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既看海山縹緲又看眾生草草的南宋道家葛長庚

既看海山縹緲又看眾生草草的南宋道家葛長庚

歡迎關注《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大魚

 笙聲不息

雙笙 

00:00/05:19

作者:葛巾

(一組道士圖片)

(一)創立南宗的玉蟾祖師

像很多著名的人一樣,葛長庚的出生被附上了傳奇的色彩。

葛長庚生於瓊州。據說他母親夢中吞了玉蟾,覺後就生了他,所以葛長庚小名就叫玉蟾。後來父親病死,母親改嫁的那一家恰巧又姓白,他乾脆就自號白玉蟾。

這故事聽起來就好像他前生就是仙童道子似的。宋代道教昌盛,宋徽宗自號「道君皇帝」,修《萬壽道藏》,改寺廟作道觀,還撥田畝供養,道教幾乎就是宋朝的國教。生於荒僻海南家庭貧苦的葛長庚把道教作為信仰追求是很自然的事,畢竟人在苦難中是需要精神支撐的,尤其對於一個天資聰潁的少年,更會早早思考類如「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到哪裡去」這一級別的問題。而和陳楠的相遇則為他的人生打開了一個出口。

陳楠是道家內丹派南宗的第四任傳人,和燒符煉丹的偽化學家道派不同,內丹派主張修鍊自己的精、氣、神,使其凝聚成「丹」,大約就類似於今天的年輕人說的「小宇宙」。順便說一句,內丹派的北宗就是王重陽的全真教,對,就是《射鵰英雄傳》中那個王重陽。

南宗從張伯端到陳楠都是單傳,至葛長庚開始才廣收門徒,形成教團,他以禪理入道,並汲取儒家文化的營養,建立了內丹南宗的理論體系。

《閩清縣誌·方外傳》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和尚孤雲想度葛長庚為僧,葛長庚回答說:「吾中國人也,生於中國,則行中國之道理也。若以夏變夷,背天叛道,吾不忍也。禪宗一法,吾嘗得之矣。是修靜定之功,為積陰之魄,以死為樂。《涅槃經》所謂『生滅滅矣,寂滅為樂』是也。吾中國之道,是煉純陽之真精,形神俱妙,超天地以獨存,以生為樂也。故曰『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夷夏之道,有所不同,道不同,不相為謀也。」

翻譯過來就是:我是中國人,要繼承發揚中國的優秀文化,如果改行佛教,那就是對傳統的背叛,佛教死後才登極樂世界,我們道家卻是白日飛升!

這個故事的結尾很好笑,來度化的僧人孤雲反而被葛長庚醍醐灌頂,自此成了道家徒眾。

(二)折服紀昀和康熙皇帝的長庚書生

葛長庚在宗教發展史上被尊稱為「白玉蟾祖師」,但在文化史上,他就是葛長庚,像長庚星一樣明亮的學者、詩人、書畫家。

後世對他的評價是「出入三氏,籠罩百家」,說得不過分。

歷代對《道德經》的註解多達三百多本,註解者包括了葛洪、王羲之、司馬光、趙佶、李贄、王夫之、紀昀等各朝代的文化巨擘,但清朝編纂《四庫全書》,總編紀昀選用的是葛長庚的《道德經章句注》。

他的字被康熙皇帝稱讚「有龍翔鳳翥之勢」,人們譽他為「大字草聖」,今天看他的《足軒銘》帖,依然覺得滿紙雲煙。

詞作也好:

江上春山遠,山下暮雲長。相留相送,時見雙燕語風檣。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腸。回雁峰前路,煙樹正蒼蒼。

漏聲殘,燈焰短,馬蹄香。浮雲飛絮,一身將影向瀟湘。多少風前月下,迤邐天涯海角,魂夢亦凄涼。又是春將暮,無語對斜陽。

江上春山遠,山下暮雲長。深情綿邈,簡直不像個方外人。比這個剛血熱腸的還有:

三分天下二分亡,猶把江山寸寸量。

縱使一丘添一畝,也應不似舊封疆。

也許這樣才是真實的葛長庚:一隻眼看海山縹緲,一隻眼看眾生草草。

說到底,他是道人面目,儒家本色。

【作者簡介】葛巾,70後,碼字原為稻粱謀。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她權欲熏天,寵冠六宮,為何一直與皇后位無緣?
春秋四大美女之一息媯被殘暴的楚文王看中了,她的結局會怎樣呢?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