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著名的邊塞詩,當年背詩用了不少力氣,現在只記得其中兩句

最著名的邊塞詩,當年背詩用了不少力氣,現在只記得其中兩句

雖然在《詩經》中就有了關於邊塞詩的內容,還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動人描繪,但是真正讓邊塞詩成為一種典範詩歌題材的,還是在唐朝。

岑參、高適、王昌齡、李益等諸多的邊塞詩人把邊塞詩寫得動人心魄,寫得意境高遠,寫得情真意切,寫得豪邁壯闊,大大提升了唐代邊塞詩的地位,提升了審美價值。

而其中最著名的邊塞詩,當屬這首七言古詩。當年背詩用了不少力氣,現在只記得兩句。且看: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這首唐詩大家都應該很熟悉了,就是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首唐詩是最精彩的邊塞七言詩之一,也是當年我們學習古詩詞的時候必背詩篇之一。不過由於篇幅相對而言較長,而且有個別字眼比較拗口,使得當年北宋這首古詩的時候,還是廢了不少力氣。時至今日,我們所能記得住的,卻也只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兩句。

這是一首送別詩,但是詩歌中最精彩的部分乃是對於邊疆壯麗景色的描繪。開篇「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寫祖國北方的壯麗山河。這裡靠近北方,最先感受到冬日的氣氛。所以「八月即飛雪」,而且大雪下的還很大,一夜大雪樹枝上都是積雪,「千樹萬樹梨花開」。

北方的氣候是大雪紛飛的,隨之而來的就是溫度了。所以在之後的詩句當中,詩人著重表現大雪來之後的天氣之寒冷。「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雪花隨風飛舞,「散入珠簾」帶來陣陣寒意,以至於「狐裘不暖錦衾薄」。在這樣寒冷的天氣中,將士們的日常操練都受到很大影響,「角弓不得控」,「鐵衣冷難著」。

接下來詩人把視角轉向廣闊天地,「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目光所及之處,都是雪花飛舞都是冰凍三尺,長空萬里都是烏雲密布。而這兩句的陣陣涼意與餞別宴的熱鬧形成對比,「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各種樂器奏鳴,寫出了一派熱鬧的景象,凸顯出將士們的樂觀情懷。

最後是帳外送別。先是渲染場景,「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大雪紛飛,北風凜冽,雪花中紅旗隨風飛舞,發出聲響。而後是告別的場景,「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詩人沒有直接寫場景,而是以「雪滿天山路」寓意送別,表達了對友人雪景歸去漫漫長途的擔憂。

最後的畫面定格,「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友人離去,詩人悵然若失,只看到滿山的馬蹄印。此時就像是一幅離別的場景,再加上背景的悠悠,頗有幾分抒情詩的味道。

這首古詩是岑參的經典代表作,也是唐代邊塞詩最精彩的作品之一。岑參對於北國風光景色的描寫,對於送別友誼的描寫,都堪稱絕世經典。當年我們都曾經學過此詩,遺憾的是今日的我們都已經忘卻。不過偶爾想起「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感悟到那份詩情,也算是不辜負當年的苦心背誦了。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蘇軾這首宋詞化用唐詩名句,卻寫出最美江景,遊覽西湖必要吟誦
若你在外獨自打拚感到疲憊,不妨讀一讀蘇軾這首經典宋詞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