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第九屆「百日共修」壽命無常小結開示

第九屆「百日共修」壽命無常小結開示

上師仁波切宣講於2018年8月21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講一些壽命無常的教理。大家學修壽命無常已經接近尾聲,但還未真正明白其重要性,也就是說,沒有明白修生死無常的功德。

無常的修法在所有的佛法當中確實是最殊勝的,也是最能利益我們這些初學者的殊勝法門。偉大的佛陀在經中講過:「多修無常,已供諸佛。」如果多修無常,就是供養諸佛,這是法供養。

佛成道是為了什麼?不是為了自己的解脫,而是為了眾生的安樂。如果眾生能用心修無常,就能獲得佛法的真實意義,所以這是真正的供養諸佛。在所有的供養中,法供養最為殊勝。無論是富貴還是貧窮,每一個佛弟子,甚至每一個人都可以做。但如果修行不如法,於佛於己都是最大的傷害!

你是佛的弟子,從某種角度講,你就代表佛,倘若你修行不如法,就是對佛教的一種毀壞。所以,作為佛弟子就應該如法修行,應該多修無常。如今也有很多類似佛教的行為,有些人遇到殊勝日,就到廟裡燒高香,但心裡盤算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表面上看很虔誠,實際是對佛最大的不恭敬。

無論你是以佛的名義,還是代表佛,若修行不如法,對佛法來說真的是最大的毀壞。如法修行,功德大;若不如法,過患也同樣大。

佛也親口講:「多修無常,得佛安慰。」什麼是無常呢?即諸法的究竟實相。佛法里講,佛是萬法的本性。意為多修無常,能得到佛的安慰,就能得到佛法的加持,佛就在你左右!無常修好了,你的內心再也不會空虛,再也不會有恐懼。

「多修無常,得佛授記。」其實,如果常修無常,將來有一天一定能成佛,不用佛親口告訴你。

「多修無常,得佛加持。」無常是種覺悟,這種覺悟本身就是一種能量。你有這種覺悟之心,才能和宇宙融為一體,才能獲得無限的能量,這都是佛親口所講。

以前有個人問博朵瓦格西:「學佛人想專門修行一個法門,哪種法門最殊勝?」 博朵瓦格西回答:「若專修一個法門,當數修無常最殊勝。」

修持了無常,其他的功德自然會在你的相續中產生。為什麼我們修行不到位?學佛那麼多年還沒有得到佛法的功德和利益?就是因為無常沒有修好。

這裡這麼多人,從早上起床到現在,誰也沒有想過自己會死,就說明我們沒有學好無常。我們是好高騖遠,今天修這個法門,明天修那個法門,還講空性和光明、如來藏,這些都是空中樓閣,對我們真的沒有意義。

大家應該實實在在多修無常。「必死無疑」誰都明白,但是不明白「死期不定」。明日死誰知?當今日精進。什麼時候會離開這個世界,什麼時候會面對死亡,誰都沒把握。捫心自問,今天不會死,你有什麼把握?也許有人說,憑我年輕。這說不定,比你年輕的都離我們而去,大家能看到、聽到的不計其數,所以年輕怎麼了?

還有很多年輕人計劃著自己的人生:百日共修結束之後,我要下山找好工作、好對象,還要成家立業。這都很難說。也許有人會說:「我的身體很棒,沒有任何毛病,不可能今天死吧?」不一定!有的人晚上睡覺前還好好的,結果半夜就走了;有的人早上起來還好好的,不停地洗洗刷刷,盛裝打扮,結果中午就走了。

其實,死亡因素太多了,生命太脆弱了,隨時隨地都可能離開這個世界。生命就在呼吸之間,如同水上的水泡,不會停留太長時間,瞬間就會破滅。

也許你會想:沒事,我有保險,保險也不能保證你不死。也許你還會想:我有上師的加持。如果閻羅王真的派人來接你過去,上師也沒有辦法,你的上師再厲害,也不可能有什麼神通利器,比如阿羅漢等,都沒有逃脫過死亡。

所以,我們沒有不死的理由,心裡都應該有所準備。學好壽命無常的人,死亡何時來臨都不會感到突然,他有準備,甚至有勇氣、有竅訣,面對死亡不會恐懼。如果沒有修好無常,那無論死亡何時來臨,對他來說都是突如其來的。不要說年輕人,即使是老年人也不會例外,面對死亡會感覺太突然,會措手不及。心裡沒有任何準備,也不了解死亡的真相,心裡只有恐懼。但只恐懼沒有用,除了無奈地離開這個世界,你別無選擇。

所以,如果我們真的想修行,想成就,就應該多修無常,早中晚都要修無常,時時刻刻都要修無常。

佛講:「如眾跡中,象跡為勝。」這是比喻,象跡即大象的腳印。大象的腳印很大,很清晰。以前印度大象很多,可能有些人喜歡大象,認為大象是吉祥物,連國王也騎大象,所以認為大象的印跡是最殊勝的。

「佛教之內,所有修行,觀修無常堪為之最。」佛教的所有修行中,修無常是最殊勝的。這是佛親口所說。我講過,現在快到像法時期了,表面上有佛法,實際沒有佛法,表面上有學佛,實際沒有學佛。

現在的學佛人,談空性和境界的特別多,尤其是漢地的有些學佛人,只談空性和境界(我是聽別人說的,也不太了解,他們中有的人去過網路上的一些學修團隊,說那裡談的全是空性)。空性雖好,但若是不了解無常,就無法了解空性;不證悟無常,就不可能證悟空性。再說,空性是超越的境界,對我們來說根本就不接地氣。而無常是我們思維的範疇,對我們來說最接地氣。

我經常對大家講,要把基礎打好,無常這些佛理都是我們思維的範疇,如果多思維,真的會受益,能得到佛法的加持和利益。如果我們不學這些基礎的佛理,只談空性和光明,沒有意義,達不到。最後的結果只能等餓死,沒有別的選擇。所以大家不要虛偽,實在一點,從基礎修起。

多修無常會獲得不可思議的功德。佛親口講的,所有的佛法當中,所有的修行中,修無常堪為之最,修無常是最殊勝的。

佛在《毗奈耶經》中說:「對我的眷屬中,如妙瓶般的目犍連、舍利子等百名比丘,供齋供物,不如剎那間憶念有為法無常更殊勝。」供養當然好,對境多殊勝啊,都是目犍連、舍利子等大阿羅漢,對他們供齋供物,得到的功德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但是,都不如一剎那中憶念無常殊勝。

你們看了、聽了好多節課的無常,也不知道有何感觸。恐怕沒什麼感觸吧?人都是這樣,看的高,都仰著頭往前走,眼前的真正能得到的卻看不見,都跟我們沒有關係。比如今年講的《現觀莊嚴論》,裡面都是佛菩薩的境界,這跟我們這些普通凡夫,都沒有任何關係。

佛在經里講,就好像替別人放氂牛一樣。給別人放氂牛,數了一百頭、二百頭,也跟你沒有關係,因為沒有一頭氂牛是你的。當你真正把一百頭、二百頭氂牛都變成你自己的才行。這是佛經里講的,不是我編的。現在有些人好像就是這樣的,談感受時,大道理講得一套一套的,好像很有信心。但是都沒有用,因為這都不是你自己的境界。

有位居士向博朵瓦格西請求消除惡緣的竅訣,我也遇到過很多這樣的人,有的跑到我面前說,有的通過電話說。以前,我跟大家講過,業力現前的時候像洪水一樣,誰也攔不住,求我也沒有用。無論是佛還是上師,只能教你方法,不能親自幫你解除這些問題。偉大的佛陀也曾經說過:我可以教你解脫的方法,教你解決問題的方法,但能不能解脫,能不能解決問題,還是由你自己。

同樣,我只能教給你方法,不能為你做任何事。也許有些人認為上師一加持就好了,這可能是個別人信念的力量。各人吃飯各人飽,上師吃飯你能飽嗎?如果能,那上師天天吃飯你就別吃了。所以,不要太指望別人。

也有這樣的說法,上師是唯一的怙主,意思也是上師可以教你,可以親口告訴你,佛所傳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現在有很多這樣的人,脖子上戴了很多護身符。如果你沒有正知正見,護身符能起作用嗎?不可能的!如果你有正知正見,內心的信念非常堅定,即使不帶這些也可以保護自己。如果你沒有正知正見,信念不夠堅定,總是飄浮不定,即使脖子上掛滿了護身符,也沒有用,真的起不到任何作用。

護身符是什麼?護身符要麼代表佛之身,要麼代表佛之語,要麼代表佛之意。佛的身、佛的語是什麼?就是戒定慧三學。如果沒有三學的功德,帶這些有什麼用呢?

普通凡夫都是這樣,內心不夠強大,心虛,所以總是往外求,求保佑、求平安、求健康。如果你內心強大,還用往外求嗎?不會的。真正的究竟的佛往內才能找到,往外找根本找不到。所以我再也不會往外尋找,往外求。即使有時禮佛,也是因為感恩佛陀。如果佛不出世、不傳法,我們就無法回歸自性;如果沒有上師的攝受和竅訣,佛法廣大奧妙,我們怎能了知佛法的真諦,怎麼能證悟諸法的實相呢?所以非常感恩佛、感恩上師。所有令我證悟空性的我都感恩,對我有無比的恩德!

博朵瓦格西是真正的成就者,他用自己的一生、自己的生命護持佛法。如果發個護身符、摸個頂就能起作用,那博朵瓦格西很輕鬆地給他人摸個頂,要麼給他人一個護身符,要麼就給他人一個佛頭就OK了(現在有很多人把佛的頭和身分割開來佩戴,這是聽一個道友說的,他說漢地造佛像亂七八糟的,什麼形狀的都有。但藏地造佛像非常嚴格,都有一定的標準,按這個標準造才行,不可以亂造。所以,佩戴身相不完整的佛的頭像是不如法的)。

博朵瓦格西是怎麼回答的?博朵瓦格西說:「你應當屢屢思維死亡無常。」意思是應該經常思維死亡無常。當你的心中生起了無常的觀念,對必定死亡產生定解時,凈除罪業將易如反掌,去除違緣、行持善法也輕而易舉。你行持善法優柔寡斷,消除罪業舉步維艱,雖然天天做晚課,修殊勝的除障法,但業障仍然沒有消除,就是沒有修好無常。

我們修金剛薩垛除障法時,沒有在當下修,而是在散亂的狀態中念的,能與佛相應嗎?佛是平等的,但你的內心是分別的,這二者怎麼能相應呢?如果跟佛不相應,就不可能消除罪障,也不易行持善法。

平時起心動念無不是惡:修法、做課、聽法、上座時,雖然時間很短,但也是妄念滿天飛,內心沒有平靜下來,摻雜著雜念。以這樣的狀態怎麼能領悟佛法的真諦呢?因為內心是散亂的,就像一池渾水無法照出月亮的影子,不可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加持,也無法跟佛法相應。所以,若真想修行,內心要簡單一點,盡量放下分別念,不要增加太多的所知障,減少分別念就是修行。這都是修無常的真實功德和意義。

博朵瓦格西是舊噶當派的一位成就者。舊噶當派的修行人個個都有成就,他們對整個藏傳佛教的影響力都非常大。阿底峽尊者傳下來的弟子及其弟子的弟子,稱舊噶當派,從仲敦巴大師開始是新噶當派。

新噶當派以辯論為主,其辯論特別厲害。他們有一套辯論法,可以將「是」辯成「非」,將「非」辯成「是」,所以他們辯無不勝。但是舊噶當派個性迥然,他們以實修為主,主要修四外加行——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迴過患、因果不虛等。他們修行特別紮實,一代代都這樣傳承,所以舊噶當派的修行人特別有成就,而且成就都特別快,境界特別高。

十多年來,我也是一直在強調基礎,也許有些人會反感:怎麼總講基礎,也不會講別的。我不是不會講別的,但是基礎太重要了,我希望所有與我結緣、跟我學習的弟子,都跟舊噶當派的學修模式一樣,將來人人都有修行,個個都有成就,你們再傳承下去,一代代也都是個個有修行、有成就,所以我處處強調基礎、強調加行的重要性。

基礎打不牢,不可能有成就,最後都會變成佛教的油子——越學越修,心相續跟正法越背道而馳,最後佛法也會敗在這類人手中,現在已經出現類似的人了。有些人雖然學佛,甚至出家十年、二十年了,卻什麼都聽不進,跟誰都處不好。這種貢高傲慢的人,對真正有功德的人,根本瞧不上,也不需要。

社會上有些人特別在意外表、注重打扮,其實這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真正自信的人特別超然、有底氣,根本不需要打扮,也不會矯揉造作,因為自己有這個本事。同理,貢高傲慢的人不可能有真正的功德,真正有功德的人是很低調、很謙虛的。

我看過很多漢地大德的傳記,他們的境界非常高,修行也非常到位,那才是真正的修行,才是真正的成就者。貢高傲慢的人截然相反,有一種說法:傲慢的鐵球上不沾功德水。有些人真的很貢高傲慢,張口就談空性、談神通、談境界。沒有學過般若,也沒有學過《現觀莊嚴論》,何談境界?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每一段的修行境界都有所斷和所證,你能掌握、能懂這些嗎?自己好像很有境界,談的都是空性。什麼叫空性?空性是可以拿來談的嗎?空性是遠離言思的,有何談的?有何說的?只能實修,必須乘坐禪定的火箭,才可以到達空性的太空。

現在很危險,很多現象表明,佛經里也有記載:現在快到佛法隱沒的時候了,佛法隱沒的時候就是這樣,藏傳佛教里講像法時期可持續五百年,時間也不短。相上、表面上有佛法,實際上沒有;很多道場沒有道,很多修行人沒有功德,這就是像法時期即將要到了。如果我們再不抓緊時間、不精進修行,整天懈怠懶惰、放逸散亂、虛度光陰,錯過了這一生,差不多就是像法時期了。所以基礎很重要,基礎打好了,其它的功德自然就會產生、就會圓滿。

我們要多修無常,尤其修壽命無常。舊噶當派的格西總結了三個根本。

第一,必死無疑。以前曾經有很多人採取各種方法想長生不老,這是白日做夢,是不可能成功的,結果一個都沒有留下來,都走了。死亡是最平等的,即使有再大的權力、再多的財產、再聰明、再有智慧,也逃不過死亡。那我們修行豈不是沒有意義了?也不是。對修行人來說,死亡是一種快樂;對沒有修行的人來說,死亡是一種痛苦。

對修行人來說,死亡是一種好的轉折點,通過死亡可以往上走;對沒有修行的人來說,死亡是個壞的轉折點,要往下三道走——這就是區別。佛和上師都沒有講過修行人可以不死。死也是一種顯而無自性的,從某種角度來講也是不真實的,如同戲,如同夢。真正有修行的人,死的時候是充滿信心、充滿快樂的,這是真正有修行的一種表現。

你們看我平時還可以,也在修行,但是我也很怕死。我以前是不怕死的,但是現在我明白了這個不怕是假的。我小的時候裝有道行不怕死——又不是我死,怕什麼;後來長大了也怕死。學佛知道了一些道理後又不怕死了——死的是肉體又不是靈魂,換個身體挺好的。

前幾年經歷了生病,又開始害怕死了。當時我的情況很危險,隨時都會死亡,醫生說現在我的身體就像個瓷娃娃一樣。躺在病床上時我想:自己沒有什麼放不下的。當時只有我的親哥哥在身邊,我跟他說,我真的沒有什麼放不下的。如果要牽掛也確實有很多放不下的,那時有三個老人,有那麼多的弟子,還有我的事業……但是我真的沒有牽掛過,沒有放不下的。

我跟哥哥說:「我也知道死亡的整個過程,要經過什麼我都清楚,但是我唯一擔心的是不知道自己能否在臨終中陰、法性中陰、投生中陰這些階段把握得住,我真的沒有太大的信心。」從那次開始,我又害怕死了,直到現在我還害怕死,因為我還沒有掌握好臨終往生的竅訣,還很難把握得住。

比如突然遇到地震,或坐飛機時突然遇到氣流劇烈顛簸,這時候腦子真的是一片空白,不要說入定,連祈禱都想不起來,那面臨死亡的時候怎麼辦?真的會出現很多恐怖的現象,我不是沒有經歷過。

我還通過晚上做夢,觀察自己對死亡是否有把握。雖然不經常做夢,但只要做夢,一會兒夢見這個,一會兒夢到那個,一片混亂。這就是沒把握住,沒有在入定的狀態。所以我真的很害怕,如果錯失了這個機會,真的就錯過了解脫的機會,我真的承受不起這個後果。所以,我還是很害怕死。

我說我要年輕,要永遠十八歲,這都是開玩笑的,是逗大家開心、逗大家玩的,實際上沒有這個願望。其實學佛人、修行人應該是老的越快越好。我現在四十多歲,我希望自己很快就到五十多歲、六十多歲,但是我現在真的還不想死,還想多活幾年。自己雖然很懈怠,但是還想爭取修行的機會,多給自己充充電,積累點滴的善根,充實自己。這是我的心裡話。

其實說不怕死都是假的。密勒日巴尊者講他原來也是因為害怕死,所以跑到山洞裡修行多年,直到知道死亡的真相之後就不怕死了。這個時候的不怕死才是真正的不怕死。我現在還沒有到那個時候。如果我現在覺醒、覺悟,再不害怕,可能是真正的不害怕,之前都是假的。人真正面臨死亡的時候不可能不怕死,會感覺迷茫、恐懼、無奈,可能還有很多牽掛。

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根本聽不進去。該放下的放不下:「這是我的掌上明珠」「這是我的心肝寶貝」,看看到臨終的時候他能不能救你。你執著他,為他造了那麼多惡業,最後都要你一個人承受,誰也無法替你承擔。

其實,這樣執著對他真的不好。現在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都是掌上明珠、心肝寶貝,被溺愛得自身的很多功能都失去了。這些孩子內心特別脆弱,都特別依賴父母,根本承受不了任何挫折。其實依賴別人是不好的,不要依賴別人。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者,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為什麼要依賴別人呢。

第二,死期不定。這個問題非常嚴重。普通凡夫都不明白死期不定。我剛才已經給大家講了,我們什麼時候會離開這個世界,是現在離開、明天離開、過幾個月離開,還是過幾年離開,誰都無法掌握。死期不定對每個修行人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了解了死期不定,對死期不定生起了定解,修行就容易了。

世間人也說要把每一分鐘都當作是生命的最後一刻,其實這就是佛法里講的無常。佛法里講的無常還有更深的含義,最終講的是讓我們活在當下,活在當下的人才活得實在;沒有活在當下的人,都活得不實在,很虛偽。

死期不定很重要!對每個修行人來說,剛開始修行時,有了死期不定這種定解、覺悟,才可以真正進入正法,才能感受到佛法的魅力。之前感受到的都是詞句,都是表面上的東西,根本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懂得死期不定的道理,在修行的中途它就是鞭子,會鞭策你,讓你帶著夢想繼續前行。最後幫助你獲得究竟的成就——佛果。所以不管是在修行的剛開始、中途,還是最後,死期不定都非常重要。我們修行不能沒有助伴,不能沒有無常的攝持。

到臨終時,除了佛法以及自己積累的善根外,誰也無法利益你、幫助你。如果你內心有覺悟,對死亡就不會有恐懼,不會迷茫。平時積累的善根已經儲存在你的相續中、阿賴耶識里了,這個可以帶走,因為靈魂是不會死的,還會有延續。除此之外,你什麼也帶不走,你所積累的財富,一角錢甚至一分錢都帶不走。

即使你有比大殿還大的房子,裡面裝滿了金燦燦的金條(晚上回去很多人會做這個夢),當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一個也帶不走。如果你沒有修行,它會變成障礙,讓你的靈魂走不了。有的為此投生為鬼、畜生,守護著財富。中陰身的真相非常奧妙。七七四十九天只是一個大概的說法,有些中陰身時間特別長,甚至有可能一直保持中陰身的狀態,非常痛苦。

權力也是如此。以前出現過很多國王、世界的政客,現在都已經死了,有再大的權力也沒有用,死亡是無情的,閻羅王並不買帳,獄卒們也毫不客氣,會立刻把你帶走,把你打到十八層地獄。有美貌也沒有用,閻羅王根本不屑一顧。也許你能忽悠一些人,但卻忽悠不了閻羅王,獄卒們也不買賬。死後會變成一具屍體,誰都不敢看一眼,都離你遠遠的。「我有很多親屬,有很多心愛的家人、朋友。」照樣沒有用。正如《大圓滿前行引導文》里講的,無論是親屬還是你身邊的人,縱然把你關在密不透風的鐵箱里,鎖得嚴嚴實實,也無濟於事,過幾天就開始腐爛變味了。

普通的凡夫真的很可憐!一輩子為家人付出,執著這個,執著那個,為了一點點利益,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盡、痛苦異常,沒有絲毫尊嚴。比如夫妻,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臨各自飛。」再好也只是一世的緣分,有什麼可執著的?有些人感情破裂後,尋死覓活,痛苦萬分。豈不知,該聚聚,該散散,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有什麼放不下的。有些人執著孩子,視為心肝寶貝:「媽媽,我頭疼……」就緊張得不得了:「哎喲,寶貝,哪兒疼?」還沒等孩子說完,抱起孩子就往醫院跑,檢查這兒,檢查那兒。

其實很多病都不用治。國外科技那麼發達,一般小病,如感冒、頭疼,都不去醫院,也不用吃藥。藏地人,以前雖然穿得很差,也不在意這些,但是他們很少感冒,即使感冒了也不治,忍幾天就好了。有的家庭條件好一些,就煮點糌粑湯,晚上睡覺前趁熱喝幾碗,出出汗,第二天就好,根本不用吃藥。

實際上,人自身有很強的抵抗力,但如果總是吃藥,抵抗力就會下降。你們觀察一下就會發現,現在醫院的人最多。尤其一些中老年人沒事可做,經常到醫院裡晃來晃去,仗著有醫保,今天查這個,明天查那個,而真正有病的人還看不了病,所有的號都給這些人佔了。結果查來查去,終於查出問題來了,就開始住院,住院了時間就不長了。這都是自找的,活該!

孩子頭痛、發燒也沒有事,有很多方法可以對治。比如國外的小孩發燒了,大人會把小孩扔到浴缸里用涼水沖一下,燒退了,感冒也好了。而我們哪敢啊!怎麼捨得這樣做,反而抱得緊緊的不撒手。其實,抱得越緊,可能燒得更厲害。

我們執著家人,執著這個,執著那個,其實,臨終時,誰也救不了你、幫不了你、利益不了你,只有你一個人孤孤單單,在恐懼、無奈、迷茫的狀態中離開這個世界。所以,如果真想修行、成就,就從現在、當下開始精進修行,不能再拖了。

很多人說等明年,或再過幾年,等退休之後開始學修。我跟你們講過幾個例子,有人對我說:「我明年退休了之後,就專門學修。」等真的退休了,我以為他開始學修了,可卻說兒子生孩子,要去照顧孫子,反而比上班的時候還忙,沒有先前那麼精進了。帶孫子至少也要三年、五年、十年,這樣你差不多就走了。等孫子長大了,你的壽命也盡了,要永遠地離開我們了。

所以,修行不能拖,要從現在、當下開始。如果真想修行、成就,就要這樣做。包括修法結束、出大殿、睡覺的時候,都不要忘記修行,不忘記佛法的竅訣。

修壽命無常要達到怎樣的標準?《大圓滿前行引導文》里講,要像喀喇共穹格西一樣。格西在後藏的覺摩喀喇山的一個岩洞里修行,此岩洞的出口處,有一個荊棘叢,常常刮到他的衣服。剛開始他想砍掉它,但轉念一想:我也許會死在此山洞,也不知道是否有出去的機會,還是將修行妙法放在首位,不如利用這個時間來修行,就沒有砍。當他再度走出山洞時,又想:不知道是否能再返回這個山洞,也許會死在外面,不一定能回來,還不如多修行,又沒有砍,就這樣在岩洞里修了很多年,直到成就也沒有砍掉這個荊棘叢。

這是《大圓滿前行引導文》里講的修持壽命無常成功的標準。我們在座的學佛人有誰想過這樣的事情?上課的時候我沒有來看過,但是在外面的時候看到很多人都在閑逛、說閑話,好像很放鬆、很放逸、很有時間,根本不像個修行人。

所以,希望大家反省一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對壽命無常有沒有這樣甚深的感受。如果有,壽命無常就修得差不多了,否則,還要繼續努力。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迴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走進大圓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真堪布 的精彩文章:

轉心轉念轉命運
有我執我見的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

TAG:達真堪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