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八桂最美國防人」事迹摘登

「八桂最美國防人」事迹摘登

原標題:「八桂最美國防人」事迹摘登


矢志擁軍的支前模範廖乾衛:


憑祥市70多歲的擁軍模範廖乾衛雖腿腳不便,卻堅持把擁軍當作一生的大事來做。他常說,軍民情,不僅是魚水情,更是家國情。

作為生產隊長的廖乾衛,在一次執行邊境作戰支前任務中不幸負傷,失去一條腿。「當時就是解放軍救了我,送我到部隊醫院,幫我裝了假肢,讓我重新站了起來。」廖乾衛說。


不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廖乾衛的心始終與部隊官兵貼在一起。逢年過節,他總要到部隊走訪慰問,土雞、粽子、沙糕,自己有什麼,他就往部隊送什麼。


擁軍50多年,廖乾衛深深感到個人擁軍力量十分渺小。為此,他不但帶領一家人擁軍,還發動邊民擁軍,為幫助部隊解決實際困難,創建「憑祥市社會擁軍小組」。


2017年,廖乾衛把自家客廳建成一個農家擁軍「陳列館」,牆面上,一張張照片、一面面錦旗、一份份榮譽,都是他滿滿的牽掛。

建功海疆的軍艦「兵王」徐勝友:


今年4月12日,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閱兵,作為漢中艦輪機班班長的徐勝友當時就站在方陣之中。


入伍25年,西沙、南沙和北部灣都留下徐勝友為祖國和人民鎮守海疆的足跡,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榮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二等獎。


徐勝友所在的輪機崗位是戰艦的「心臟」,機艙內悶熱潮濕、噪音震耳,但他一干就是25年,哪怕一點異常的抖動、一絲不正常的雜音,都難逃徐勝友的法眼。


2014年,漢中艦在南海某海域執行海上維權任務。6月的南海驕陽似火,甲板溫度高達50多攝氏度。在狹窄滾燙的艙底,待一會兒就汗如雨下,但徐勝友帶領輪機班堅持24小時值守,時刻嚴陣以待,及時排除故障,成為機艙里的「定盤星」。

徐勝友不僅個人技術精湛,還是甘為人梯的好班長。他認為,一人有本事不算本事,要讓全班的人都有本事,那才是真本事。他通過手把手教授輪機操作方法和維修經驗,帶出一茬茬專業技術過硬的輪機兵。


「戰爭沒有預告沒有綵排,能戰方能止戰,只有時刻準備打才能不挨打!」這是徐勝友常說的話。


紮根基層的專武幹部曹天穎:


44歲的曹天穎是博白縣龍潭鎮武裝部部長。臉龐黝黑,身材瘦削,一身洗得發白的軍裝,讓他在隊列中顯得格外顯眼。


已在平凡工作崗位上默默奮鬥15個春秋的曹天穎,被當地幹部群眾稱為「最美基層武裝部長」,他所帶領的基層武裝部被玉林市評為第一批「基層武裝部正規化建設達標單位」。

完成好徵兵任務,鄉鎮武裝部是關鍵。曹天穎堅持一季徵兵全年做、精細做、跟蹤做,對鎮里的適齡青年情況瞭然於心,每年徵兵都保質保量完成,而且注重積極配合部隊做好在役士兵的思想工作,鼓勵他們安心服役,建功軍營。15年來,曹天穎為部隊選送兵員153人,沒有一例責任退兵,先後有12人提干、38人轉改士官、21人立功。


這些年,曹天穎始終清白做人、清廉做事。「每年徵兵,曹天穎只看徵兵質量,不看關係情面。只要體檢政審不過關,誰也過不了他那關。」一位鎮幹部如是說。


忠誠奉獻的夫妻哨兵王言鑫、隋愛娜:


桂林聯勤保障中心某倉庫哨所地處大山深處,因位置偏僻、環境特殊,1995年經上級批准,由夫妻擔任哨兵,至今歷經9對夫妻哨兵,故又名「夫妻哨所」。23年來,這個「夫妻哨所」一直是倉庫的一張名片。

2013年初,前一對夫妻哨兵要退伍了,經與妻子商量,王言鑫向組織提出申請,他說:「作為黨員骨幹,哪裡條件最艱苦,哪裡工作最需要,就應該到哪裡去。」


通過組織嚴格考核,王言鑫帶著妻子隋愛娜和剛滿一歲的兒子,進駐大山深處的小哨所,一守就是2000多個日日夜夜。


妻子隋愛娜是山東煙台的一名白領,為跟隨丈夫,放棄了工作。雖然已經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但是哨所的艱苦還是超出她的預期。哨所環境非常潮濕,歷任哨兵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風濕性關節炎;夏天蚊蟲特別多,還經常有毒蛇出沒,但隋愛娜硬是堅持了下來。


「升旗!」王言鑫拉動旗杆上的繩索,五星紅旗在國歌聲中冉冉升起。「敬禮!」一家三口莊嚴地在哨所的旗杆下舉起右手,開啟新的一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高分衛星帶你看香港變遷
中國武術離登上奧運會舞台,還有多遠?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