦始皇陵的防盜體系是相當嚴密的。

也正是因為有以上三重驚世駭俗的防盜措施,據現代考古證明,秦始皇陵地宮仍然完整地保存在封土堆下,幾千年來未被盜掘。

1974年初春,嚴重的旱情威脅著中國西部八百里秦川,坐落在驪山腳下的西楊村也不例外。西楊村生產隊隊長楊培彥和副隊長楊文學決定帶領村民打井自救。當挖到兩米多深時,出乎意料地發現了一層不常見的紅土,很像燒窯的蓋頂。他們也不以為意,當挖到4米深時,井下有人發出驚呼:「瓦盆爺!」擺在面前的是一個陶制人頭,形象極為恐怖。

只見這個人頭頂上長角,二目圓睜,緊閉的嘴唇上方鋪排著兩撮翅卷的八字須。一看到瓦人出現,農民們以為挖不出水,又是這個瓦盆爺作怪,便把它吊起來。不過,在離地面約5米的深處,他們又發現了青磚鋪成的平面台基,同時,還有3個殘缺的弩機和無數綠色的青銅箭頭以及8個殘破的陶俑。

楊培彥和楊文學覺得不對勁,向當地主管部門彙報了。考古專家看了這些「泥娃娃」後當即斷言:這是稀世珍寶!

也就是這6個字,讓秦始皇兵馬俑和秦始墓浮出了水面。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秦始皇陵工程之浩大為史所罕見,成為轟動全球的「第八大奇蹟」。

不過,我國現在並沒有開挖秦始皇陵墓。原因很簡單,兵馬俑發掘出來之後一個小時它身上的七彩顏色就退了又如馬王堆辛追濕屍変幹了,北京十三陵中挖出來的一盤藕片更是化成灰了。挖掘就意味著毀壞,在現代技術還沒有成熟的情況下,如果這些寶藏在地下能得到更好的保護,那不妨讓他們多沉睡一會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孤人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通天門下有隻白猿,貌似膽小,卻在千年以後,給三界帶來一場大劫

TAG:孤人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