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唯一歷經「清、民國、新中國」的北洋高官,曾參加開國大典!

他是唯一歷經「清、民國、新中國」的北洋高官,曾參加開國大典!

在舊中國,一位將軍從甲午海戰開始到1945年,和日本人鬥爭了50年,他比孫中山先生大7歲,曾擔任清末擔任海總司令、民國海軍總長等職,是唯一歷經清、民國、新中國三個時期,並受邀參加開國大典的北洋高級將領。

他就是薩鎮冰將軍,在北洋時期,還還曾代理過國務總理。薩鎮冰,1859年出生,祖籍山西代縣,父親薩怡臣是道光年間的秀才,在福建福州私塾里教書維持生計,雖然家庭不富裕,但林則徐女婿沈葆楨和他有私交。沈葆楨被譽為近代海軍的奠基人,曾擔任兩江總督,南洋水師創始人,由於這層關係,薩鎮冰從小對海軍產生了興趣。10歲那年,薩鎮冰考上了南洋水師開辦的船政學堂,後來還和和鄧世昌、張之洞成為了同學。19歲那年,被派往英國學習航海技術。1899年聽聞沈葆楨去世,結業後,1890年迫不及待的回國,在沈葆楨建立的南洋水師任職,5年後,薩鎮冰被調到威遠艦任管帶,奉命守護威海衛。

當年,日軍18艘艦艇強攻威海衛,薩鎮冰臨危不懼,指揮30名水兵,靠島上的四門火炮和日軍血戰,當時妻子陳氏趕回來,正要上軍艦看到,被他嚴詞拒絕:「告她當我已死,令其速回」。南洋海軍還是比較薄弱的,沈葆楨在世的時候,就建議建設北洋水軍。

南洋海軍不光是人員配備少,還有物質補給和裝備都很落後,與日軍武器相比完全不值一提。但他們沒有放棄,不過島內形勢很嚴峻,有不少軍人生了病。威海衛海戰是甲午海戰的一部分,清政府本來是佔有優勢的,但是卻向日本妥協。堅守11天的薩鎮冰,還是在提督丁汝昌的命令下才撤離的。

甲午海戰之後,薩鎮冰賦閑在家,後來在同學張之洞的盛情邀請下,薩鎮冰同意復出,為重建北洋水師做出重大貢獻。不過1912年,清帝退位,薩鎮冰加入了民國的北洋政府,從袁世凱開始,到黎元洪、馮國璋時期,他一直擔任海軍司令,海軍總長。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在南陽的薩鎮冰,從越南進入國內,號召一致對外。

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基於他做出的卓越貢獻,民國政府授予他海軍上將軍銜。解放後,他被邀請參加開國大典,還委任為政協委員、軍委委員、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委委員等職。94歲時,薩鎮冰病逝,他歷經三個歷史時期,為抵抗外敵、海軍事業等做出了貢獻,國家組織了公祭。薩鎮冰是海軍的一面旗幟,值得我們銘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湖留名笑點 的精彩文章:

這倆人都自稱溥儀的弟弟,專家:如果穿越大清,他倆都會被滅九族
最衰帝國:曾經稱霸歐洲,蠶食蒙古過半;如今成全球最小國家!

TAG:江湖留名笑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