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朱祁鈺為更立太子, 採取一個措施, 最終導致貽笑萬年
文史
08-31
原標題:景帝朱祁鈺為更立太子, 採取一個措施, 最終導致貽笑萬年
土木堡發生後,朱祁鈺接替被俘的朱祁鎮當了皇帝,稱號景帝。本來對皇位不是很感興趣的他,自從當了皇帝之後,逐漸迷戀上了這種權力的感覺。但他雖然當了皇帝,太子卻還是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此朱祁鈺一直耿耿於懷,想要找個借口改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但古代太子為諸君之位,關乎國之根基,一般不能輕易變動,而且當時讓朱祁鈺做皇帝,不能廢黜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也是條件之一。朱祁鈺換太子的想法雖然很強烈,但迫於群臣反對,一直不敢付諸行動,為此他甚是苦惱。此時他的親信太監興安給他出了一個主意,一個在市井之間廣泛使用卻最終讓他貽笑大方的主意——送禮。
在所有的大臣中,內閣地位最高、權力最大,具有風向標的作用。因此,皇帝行賄的首要目標就是他們,一次談話結束後,皇帝皇帝派興安給首輔、次輔每人送了100兩銀子,其他內閣成員每人送了50兩銀子,其餘大臣也根據地位情況,受到了皇帝數目不等的行賄銀兩。
收人錢財,替人消災愛,何況是皇帝大人親自行賄。不久之後,就有人上奏更換太子,朱祁鈺交給大臣討論,最終多數人選擇同意,就這樣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以極其滑稽的方式被廢掉了。不過朱祁鈺雖然費盡心機,但他唯一的兒子沒過多久就病死了,而且朱祁鎮也發動了奪門之變,重新奪回了皇位。
朱祁鎮雖然沒有實現自己長久霸佔的皇帝的夢想,但他以皇帝之尊向大臣行賄,在這件事上,也算是做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朱元璋如何評價張士誠、陳友諒,為何要先向實力更強的陳友諒下手?
※梟雄陳友諒、寧王朱宸濠, 皆因此走向失敗, 是對手太強還是他們太菜?
TAG:一劍光陰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