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文學、包容、幽默 都是川劇文學性

文學、包容、幽默 都是川劇文學性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徐語楊 攝像 劉牧雨 劉薇

/名家檔案/

曉艇,男,原名文華章,1938年生,四川成都人。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首屆得主。師承曾榮華,工文武小生。代表作《逼侄赴科》、《問病逼宮》。

說起川劇,離不開其幽默風趣的表演形式及生動活潑的語言。尤其是如今的川劇,作為一種逗樂的表演形式,不僅展示於戲劇舞台上,也出現在酒樓茶肆之中。

「變臉、吐火,人們愛看這些,彷彿不會變臉吐火,就不是川劇一樣。」曉艇有些遺憾地說道。然而對他而言,川劇的精髓在於其文學性,語言、唱詞以及隨著聲腔變化的千愁萬緒,那才是川劇的精華所在。

鄧小平曾在四川、北京等地多次接見曉艇,並評價道:「有人說看不懂川劇,我說看不懂川劇的人沒文化。」曉艇深以為然。李劼人也曾高度評價過川劇的文學性:「什麼叫四川文化?川劇就是四川文化。」

在曉艇的理解中,川劇具有強烈的文學性,一是緣於四川多出文化名人,戲劇劇本多出自文人之手;二是後起的一些編劇,多受到先賢文人影響,寫出的劇作自然注重文學筆法。

郭沫若、沙汀、艾蕪、李劼人等,這些川籍文學大家都曾與川劇結下過不解之緣。

「郭沫若、沙汀幫我們改過《拉郎配》,郭沫若出點子,哪句台詞該怎麼寫,哪裡說得不對。因為當時四川文人很多,川劇的文化水平自然也就很高,劇本文學性相當強,這些多和四川的文化分不開。我出去講課都要講川劇的唱詞、唱腔之美。」曉艇回憶道。

而同時,一些編劇受到文學熏陶和大家的影響,寫出的劇本也具有相當的美感。曉艇提起了川劇著名編劇李明璋,他的《夫妻橋》廣受傳唱。

《夫妻橋》取材於四川民間傳說,描寫灌縣夫妻何先德、何娘子為了修復過江之橋,與惡霸鄉紳、貪官污吏鬥爭的故事。何先德因修橋觸犯鄉紳利益,被誣陷及殺害。一年之後,其妻何娘子去墳前祭奠,其唱詞寫道:「新墳得舊冢,舊冢年年低。歲歲當此時,楊花作孝衣。」曉艇眯起眼睛情深並茂地唱起了這一段,感嘆其美不勝收。

「你看,本來是妻子做的孝衣去看丈夫,但是墳頭楊花紛紛落下,就把花說成了孝衣,美得很,那個意境,文學性很強。」

除了文學性,川劇海納百川的包容以及生動幽默的語言,也為曉艇所肯定。他例舉了川劇《白蛇傳》在兼容並包的過程中,將小青塑造為男性角色所體現的個性特點。

「很多東西,你有我有,你無我有。川劇是一個很開放的劇種,它的包容性非常強。廣西《櫃中緣》,湖南的《思凡》,這些原本都不是川劇劇目,但是川劇演了之後,吸收了很多外來的東西,現在也成了川劇名劇了。」

川劇的幽默性則自不必說,丑角戲名揚海內外,以幽默風趣的諷刺藝術著稱。曉艇也曾學過一段時間丑角,他說:「幽默是川劇的一大特徵,這源於四川人本身就幽默風趣的性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暑期超重孩子真不少 專家提醒小胖墩這樣減肥
殘運會跳繩小將:我原本以為自己什麼也不能幹 現在有了自信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