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滄州之千年古縣

滄州之千年古縣

東光縣

東光縣位於滄州市南部,東隔漳衛新河與山東省寧津縣相望,西與衡水市阜城縣以南運河為界,南及西南與吳橋縣、景縣接壤,北及西北與南皮縣、泊頭市毗連。東光,自漢高祖置縣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城歷經風雨,飽經滄桑,成就了千年古邑、文化名城、商貿重埠之美譽。

東光縣境,春秋戰國時期為齊、燕交界之地,秦朝由巨鹿、濟北兩郡分轄。

漢高祖四年(前203年)始置東光縣,屬幽州勃海郡。建初四年(79年)東光縣改隸樂成國。漢和帝永元七年(95年)屬冀州勃海郡。

三國時期,東光縣為魏國地,屬冀州勃海郡。

西晉時期,東光縣初屬冀州勃海國。咸寧三年(277年)廢國改郡。太康十年(289年)改隸冀州清河國。太安元年(302年)還屬冀州勃海郡。

南北朝北魏時期,太安四年(458年)渤海郡治遷至東光縣。

隋朝,東光縣初屬冀州渤海郡。開皇三年(583年)改隸冀州。開皇九年(589年)置觀州,東光縣屬觀州。大業二年(606年)廢觀州,東光還屬冀州。大業三年(607年)改隸平原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觀州,東光縣隸屬觀州。貞觀十七年(643年)廢觀州,設河北道,東光縣隸屬河北道滄州。貞元二年(786年)河北道設景州,轄東光縣。長慶元年(821年)廢景州,東光縣還屬滄州。長慶二年(822年)再設景州,東光縣復屬之。太和四年(830年)又廢景州,東光縣屬滄州。景福元年(892年)復置景州,東光縣遂屬景州。

五代時期,東光縣屬景州(後改景州之名為定遠軍)。後周世宗顯德二年(955年)東光縣改隸滄州。

北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東光縣改隸河北東路定遠軍。景德元年(1004年)定遠軍改稱永靜軍,繼轄東光縣。

金初永靜軍升為景州,東光縣為其所轄。大安年間(1209—1212年)景州更名觀州,仍轄東光縣,屬河北東路。

元至元二年(1265年)改觀州為景州,屬河間路,轄東光縣。

明初東光縣為京師河間府所轄。洪武七年(1374年)廢東光,併入阜城縣。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東光縣,屬河間府景州。

清順治五年(1648年)設直隸省,東光縣屬直隸省河間府景州。雍正七年(1729年)升河間府滄州為直隸州,增領東光縣。雍正九年(1731年)東光縣改隸直隸省河間府。

鐵佛寺

民國2年(1913年)東光縣屬直隸省渤海道。民國3年(1914年)屬直隸省津海道。民國17年(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東光縣屬河北省。民國26年(1937年)東光縣屬河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專區。

民國27年(1938年)東光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東光縣屬冀南第六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0年(1941年)初東光縣屬冀魯邊區一專區。

民國33年(1944年)1月冀魯邊區同清河根據地合併,組成渤海區。同年4月東光、吳橋、南皮三縣合併建立東南吳縣,屬山東省渤海區第一專區。

民國35年(1946年)2月東光、南皮、吳橋三縣恢復原建制,東光縣仍屬山東省渤海區第一專區。1949年8月山東省渤海區第一專區改稱滄南專區,繼轄東光縣。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5月撤銷滄南專區,東光縣劃屬山東省德縣(州)專區。1952年11月東光縣劃歸河北省,屬滄縣專區。

1958年6月滄縣專區併入天津專區,東光縣改隸天津專區。同年12月天津專區併入天津市,同時撤銷東光縣併入交河縣。

1961年5月滄縣專區從天津析出改建滄州專區,同年7月東光縣恢復原建制,隸屬滄州專區。

1970年滄州專區改稱滄州地區,轄東光縣。

1993年7月,滄州地、市合併為滄州市,東光縣屬滄州市。

元曲公園

至2017年,東光縣轄8個鎮、1個鄉,1個省級開發區,1個紙箱機械包裝園區,9個城鎮社區居民委員會,447個行政村,總人口39萬人。

自改革開放以來,東光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生機盎然,社會事業欣欣向榮,經濟發展突飛猛進,文化積澱更加深厚,城鄉變化日新月異,擁有「中國紙箱機械產業基地」「中國江北塑料第一鄉」「優質棉花產業基地縣」「全國秸稈養牛示範縣」等美譽。

如今,東光縣正舉全縣之力唱響「解放思想、加快轉型、創新驅動、跨越提升」主旋律。不斷優化工業經濟結構,「一區四園」框架基本成形;全面激活社會服務業,唱響「東光服務」品牌;著力拓展休閑旅遊業,打響「東光魅力一日游」品牌。深入推進「六個提升」,提升開發區建設水平,提升城鎮化建設水平,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提升生態建設水平,提升民生建設水平,提升營商環境建設水平,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鼓實幹勁,開拓奮進,為推動東光縣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努力奮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光方誌辦 的精彩文章:

TAG:東光方誌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