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人能釣魚打牌 為啥不能打電游

老人能釣魚打牌 為啥不能打電游

四川瀘州83歲的楊炳林,每天花3小時打電子遊戲,20年來玩過的遊戲超500種。如果他是年輕人,那上不了新聞。因為老年人打電游被看作「童心未泯」,似乎腦子不太正常。

前幾天西安「爐石」(一種講究策略的卡牌遊戲)比賽,有位60歲的玩家出場,戰勝23歲的對手,被網友熱捧。其實看看電視播出的「鬥地主」大賽,60歲的玩家再平常不過,絕不會有人嘖嘖稱奇。我們對老年人娛樂的印象是刻板的,不合理的。

一個人喜歡玩什麼,主要是機緣巧合。我們習慣看到老人釣魚、練書法、打太極,不意味著老人就適合釣魚而非打電游。就好像四川老人打麻將的多,打橋牌的少,不意味著橋牌不適合四川老人。

我們很少看見老年人打電游,是因為電子遊戲普及才十幾年,這撥人沒趕上而已。我認識幾位老棋手,喜歡在網上下象棋和圍棋,因為勝負可積分,可匹配水平相似的對手。也有不少老人學會了線上打麻將。對著屏幕遊戲,不是年輕人才感興趣。只要有機會接觸,都會入迷。

中國一些俄羅斯方塊的老玩家,是從 1990年代初玩到了現在,只是因為接觸電腦比較早。他們玩俄羅斯方塊,是因為大多使用的是單位電腦,裝的遊戲不能大,也不能花哨。「連連看」等小遊戲受到一些老年人喜愛,也是類似原因。

楊炳林之所以成為為數不多的玩PlayStation(一款流行的電視遊戲機)的老頭,是因為他1980年代就開始玩電腦,退休前是研究所所長,愛好鼓搗電器——20多年前就買了攝像機給家裡拍視頻。可見他打電游,不過是領先了時代一步。

等20年後,習慣了電子遊戲的一代人變老,電游必然會取代遛鳥打太極,成為退休生活的標配。

據報道,楊炳林每天早起打乒乓球,還買菜、散步,電游只是愛好之一。他說:打電游和打乒乓球一樣是為了鍛煉;喜歡玩冒險的射擊類遊戲,是因為那可以隨時讓人保持專註,還要動腦筋想如何過關,能鍛煉腦力。

瑞典有一支CS(一種經典槍戰遊戲)戰隊,叫「銀色狙擊手」,三男兩女,平均年齡超過70歲,照片上看,個個英姿颯爽。老年人反應變慢,不可能攀登電子競技頂峰,但也因此,電游對老年人更具養生效果。有些電游需要手眼配合,有些需要冥思苦想,或隨機應變,它們刺激大腦,不分年齡都會受益。

以上說的電游,指的不是被稱作「電子鴉片」的網遊。流行的各種「酷炫」遊戲,幾乎沒老年玩家,主要因為它們是面向低齡人口的,審美、節奏、台本的設計完全沒考慮老年人。這與其說是老年人被電游世界邊緣化,不如說電游世界自我邊緣化。要知道,哪天社會對老年人打電游習以為常,電子遊戲才能撕去「低幼」的標籤,獲得應有的尊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