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朝時養豬殺豬很賺錢,但肉價不穩定,明朝時豬肉消費流行了

漢朝時養豬殺豬很賺錢,但肉價不穩定,明朝時豬肉消費流行了

豬肉多少錢一斤?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近期,全國蔬菜價格持續上漲。我在前在的「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中,談了古代的菜價問題,不只菜價上漲,肉價也升高了。

那麼,古代豬肉價格與蔬菜價格相比,情況如何呢?

漢朝時養豬殺豬很賺錢,但肉價不穩定,明朝時豬肉消費流行了

(賣豬肉)

先要說明的是,豬肉在今天是中國人消費最主要的肉食,但在古代不是。雖然在很早的時候,中國人就有馴養「馬牛羊豬狗雞」等六牲的風俗,但豬肉是「低端肉」,牛肉、羊肉才是「高貴」的,食用更普遍。

我曾專門談過這方面的情況,網上轉的還挺多的。

豬肉一直到蘇東坡生活的宋朝,豬肉都不怎麼樣。到明朝時,豬肉逐漸流行開來,至少在皇家食譜中已有所見,《明宮史》記載,在皇家過年的食譜中就有燒豬肉、豬灌腸、豬臂肉、豬肉包子等,說明此時豬肉已經能夠登上大雅之堂。

漢朝時養豬殺豬很賺錢,但肉價不穩定,明朝時豬肉消費流行了

(唐朝人聚餐)

但豬肉的價格並沒有升上去。如明朝萬曆五年,北京城的牛肉 1斤 0.013兩紋銀,豬肉0.018兩紋銀;萬曆二十年豬肉漲到0.02兩,牛肉和羊肉1斤都只需要0.015兩。

把豬肉吃開來,是清朝人,豬肉從此成絕大部分中國人的主要肉食。袁枚 《隨園食單》中,已經將豬單獨列為《特牲單》敘述:「豬用最多,可稱『廣大教主』。宜古人有特豚饋食之禮。」

雖然豬肉沒有牛羊肉受歡迎,但早在秦漢時,養豬、殺豬均成了職業和創收的途徑。

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上有這方面的記載,當年屠夫一年殺一千頭豬的年收入,也相當於千戶侯的年收入,也就是就說,一年也有20萬錢的收入。

漢朝時養豬殺豬很賺錢,但肉價不穩定,明朝時豬肉消費流行了

(古代烹飪)

這樣算下來,每頭豬出售能賺200錢。

以每頭豬肉200現代斤來算,每斤毛豬肉是1個錢;以一個錢折8.25元人民幣、出肉率70%來算,當年每斤豬肉的零售價約11.80人民幣,竟然與現代差不多。但肉、菜兩種價格一比,又顯得蔬菜便宜到不能再便宜的地步了。

如果拿40年前現代中國的物價水平來說,以人民幣貶值10倍(實際不止)的行情來算,漢代某一時候豬肉的價格也就是1元多錢一斤,這與買肉要憑肉票的40年前計劃經濟時代豬肉0.72元一斤差不多。

肉價如此低,可以知道菜價就更低了,也許連一分錢一斤也不到。

漢朝時養豬殺豬很賺錢,但肉價不穩定,明朝時豬肉消費流行了

(殺豬)

與現在一樣,漢代菜價許多時間也不穩定,1930年發現的《延居漢簡》中有這樣的記載:「肉百斤七百」,意思是,100斤肉能值700個錢。

這樣算下來,每斤肉是7個錢。漢一斤只有現代的半斤、250克,《居延漢簡》所記肉價每現代斤14個錢。以每克黃金330元人民幣牌價來算,每斤肉高達115.5元人民幣,此乃「天價肉」了。

古代豬肉的價格,比菜價要高很多應該是事實。《鹽鐵論·散不足》中稱,漢代「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

這裡的「中年之收」,就是普通年景一個家庭的全年收成,可見當年養豬、殺豬都很賺錢,但另一方面豬肉很貴,普通老百姓吃不起的,只有過年過節時,才會買豬肉。

漢朝時養豬殺豬很賺錢,但肉價不穩定,明朝時豬肉消費流行了

(古代殺豬)

最後要說明的是,過去蔬菜生產並需要什麼高科技,市場的需求也很沒有現代這麼強勁,所以在古代中國並沒有什麼「菜籃子工程」,供皇家食用的反季節蔬菜是有的,但也無塑料大棚的說法。當然,更不會有使用激素、農藥的「毒蔬菜」一事,全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

雖說沒有「菜籃子工程」,但古人也重視控制流通成本,秦漢時民間便有「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的諺語,時人做生意不會跑得太遠。為了控制流通成本,打擊菜販子過度加價,古代有的時期甚至禁止長途販賣。

漢朝時養豬殺豬很賺錢,但肉價不穩定,明朝時豬肉消費流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不知道吧,中國古代球迷也有自己的歌,歌詞比現代寫得好
中國老百姓從什麼時候開始吃上西瓜的?要感謝一個江西人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